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海外青年》照料美国大学里的生病女儿而引发的美国印象重构
G教授供职于上海某高校,2月12日读到《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之时,正在美国埃默里大学陪伴照料也因一场流感而改变整个人生的女儿,百感交集。两年来独在异乡与陌生的美国医疗体制、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做着无望的抗争,经历了种种艰难、困顿与不公,也回顾记录一下吧!
梦魇突发,历历在目,不堪回首。
2016年2月28日
女儿微信告知,剧烈头痛,美国室友Olivia陪着去CVS买了体温计,一量华氏103(摄氏40°C了吧), 吓坏了, 给学校门诊Clinic电话, 门诊医生建议下, 当晚去Emory(埃默里)医院急诊, 验血验尿拍片量体温, 一大堆paperwork之后, 女儿被诊断为 “轻度尿路感染”, 开了消炎药处方(呋喃妥因胶囊), 打发回寝室了。
网络配图,与本文提到的人物无关
学校门诊病历
2016年3月3—22日
室友Olivia发现女儿昏迷在寝室, 叫了911, 凌晨4点G教授接到Emory(埃默里)大学ICU值班医生电话, “怀疑是脑膜炎,正在等待淋巴/脑脊液穿刺结果”。
天一亮,美领馆网上填写160表,申请加急签证。
3月5日,Emory(埃默里)医院给美领馆发邮件,请求“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签证绿色通道”。
然而周末两天,美领馆无人上班!急啊!焦急等待的过程中,埃默里医院ICU几小时一个通报,核磁共振报告高信号、自主呼吸能力骤降、血氧不足、所有细菌、病毒检测都是阴性、高烧不退、抽搐、镇静剂、无创呼吸机。
全家都懵了,看不到大洋彼岸ICU里生命垂危的孩子,干着急。Olivia每日去ICU探访,还学会了微信, 发来插满管子,浑身浮肿的照片。
3月8日,经过21个小时的飞行,赶到亚特兰大时,女儿已苏醒,但她什么也记不得了。
“妈妈,你怎么这么老?”(女儿记忆退回到10年前)
“妈妈,我怎么了?” “你病了,会好的!”
“妈妈,我为什么在美国?”“在美国读大学”
“我已经读大学了?不用高考了?太好了!”
这样的对话每天重复上百次,因为女儿一分钟后就忘记了答案。
2016年3月9—22日
转入脑科病房,一住10来天,期间病情有反复,发烧抽搐。继续各种测试查病因,样本送到纽约Mayo实验医院检验, 还是阴性。如同《流感下北京中年》里说的那样,感染了“未知强病毒”吗?
美国医生的解释是,可能感染就是普通病毒,但诱发了自免系统过激反应,病毒已不再了,还自己攻击自己的神经系统。于是采用了类固醇冲击治疗,关闭免疫系统,再用IVIG(球蛋白)慢慢提升免疫。
2016年3月22—4月15日
转入Emory(埃默里)康复中心,练习走路、平衡、刷牙洗脸、辨认红绿灯,打牌加减法…… 大宝变二宝,全部重新学。
2016年5月—2017年1月
返回上海休养。
2017年1月—至今
女儿重返Emory(埃默里), 边治疗边读书, G教授开始奔波于上海和亚特兰大两地之间, 一年四个来回, 与陌生的美国医疗与高等教育体制打交道, 真正的艰难困顿才刚刚开始,此处省去三万字………..G教授开始写<围城新说>记录这段还看不见尽头的历程。
2018年2月14日
细节暂缓, 说说教训与感受吧。
- 美国真的不安全,除了各种枪袭持续存在,美国流感病毒肆虐,其实两年前就开始了,只是路遥消息慢,国内并未关注,直到2017冬中国也流感大爆发。
- 孩子办F1留学签证,家长最好同步办十年免签的B1/B2签证, 以备不时之需。
- 出国给孩子准备常用感冒药时,家长往往觉得头孢等抗生素很重要,但在病毒面前,抗生素可能还不如连花清瘟胶囊。
- 关照孩子,发烧时千万不能一个人在寝室睡觉,要学会求助!
- 留学时,购买保险,千万不要图省钱,天有不测凤云,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很要命。保险买的是心安,保险费最好浪费掉用不上。
- 美国高校的学术教育很赞,但由于文化差异,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是中国高校好啊!比如,暑假学生所有行李必须清空宿舍,自己搬运付费找地方存放,孩子体质差,向学校求助搬运,回复是“网上查公司电话,花钱请人吧”。这就是美国所谓“独立的精英精神”。而中国高校有辅导员制与班导师制,个别学生有困难,辅导员老师肯定组织几个班干部,几分钟搞定了,对于异乡病中的娃,这有多暖心啊!对比一下华理奉贤到徐汇的学生大规模搬家场面吧!再比如,家长到美国校园陪护孩子,处处受限,家长没有护理执照不允许留校照顾孩子(否则出事了谁担责?),而花钱请美国护工是可以的,花钱申请comfort animal也是允许的. 亲情陪护难道还不如一只猫一只狗吗?!
- 美国的确医疗先进,埃默里大学医院强大的ICU救回了命悬一线的孩子。但美国医生职业微笑、专业技术的背后,可能是冷血啊!美国急诊室能把病人凉上6、7小时,医生花大量时间做各种文字记录,医院大笔钱花在如何保护自己不受病人起诉。而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救人的是中国医生中国护士啊,读到《流感下北京》提到那个被感染身亡的呼吸科大夫,真的很难过,都说中国医患纠纷严重,那是因为中国医生没有花心思自我防卫!
G教授至今质疑女儿在埃默里初诊的准确性,时隔一年多后去索要2/28/2016的记录, 匪夷所思的是医院电脑调出的体温记录变成了36.7°C呢,但文字描述还是“fever, headache”? 篡改记录的可能存在吗?
外行是不是也能看出文字报告与数据报告之间的矛盾(截屏如下), 有医学背景的网友,帮忙鉴定一下?
医院的文字报告与数据报告截屏
8. 两年来在美国校园, 亲眼目睹了部分留学生的价值体系异化(当然有情 有义优秀留学生也有很多), 这是个很复杂的命题, 不便下结论,但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忧虑:丢了中国文化的根, 剩下的就是自私与自我了。
真心祝福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真心期盼中国高校早日成为世界留学生向往地,这样我们孩子的孩子就不用漂洋过海了。
9. 孩子成长的媒体世界,充满对西方文明的赞誉。女儿从对美国的向往走到今天对美国的失望,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是一个由病毒引发的美国印象重构.
分享一段女儿最近在豆瓣网写下的文字吧。
10. 人的视角难于跳出个人经历的局限,本文只基于G教授个体遭遇体验,不代表大众观点。如有巧合,就是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