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每餐七分饱:七分饱是什么感觉?

或许好多人都听说过每餐吃七分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说法,还有的人说人的寿命跟你吃的东西成反比,这种说法有欠科学。可是民间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现代科学也证实,吃七分饱就可以保证营养摄入,只要长期坚持,不仅有助控制体重,延缓衰老,还有利于头脑保持清醒。

中国传统养生观念及方式之一,是指每餐进食只吃七分饱,自我感觉饥饱适中即可。人的日常饮食及其习惯,是影响其生理健康的重大因素之一。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送,主要依靠脾胃来完成。进食恰到好处,则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运转正常,人体及时得到营养供应,能够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活动。过饥或过饱,对人体健康都是不利的。

由国民营养调查结果可知,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谷物类食品摄入量趋减,动物类食品摄入量增加,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脂肪摄入所占总热能比偏高。而当身体摄入过多的营养,会导致整个系统效率下降,加之在职人员体育锻炼机会较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每餐七分饱:七分饱是什么感觉?

专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无论是单细胞动物还是哺乳动物,如果减少营养供应,即将正常饮食减少三至四成,则寿命可延长百分之三十至六十。目前国民的平均寿命已超过七十岁,如果能坚持只吃七分饱,做到营养均衡,完全可以更健康、长寿。

既然每餐吃七分饱好处这么多,那么,吃到七分饱到底是个怎样的感觉?吃到什么程度该放下筷子?

“七分饱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提醒人们吃饭不能过量。”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付金如告诉我们,想要吃到七分饱,只要有饱的感觉,就别吃了,但也不能饿着。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表示,七分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不是很好衡量。“应该是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却还不想离开饭桌,可要是再吃的话就会撑。总而言之,是一种似饱非饱的感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的解释更为细致,“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此外,范志红还具体指出其他几个级别的饱腹感,供大家参考。“八分饱时,胃里感觉满了,但再吃几口也不痛苦;九分饱时,还能勉强吃几口,但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十分饱时,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三位专家都表示,人们摸索自己七分饱的饭量,需要一个不断感受和调整的过程。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其实,有了七分饱的意识,就是好的开始。专家提醒,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1、专心吃饭。

对饱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天生具备。不过,对不同级别饱的感受,一定要在专心致志进食的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如果边吃边聊,或边吃边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从而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

2、细嚼慢咽。

只有细嚼慢咽,才会感受到自己对食物热情的变化,饥饿感的消退,吃饭速度的减慢,胃里逐渐充实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分饱的点,把它作为日常食量。

3、少精多粗。

吃水分大的食物可以让胃提前感受到饱,有利于控制食量,比如喝八宝粥,吃汤面,都容易让七分饱的感觉提前到来。另外,吃需要多嚼几下才能咽下去的食物,比如粗粮,能让人放慢进食速度,有利于感受饱感,从而帮助人们控制食量。相反,精白细软、油多纤维少的食物会让进食速度加快,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

以上我们了解了吃七分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觉,也接受了营养专家给我们的宝贵建议,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只有我们多了解,才能让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小常识123,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