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深度游(6):橡树庄园 Oak Alley,典型的南方庄园
新奥尔良是典型的南方城市,也是少数旅游业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美国大城市之一。另一个可以称得上“旅游城市”的是旧金山。新奥尔良最有名的看点,有狂欢节,法国角,Cajun 美食,爵士乐,老式街区和豪宅,浓郁的南方风情,墓园,还有新奥尔良城外的南方庄园。
美国独立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各州的农庄和种植园占据了经济的主要成分,特别是南部各州。而劳动力不足使得人口贩子兴旺起来,从非洲贩来奴隶成为种植园劳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后来多山的北部地区发现了煤矿,铁矿,石油,工业化开始在美国启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种南北经济分布的差别,发展的不同步,北方工业化与南方种植园对劳动力的争夺。北方号召解放奴隶,以便获取更多的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而南方的种植园主希望保持奴隶制,以便稳定自己的劳动力和传统的种植园。这是1860年代美国爆发内战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场战争在南北双方都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随后大批获得解放的奴隶来到北方,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起飞,但是南方的种植园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很多种植园因劳动力的流失无以为继,进而被荒废(古巴的种植园从那时开始崛起)。名扬世界的《飘》就是在那段历史背景下,发生在南方的故事。
新奥尔良周边也曾是种植园很发达的地方,至今仍有很多种植园。今日到新奥尔良的游客,一个热点项目就是参观南方庄园。而橡树庄园 Oak Alley Plantation 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庄园,兴盛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在战后开始衰落。这里也是可供游客参观的南方庄园当中比较有名的一个。
1. Oak Alley 庄园大屋后面的林荫大树(Virginia Live Oak),这是庄园的名片画面
2. 庄园大屋正面朝南,这里的服务人员都身着1800年代中期的服饰
3. 庄园大屋的北面
4. 大屋内部,走廊超级宽敞
5. 客厅,讲解的女孩大约五尺,她说那个年代的女生类似她的个子,就算是高的了
6. 餐厅,男主人为了讨太太欢心,经常举办party
7. 主卧室
8. 小孩的房间
9. 庄园在南北战争以后多次易手,这是最后一位主人的卧室,薰衣草色调
10. 当年的主人家庭照片,正中是男主人,左侧是女主人,右侧是儿子,下面的是三个未成年就去世的孩子
大凡有名的游览之地都是有故事的,这个庄园也不例外。人们也许会忘了那个景点的名字,但是会记得那故事。
橡树庄园 Oak Alley 的名字,来源于那两排有300年树龄的 Virginia Live Oaks。1700年代初,早期的移民在这里栽下了28棵橡树,分为相距80英尺的两排,每棵树之间都是等间距。今日这些树已经根深叶茂,正值中年(橡树的大约有600年的寿命)。这些巨大的橡树不但成为庄园的名字,也是它的名片。
橡树庄园的历史开始于1820年,但是其传奇故事开始于1836年。
来自法国的第二代移民 Jacques Roman 来自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做食糖的生意,也经营甘蔗种植园。后来他的哥哥成为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sister 嫁入路易斯安那糖业大王家族。在家族声望的高峰时期,罗曼与另一个富有家族的小姐 Celina 在1834年结婚。那时他34岁,她18岁。两年后他成为橡树庄园的主人,延续了家族的传统经营甘蔗种植园。随后他开始建造大屋,为的是吸引喜欢城市的太太来这里生活,而设计师是他的岳父。
尽管罗曼尽力把庄园大屋打造的奢华气派,并经常举办 party,但是 city girl Celina 还是不喜欢住在农村。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庄园到市区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50英里,但是当年靠马车需要走上一整天。后来太太常驻新奥尔良,告诉丈夫如果想见她就去新奥尔良。但是罗曼需要打理种植园, 因此二人聚少离多。1848年当罗曼染病卧床,捎信给太太请她来看望。但是 Celina 认为是谎言拒绝来探望。罗曼孤独离开人世。
作为富家小姐的 Celina 花钱没有节制,与丈夫时有冲突。丈夫过世以后,Celina 接管庄园。没有经验而又过度挥霍的她,很快就债台高筑。1859年,他们仅存的儿子到了20岁,接管了庄园,很快扭亏为盈。但是,好景不长,1861年内战爆发,开始时形势有利于南军。林肯在1862年9月宣布凡是逃往北方的奴隶将获得自由身份,并委派格兰特为北军统帅,形势开始逆转。南军的失利,大批奴隶投奔自由,使得种植园无法继续下去。1866年罗曼家族卖掉了橡树庄园。
几经易手之后,Stewart 在1925年买下橡树庄园。当时庄园大屋已经废弃多时,甚至成为野猫的居所,但是他看中的是那大约1360英亩的肥沃土地。他们成为庄园的最后一位主人。1972年 Stewart 太太去世前,成立了非盈利机构橡树庄园基金会,把庄园向公众开放。
今日,橡树庄园成为新奥尔良的一个标志性景点,而那两排28棵大橡树,更成为南方庄园的名片。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名字,列入保护名册。
今天新奥尔良法国角最显眼的cafe,Cafe Du Monte,就在河边,靠近 Jackson Sq,罗曼的后人是这家 Café 的东家之一。
一点花絮:在餐厅,导游姑娘问大家,桌上有一个很小的碟子,里面放了一些盐末,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在1800年代中期,盐是很紧俏的商品,而且价格高昂。富有人家在餐桌上招待客人,摆上小蝶盐作为高级调味品。150年前的新奥尔良地区,离海边那么近,但是食盐却如此紧俏,而今天市场上食盐价格非常低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技术进步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盐商富豪,官盐与私盐争斗,也都发生在不太久远之前。还记得潘冬子把盐融化在水里,偷运给山里的红军,那也就是1930年代的事情。那时,食盐还是紧俏而且昂贵的物品。
还有,150年前,不仅盐是紧俏商品,食糖(或蔗糖)也是高价紧俏商品,只有富有人家才可以摆在饭桌上。这也是为什么罗曼家靠种植甘蔗榨糖,成为大富豪的原因。但是,今日食糖的价格几何?同样也是种植与榨糖技术的进步,使得食糖产量飞跃增长,昔日的紧俏商品,今日成为再廉价不过的日常调味品。
人们的生活水准日新月异,长足进步,思想和看法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还是僵化停滞?
11. 阳台走廊
12. 俯瞰林荫道
13. 庄园,远处是庄园管理者的住所
14. 奴隶住的地方
15. 奴隶住的地方,每栋房子有两间,住两个家庭
16. 当年的庄园示意图
17. 当年的庄园有专门照顾病人的地方
18. 还有护士照料
19. 当年庄园共有113位奴隶,每个奴隶都有价格
既然是1800年代的种植园,雇佣和买卖奴隶是避不开的话题。橡树庄园的展览主要有四部分:大屋和庄园的历史变迁;庄园景色;奴隶的住处和介绍;庄园餐厅和纪念品。庄园餐厅供应南方庄园风味的午餐,可惜因为赶航班未能品尝。庄园奴隶的介绍成为另一个关注点。
庄园给奴隶建造了“标准”住房,两排 duplex 木屋,与今日的美国一般住房材料大致相同,只是房间比较小大约20平方米。以今日的标准,这样的屋子居住一家人确实比较狭小。但是,40年前的中国大城市里面,十几平方米的房子一家四口,甚至三代同堂的也比比皆是。在奴隶屋尽头的两个房间,治疗房与病号房(sick house),而且有医生和护士照看。这令我大吃一惊。150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奴隶,主人家提供这样的房子住,还有医生护士和病房,免费的公共医疗,相当的先进啊。既是今天美国也不是谁都有病可医的。当然,庄园主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他的财产,因为奴隶都是他花钱买来的。
上面这张图片详细列出了当年橡树庄园的奴隶名单和他们的价值(价格)。年轻力壮或有一技之长的,价格较高;年纪大或有病的价格低。有的奴隶价格是连带小孩一起计算的,计算到小孩以后的可能增值,价格也会比较高。
当看到买卖奴隶的实例,特别是明码标价,不由得产生一种厌恶。当时一同观看这幅图片的一家白人游客,也在向他们的孩子讲述奴隶制的罪恶。买卖奴隶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后来很多国家都制定法律禁止买卖奴隶。
在媒体和影视当中,有很多反思当年美国参与奴隶买卖的历史。今日在很多大城市,众多的黑人家庭不工作而由政府救济,很多人视之为对曾为奴隶的补偿。这样的说法也为黑人领袖接受和宣扬,声称今日黑人的贫困是因为当年做奴隶的结果;今日政府救济黑人是天经地义应该应分的,是补偿黑人先辈做奴隶的苦难。
我们在大陆上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必修课。一分为二辩证的看问题,是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如果我们辩证的看待美国黑人奴隶历史,与今日的黑人现状,不只是一面之词,那会如何呢?
几年前去了黑非洲,不仅看到了野生动物,更看到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今日的生活与历史。然后有对美国涉入买卖黑人奴隶的历史读了一些资料,对黑人作为奴隶进入新大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欧洲人进入非洲之前,那片土地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只有原始部落社会。在1400年代末期的航海大发现时代,以及1500年代对新大陆的探险之后,1600年代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来到新大陆(美洲大陆)。1700年代新大陆的种植园开始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非洲贩卖奴隶到新大陆成为非常赚钱的生意,大批的黑奴从非洲来到美洲,从北美到中南美,还有南美(特别是巴西)。1800年代开始,有识之士开始批判奴隶制度,到1800年代末期,从非洲到美洲的奴隶买卖基本消失。
不过,奴隶本身由来已久。不说中国秦朝之前的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在非洲和中东,奴隶历史长达数千年。古埃及的历代法老时代,还有圣经里描写的犹太人各朝代,都曾把打败的异族人或战争俘虏当做奴隶。在非洲各部落之间的征战,俘虏的敌方部落的人或者杀掉,没有杀掉的(特别是妇女儿童)就成为奴隶。
最初买卖到新大陆的黑奴,就是这样的部落战争的俘虏。本来年轻力壮的俘虏很有可能被杀掉,因为怕他们报复。但是买卖黑奴生意的兴起,意外的给了这些战争俘虏一线生机。本来要被杀掉的俘虏可以拿来赚钱,部落首领也都愿意。从而促使更多的战争爆发,抢更多的俘虏。另一方面,连年征战也消弱了非洲土地上的部落实力。
当然,也有很多奴隶不是战争俘虏,而是抢来的。但大规模的奴隶交易,还是以战争俘虏为主体。
这些奴隶被贩卖到新大陆,从非洲大陆的原始部落的奴隶,到新大陆的种植园当奴隶。客观上说,对这些奴隶是一个新世界,新生活。在非洲大陆,这些人是战俘,面临被杀的命运;即便不被杀,也面临猪狗不如,任人蹂躏宰割的境地。在新大陆,尽管还是奴隶,但毕竟有饭吃有屋住,生病了还有医生护士,因为这里的社会文明程度,生活发展水平,都比非洲原始部落先进了几千年。一方面,在新大陆的文明社会,买卖奴隶是很不文明的;另一方面,买卖黑奴使得这些黑奴逃离了更加不文明的非洲原始部落,进入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生活状态,对这些黑奴而言是一条较好的出路。
东非马赛人的房子,外墙是把树枝绑好,两面糊泥,非常简陋,这还是靠近国家公园,经济较好的地方
非洲经济相对发达的肯尼亚,一般民居,这还是在高速公路边的房子,应该是比较发达的地区
如果这些黑奴没有被买卖到美洲,继续留在非洲当战俘,当奴隶,那他们的生活状况可能比到美洲更惨。去年底刚刚看到非洲大陆的人们衣食住行的现状,马赛部落的人们住在用细树枝加泥巴简称的低矮简陋的小屋,吃水用水都是从极其浑浊的小河沟取用,比橡树庄园的奴隶屋差了十万八千里。相反,在美国的黑奴后代,如果有工作,很容易住上像样的房子,开上汽车,吃穿不愁。即便是整天不工作的游手好闲之人,政府也会提供政府屋(都是楼房),粮食券,还有其他福利,生活不愁。
如果可以选择,是在200年前留在非洲当战俘奴隶,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部落里;还是选择到美洲大陆当奴隶,现在生活在现代社会里衣食无忧?是否还会以前辈当奴隶而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的不工作吃救济,或者会庆幸前辈被贩卖到新大陆,从而远离了非洲原始部落?
时至今日,很多非洲地区仍然保存着奴隶制度,特别是边远地方和部落。
当然,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人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不同的见解。有的人们心存感恩,有的人们总是抱怨,以被迫害的心态怨天尤人。有的人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有的人看正反两面。
20. 大屋前的林荫大道
21. 三百年的大树,大约要7-8人才能合抱
22. 大树
23. 庄园一角
24. 庄园标志性的景色
25. 庄园外面就是密西西比河大堤,河面高于地面
26.
27.
28.
现在的美国,有两种不同的风情。一种是大都市地区的现代美国风情,一种是“边远”地带的传统美国风情。现代美国风情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变化,充满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美国风情,淳朴的民风,保留的比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