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禽流感开始致人死亡,没有特效药,疫苗仅够20%人使用!或是下一场疫情
过去几个月,禽流感疫情在美国奶牛中迅速蔓延,感染了12 个州的 90 多头奶牛。
在此过程中,病毒还对其他几种动物造成了附带损害,从奶牛场传播到家禽养殖场,并从奶牛传播到至少三名农场工人,这些工人出现了轻微疾病症状。
禽流感病毒也导致猫的伤亡数字不断增加。
目前现状
农业部门最近开始追踪猫科动物病例,据其称,自 3 月底美国首次发现奶牛场疫情以来,已有 9 个州的至少 21 只猫感染了该病毒。
据公共卫生部门所知,乳牛禽流感疫情迄今只波及美国三名农场工人。他们的症状大多比较轻微。但这并不能保证这种被称为 H5N1 的病毒一旦开始在人际间传播就会保持良性。
事实上,动物界不断积累的证据和全球其他地区的数据表明,病毒可能会变得非常凶险。
目前感染 H5N1 禽流感病毒的大多数奶牛都因此死亡或被宰杀;受感染的燕鸥迷失了方向,无法飞行;海豹幼崽感染病毒后呼吸困难,身体颤抖;受感染的猫双目失明,绕圈行走,其中三分之二死亡。
H5N1进化
埃默里大学病毒学家 Anice Lowen 认为人类绝对不能沾沾自喜,独善其身。
她说:
“H5N1 是一种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如果它蔓延到人类身上,我们就需要高度关注。”
据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通过眼睛实验接种病毒的雪貂(美国农场工人感染途径)身上,病毒迅速扩散到它们的呼吸道、肺部、胃部和大脑。
其他研究也在喂食受污染牛奶的小鼠身上发现了类似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眼睛或消化系统进入最终可能并不会降低病毒的威胁。
H5N1 病毒具有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的特性,它能迅速获得新的宿主--野鸟和家禽、小鼠和熊、猫和海狮。自 1996 年在香港被发现以来,它已经感染了近 900 人。而且在亚洲流行的旧版病毒已导致大约一半的感染者死亡。
在目前已知的此次 15 名禽流感感染者中,亚洲有一人死亡,另一人住院治疗;智利和厄瓜多尔的两名患者症状严重;四名美国人的情况较好,其中一名去年感染,三名在最近的疫情中感染。
最重要的是,之前任何形式的禽流感病毒似乎都不会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但专家认为并不能保证此次的禽流感 H5N1 可能会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的能力。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病毒学家和禽流感专家 Yoshihiro Kawaoka 博士说:
“我认为病毒的特性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前从未在奶牛身上发现过禽流感疫情。结膜炎,也称为红眼病,是三名农场工人中的两名的主要症状,但这并不是 H5N1 感染的典型症状。病毒出现在乳腺中(在牛甚至非哺乳小鼠中)也是出乎意料的。”
现在人们担心的是,随着 H5N1 病毒继续感染哺乳动物并不断进化,它可能会获得在人群中有效传播所需的变异,从而引发另一个疫情。
初见端倪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的病毒学家和高级学者 Erin Sorrell 说,流感的潜伏期为两到四天,人与人之间的病毒爆发可能会在发现病例之前传播很长时间。
她说:
“如果病毒进入普通人群,就为时已晚。而且我们已经错过了时机。”
流感通常在老年人和 5 岁以下儿童中最为严重。(2009 年爆发的猪流感并不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具有毁灭性,但却造成近 1300 名儿童死亡)。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感染者接触病毒的多少和时间长短,以及感染途径、遗传背景和总体健康状况。
疫苗不够用
受感染者一般会出现发烧和呼吸道症状;有些病例很快发展为肺炎或死亡。如果禽流感病毒开始攻击人类,全球将需要数十亿剂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来避免这场灾难。
疫苗是阻止流感疫情的较好选择,但至少在数月内不可能有足够的疫苗。即使全球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完全转向 H5N1 疫苗,假设每人需要两剂疫苗,生产的剂量也只够不到 20 亿人使用。
在美国,国家储备有数十万剂疫苗,可用于包括儿童在内的高危人群,与政府签订合同的公司可以在最初的 130 天内生产 1 亿多剂疫苗。
美国政府最近宣布,已采取措施准备好 480 万剂疫苗,可以在不中断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的情况下装瓶。但这些计划大多只有在病毒没有变异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实是自 H5N1 首次出现以来,它已衍生出多种形式。
目前美国政府的所有措施只能保证在6 个月内为美国人提供 1.5 亿剂疫苗,但 1.5 亿剂疫苗只能保护大约五分之一的美国人。
专家们说,出于贸易方面的考虑,政府在部署奶牛疫苗时一直犹豫不决: 一些国家禁止进口接种过疫苗的鸟类和动物的产品。迄今为止,联邦官员也不愿为农场工人接种疫苗,认为风险仍然很低。
这种认知遭到了医学界的质疑。
埃默里大学病毒学家 Anice Lowen 博士说,真正的危险是农场工人同时感染 H5N1 和季节性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善于交换基因,因此同时感染两种病毒将使 H5N1 有机会获得基因,使其能够像季节性流感那样在人群中高效传播。
她说,这种可能性强调了为农民工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事是——让因为职业原因不得不接触 H5N1 病毒的这部分人群能够不感染流感, 就能真正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