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政策有望被打破!100万留学生的敦刻尔克时刻
摆在中国留学生面前的
一边是喊着要注射消毒剂的总统
另一边是号召群体免疫进了ICU的首相
而祖国就在大洋对岸
如今他们却只能望眼欲穿
出国后,乡愁是一张昂贵的机票
新冠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先说一个算是好消息的新闻吧:
今天,全国政协会议正式闭幕。
而留学生最关心的“五个一”问题也有终于有委员出面解答了。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外控输入有效前提下考虑适当增加航班”。
当前由于国际疫情情况较复杂,在国际线上仍然有一段较长的不确定期。但因市场有需求,民航局将保持在中国国内对境外输入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会考虑适当增加航班。
当被问及近期关注度较高的“五个一”政策,李健表示,这一政策是基于3月12日国际疫情情况较复杂,在3月26日制定,3月29日执行的原则,即“一国一个航空公司一周一条航线一个航班”。
最大计划量是134班,扩大到6月1号准备要执行的航班量将达到407班,实际执行量受航线市场因素影响将少于407班。
从新冠疫情在国外爆发之后,100万中国留学生就面临了一种类似“敦刻尔克”的时刻。
一边是汹涌失控的国外疫情,随时自己可能会中招,
另一边是基本控制住疫情开始复工复产的祖国,
但阻碍他们回国的是,极其有限的航线和高昂的机票。
走吗?
怎么走?
走了之后还回来吗?
万一回不来怎么办?
这是最近几个月来萦绕在所有美国留学生心里的几个问题。
谁都想不到
年初的一场瘟疫
竟能迅速席卷至世界每一个角落
并最终变成一场谁都躲不掉的全球性灾难。
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的疫情,仿佛在一瞬间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1.
翠花是一名在美国中部大农村读工科研究生的普通留学生。
就是那种兢兢业业从国内某“985+211”读完本科,拿着奖学金赴美深造的“大留学生”。
既买不起几万人民币一张的回国机票
又没有网友口中的家产要继承。
美国疫情还没爆发的时候,她就已经听父母念叨一个多月要她注意安全了
好在她所在的大农村物资充足,于是她趁着超市里的口罩还没有断货的时候赶紧囤了一些。
她们那个州一直都不属于重灾区,看着新闻里的报道,她始终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让她真正感觉到灾难来了的,是三月中旬的一天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带着口罩去超市买菜
结账的时候,身旁一个穿着帽衫,头发乱乱地绑在脑后的白人中年妇女暼了她一眼后立刻大喊道,“离我远点,中国病毒!”
翠花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到了,眼圈立刻就红了起来。
尽管如此,她还是抑制住想哭的冲动,强装镇静回了一句“我很健康!我已经在这里呆了一年没回中国了”
话音刚落,女人就好像早就准备好了一样,瞬间又喊道“看看新闻去吧!病毒都是你们这些人带来美国的”。
这时,周围所有人都看着她,却没有一个人有站出来替她说一句话的意思。
他们的眼神里充满审视,仿佛那一秒她真的是一个病毒携带者。
从小就性格内敛的翠花再也忍不了了,丢下东西夺门而出。
那天回去后,她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毕业后的打算
从前她的想法非常坚定,准备试试硅谷的大厂
“先工作三年,把OPT用完,争取拿到工签留下来工作,即使不行再回国,也是有经验的”。
抱着这样的h计划,翠花从这学期刚开始没多久就一直在四处投简历。
刚开始还总是能偶尔收到一些面试邀请
可最近却渐渐都没了消息。
“要不。。。回国也行?”
翠花小心翼翼地和家人商量起了毕业之后的打算
可是不用说都知道,又是一场不欢而散的争吵。
家里人一直希望她能留在美国,过上轻松简单的生活,比国内赚得多,还不用加班。
要是放到以前,她一定会乖乖顺从家里的意思。
可是现在,直觉告诉她,再呆下去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就这样,到了四月中,身边已经充斥着各种同学买不到票的哀嚎
“再不买就回不去了”
翠花拿出了她熬夜写代码的精神,早晚刷票
终于,她抢到了一张五月底直飞国内的票。
2.
小丁和小美是纽约众多留学生情侣中的一份子。
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他们俩谈恋爱之后便搬到了一起,两个人在曼哈顿租了个一居室。
既方便上学,又能站在家里将整个曼哈顿尽收眼底。
小丁和小美今年都是大三,一个学商,一个学艺术。
疫情在中国刚开始爆发的时候
他们俩就跟着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北美留学生的组织,往国内寄了不少口罩。
此外,两个人还一人捐了200刀给武汉红十字会。
后来红十字会被爆出捐赠物资去向不明的丑闻后,两人面面相觑说不出话。
“就当遭受了一次社会的毒打吧”,小美安慰道。
虽然还有一年多才毕业,但小丁和小美的想法很一致,毕业就回国。
3月20多,两个人的学校纷纷停了课,改为网上授课,并允许学生回国上课。
得知这个消息后,小美第一时间就想回国。
和家人商量后也得到了一致赞成。
妈妈偷偷告诉小美,因为担心小美的安全,她已经连续失眠一个多礼拜了。
而小丁和他的家人却不这么想。
小丁的妈妈认为他们俩就剩一年的学业了,现在回去万一回不来,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
只要他们能好好呆在家里哪也别去,像国内大家那样,就很安全。
小丁也觉得没那么严重,照样每天出门买咖啡。
“要是真到了那么严重的时候,国家能不管我们吗?”
转眼到了三月底,全美确诊人数已经破了10万。
纽约作为美国的疫情中心,随时面临着封城的可能。
看着周围的美国人都开始注意社交距离
家楼下的小超市半天之内几乎被搬空
小丁再也不敢出门买咖啡了。
两个人开始认真计划回国的事情。
“房子的租期还剩三个月,这个节骨眼也转租不出去怎么办?
养了两年的狗一时半会登机手续办不下来怎么办?
万一下半年因为疫情回不来,家里的家具是该租个仓库暂时存起来,还是能卖的卖,卖不了的扔?”
眼看着“五个一”出台后,能飞回国的机票少的就像隔壁程序员小王的头发。
狗子的登机手续刚下来的那天,两个人心一横,第一时间找朋友圈的票务代理买了两张7.8万的直飞票。
处理完身后的事情,四月底,他们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3.
小贾毕业于新英格兰地区一所在中国名气不大,在当地却以高教学质量著称的高校。
和他的同学不一样,小贾是放弃了国内的工作和人脉,一心奔着“换种活法”来的美国。
出国之前的他在一所广告公司干了两年,业绩还可以,就是一周得加三四天班。
他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过上了中年人的生活。
于是辞掉工作,重新捡起书本,没日没夜苦读了大半年GRE和托福
最终赶上了美国研究生申请的末班车,来到这座安静又友善的小城。
开学没多久,找实习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专业在找工作上并没有优势
于是读完这个学位后又接着读了一个偏向数据分析的双学位。
毕业后,小贾毫无悬念地进入了波士顿一家非常著名的大公司。
入职不到一年,公司的环境让他非常满意,组里的同事们也都很友好很热情,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前三年上学的时候赶不上国内过年,今年终于有年假了,回家陪爸妈过个年吧!”
于是小贾登上了过年回家的飞机。
谁曾想,回到家没几天,跟朋友们饭还没约完
一种闻所未闻的新型肺炎就将武汉拖入了看不见的深渊里。
几乎是顷刻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先后出现了类似的病例。
全国上下立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状态。
这样的状态没持续几天,一天半夜里,小贾突然看到手机上闪过无数条突发新闻,一个从没见过的字眼映满了他的眼- “武汉封城”。
仿佛就在一早上的时间,全国人民达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今年过年谁都不走亲戚不串门。
用那位疫情期间出了圈的张医生的话来讲就是“把病毒闷死”。
那些天,小贾和国内绝大多数人一样,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不停地刷着手机,查看刚刚更新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
家里每天24小时播着中央台的新闻,多少年没有这样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了。
看着每天不停上涨的死亡人数,他恐慌、焦虑、紧张,连吃饭都没有胃口。
小贾心理非常明白,他这是陷入了一种名叫“替代性创伤”的应激反应。
即当灾难发生时,参与救援者或旁观者因为接收了过量的负面信息而产生的悲痛、内疚、愤怒而无力的情感。
同时,他像所有中国人一样,为自己国家的行动力和灾难面前展现出的强大凝聚力感到无比骄傲。
10天时间,武汉建成了两座医院。
十几天内内,38478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奔向武汉。
还有那位84岁高龄的老人在火车上眯着眼睛休息的照片,这一切都深深刺进了他的脑海。
1月底,到了小贾回程的时间。
下飞机打开手机,他才发现自己有多幸运
原来他落地的第二天,美国就将全面禁止去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
然而回到公司继续之前的工作和生活后,这“正常”的一切在他看来却那么的不正常。
“明明美国已经有了病例,为什么街上没有人戴口罩呢?”
“管不了别人,先管好自己吧”,于是小贾拿出口罩,不再去人多的地方。
很快,意料之中,美国开始社区感染。
而他们的总统却忙着告诉人民“不用惊慌,这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而已,车祸的死亡率都比它高”。
后来,他们又开始火力全开骂中国,号称要让中国赔偿。
再到后来,特朗普竟然让美国人去喝消毒水治疗新冠。
话音刚落,美国确诊量就破了百万。
小贾实在忍受不了了,这个国家无法带给他一丁点安全感。
从总统到普通人,个个视生命为草芥。
总统不带领专家积极抗疫,人民的性命在他眼里不过是拉选票的手段。
普通民众不愿意听从指导,在灾难面前一个比一个自私。
“这一定不是我想要为之奋斗的国家”。
小贾已经计划好了,等到七月份入职满一年,他就辞了工作,卖掉车,一秒也不耽误地回国。
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回不去的正常生活
更是一次全球各国家间整合回退的过程。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逆全球化中
无数人的一生将被改变。
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