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物理学家戴森去世:曾提出“戴森球”构想,享年96岁

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数学家,曾提出“戴森球”构想的弗里曼·戴森,于当地时间2月28日,不幸于新泽西去世,享年96岁。

据《纽约时报》报道,戴森的女儿米娅,当天确认了他的死讯。

他的儿子乔治表示,父亲上月25日,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内餐厅摔倒,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但最终医治无效,享年96岁。

自动草稿

视觉中国图

戴森所属的研究机构,世界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一份声明中缅怀了这名科学家:“戴森是一名自由自在的数学家、星际旅行、核裁军和天体生物学的拥护者。

他同时也是一名未来学家,一名永恒的研究生……他永远是观察人类的智者。”

1923年12月,戴森出生于英国,早年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跟随著名的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研究数学。

二战结束后,他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跟随汉斯·贝特教授,攻读物理学研究生。

1949年,他证明了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发展的变分法方法和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的等价性,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1951年他任康奈尔大学教授,1953年后一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戴森未曾获得过博士学位,这也是为什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赞美其为“永恒的研究生”。

1964年,弗里曼·戴森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提名,但未获奖。

1965年,与戴森论文相关的三人——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因其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

但戴森本人并不在意,他2009年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认为,获得诺贝尔奖需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并坚持10年以上,但“那不是我的风格”。

不过,戴森仍旧获得了诸多物理学界重要的奖项,他获得过伦敦皇家学会休斯奖、德国物理学会普朗克奖、奥本海默纪念奖,以及以色列的海法理工学院的哈维奖等。

1981 年,戴森还获得了物理学最重要奖项之一的沃尔夫奖。

而在大众文化领域,戴森也因其1959年提出的“戴森球”构想,而广为人知。多部科幻作品曾受这一构想影响。

戴森球(Dyson Sphere)是戴森假想出的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它可以捕获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恒星能量输出。

戴森认为戴森球是长期生存技术文明对于能量需求增长的必然需求,并认为寻找其存在的证据可以引导发现先进和智慧的外星生命。

他认为,任何技术文明对能量的需求都是稳定增长的。

如果人类文明能够延续足够长的时间,就必然有一天对能量的需求会膨胀到要利用其母恒星“全部”的能量输出。

他认为此时就有必要建立能够拦截和收集母恒星发出的所有能量的轨道结构。

戴森没有从细节上论述该结构如何建造,而只着眼于能量收集的问题。

自从该概念提出以后,诸多科幻作品里提出的包围恒星的人工建筑都被冠以“戴森球”之名。

后续的设想认为戴森球上不仅有太阳能电站,还有人类殖民地和工业基地存在。

戴森还有一个名为“戴森树”的构想。这是一种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树,可以在彗星内部生长。

植物可以在彗星的中空空间内产生可呼吸的大气,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彗星物质提供营养,从而形成自给自足的栖息地,供人类在太阳系外生存,就像一个太空温室。

另外,戴森还著有许多科学普及性读物,他写的《全方位的无限》、《武器与希望》、《宇宙波澜》、

《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想象中的世界》、《星际迷航:下一代》等书,在科学界和大众中都激起极大的回响。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赵挪亚,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