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兴奋!瑞典群体免疫大获成功?世卫组织:的确是一个模式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虽然各国抗疫成效大不相同,但是大多数国家走的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防疫模式,政府强制实施“社交隔离”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办法。
然而,西方国家之中仍然出现了坚持不封城、不隔离、不进行大范围病毒检测国家,也有不少死亡率超过10%的国家,实际上走的都是“群体免疫”之路,而被公认将获得“群体免疫”能力的国家实际上只有瑞典。瑞典首席流行病学家特格内尔在日前表示,首都斯德哥尔摩将在5月份实现“群体免疫”,并强调这种防疫策略更适合面对疫情二次爆发。
瑞安
据《纽约邮报》29日报道,世卫组织首席紧急情况官员瑞安在当天表示,瑞典抗击新冠肺炎为全世界提供了一种“模式”,可以为部分正在解除封锁的国家借鉴。在此之前,瑞典佛系抗疫曾引发了外界的普遍批评,世卫组织的点赞证实其有让世界各国值得参考的经验,也意味着该国“群体免疫”之路正在取得成功。
据报道,瑞安在4月29日表示:“如果一个国家要想达到一个新常态,希望回到一个没有封锁的社会,瑞典就是一个模式。”不过,瑞安认为瑞典应对疫情并非“什么也没做”,而是实施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成功有几个关键的条件。
瑞安表示:“外界的观点认为,瑞典没有采取控制措施,只是让疾病蔓延,但事实真相远非如此。“他指出,瑞典虽然没有采取封锁措施,但是制定了一项强有力的公共政策,民众能保持社交距离,长期护理机构的病人也能够得到关爱和保护。
瑞安强调:“瑞典最大的不同是保持社交距离更依赖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公民能够实施自我疏远和自我结束是成功的关键。”另外,瑞典拥有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还在进一步加强检测也非常重要。
据统计,瑞典只有1030万人口,目前确诊病例为2万出头,死亡2462人。如果用百万人口死亡人数来比较的话,瑞典死亡率比例是丹麦、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高10倍。但是考虑到瑞典采取的防疫措施基本没有限制民众的人身自由,对经济影响最小,而且相比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各方面指标都不落后,再加上整个国家正在获得“群体免疫”能力,说抗疫取得完全胜利也不为过。
英国《每日电视报》在27日评论称:“如果瑞典能够获得成功,证明封锁政策毫无意义。”这个观点虽然很极端,但是对于想重启经济的西方国家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肯定不会等于本国疫情完全消失后开放经济,而是在医疗卫生资源不被挤兑时就逐步解封。
包括法国、意大利、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都会选择与病毒共存,一直要等到疫苗的出现。因此,能够从瑞典抗疫成功中吸取经验就成了重中之重,瑞典的成功将会很多西方国家兴奋。
4月26日据NPR新闻报道,瑞典驻美大使Karin Ulrika Olofsdotter对NPR记者说,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大约30%的市民已经达到了免疫水平,到5月初该城市将达到群体免疫。
瑞典的学校、餐馆和购物中心仍然开放。政府已经发布了社交距离的准则,不鼓励不必要的旅行,并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待在家里。当局还禁止超过50人的聚会,并禁止访问疗养院。
群体免疫意味着特定人群中的大多数已经通过从疾病中恢复或通过接种疫苗而变得对传染病免疫,但是有些研究人员已将某些地区的新状病毒群体免疫阈值定为60%。
有分析认为,瑞典能够成功有着多重有利因素,有些条件是其他国家也不具备的。
一、瑞典政府控制舆论的水平很高,民众大多数能够主动选择保持社交距离,而且对政府实施的防疫政策支持率高达80%;
二、瑞典人口密度很低,每平方公里不足25人,地广人稀是保持社交隔离的有利条件。相比来说,印度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450人,因此很难说其他国家也适合使用瑞典的抗疫方式;
三、瑞典独居人口比例高,不同代之间的互动少,有保持社交距离的文化。相比来说,意大利等国年轻人和老年人同居的比例就很高,年龄人携带病毒会导致老年人大量死亡。
总之,能被世卫组织肯定说明瑞典抗疫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条件学习。在欧美各国纷纷过了疫情高峰之后,瑞典的成功将会坚定部分国家羞羞答答走“群体免疫”之路的信心。
选择与病毒共存需要很大的勇气,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在赌博,人类抗疫最后的胜利还得依赖疫苗,在此之前任何探索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