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危险无处不在,美国人是如何保护孩子的?
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比起成绩,培养孩子拥有健全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重要得多。
作者:思小妞 世界华人周刊
“简直不敢想象,世上会有这样丧心病狂的司机!多漂亮、年轻的女孩就这么没了。”“空姐乘滴滴遇害”事件曝出后我的朋友圈、群里大家都在说着类似的话来表达愤怒和惋惜。
确实,上苍待她不公,好好的一个女孩儿在如花似玉的年龄遭此毒手,真是和老天没道理可讲。我们咒骂凶手、责难滴滴公司、埋怨治安也无法挽回空姐的生命。空姐遇难前在出租车上和同事聊天的微信曝出:
自我保护不是临时抱佛脚学两招防身术就能救命的,自我保护是一种素质和能力,如果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没有从小培养起自我保护的意识我们是不可能去保护自己的。
在美国这3年,如果说有什么事让我震惊,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孩子自我保护教育的投入程度绝对算一件。
危险处处存在,美国也不是“净土”,而美国的孩子也并不比国内的孩子聪明。美国曾经做过一个拐卖儿童的测试:
一个开着豪车的实验人员,经过一栋房子的门口。房子临街的小花园里,有三个孩子在玩耍。黄车停在花园的栅栏外,两个姐姐马上走到花园边,去看这辆漂亮的车车。
实验人员问:“你们喜欢吗?”孩子们说:“嗯。”“要不要上车兜兜风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啊好啊!”然后兴奋不已:“我们出发!”撒腿就往陌生人的车子跑去,完全忘记和父母确认。
可见,孩子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自我保护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在这方面的教育从婴儿抓起、终身学习也不为过。
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是,在美国每年有几千件失踪案属于非亲属绑架性质,真正危及儿童人身安全的案件有100件左右;而女性乘车遇害类似的新闻更是极少数案例,偶有曝出一定是震惊全国的大事。司法、治安更完善使得人身安全事例发生率低这是一方面;另外与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程度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美国在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方面都做了什么?
首先,整个社会为了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和确保人身安全可谓花样式下攻夫。
比如,美国卫生协会、美国学校卫生协会、美国教育协会等联合发布的《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里就明确规定: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孩子每年要有5小时的性教育,而5到12年级每年要有10小时左右的性教育,涉及7方面内容:
1、人体和生理结构
2、自我认知
3、怀孕和生殖
4、青春期和发育
5、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6、健康的人际关系
7、个人安全
甚至有专业出版社只做关于孩子人生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读物,比如Educate2Empower Publishing这家出版社,他们的图书策划方向是Body Safety、Gender Equality方面,可以说领域划分的非常精细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有很多著名的儿童性教育和自我保护方面的经典绘本、书籍,因为术业有专攻。
除此之外,关于自我保护教育的各种盈利和非营利机构也是种类繁多。他们会组织孩子去参观消防站,了解遇到火灾险情如何保护自己;
会组织工作坊训练孩子在身处险境、可能遭遇攻击时如何应对;
至于各种宣传海报、招贴画更是少不了。我去过的很多政府机构都会张贴出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海报、心理辅导求助机构。
上周去沃尔玛购物,才发现在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购物场所或快餐店都辟有专门的区域张贴全美儿童丢失的寻人启示:
我美国的朋友告诉我,原来全美有近10万处的公共场合(比如超市、游乐场、办公建筑等)都装有一种叫Code Adam的警报装置,在这些公共场所一旦接到家长发现丢失孩子的通知会马上封锁每个出口10分钟,并且播放孩子的特征信息。10分钟内找不到孩子会立马报警,在等待期间不会停止搜索。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会发布AMBER Alert,这是美国和加拿大一种专门针对儿童绑架案的全国紧急警报系统,当有确认的儿童绑架案发生时,这套系统就会启动,有美国手机号码的人都会收到警戒短信,向社会大众发布被绑架者的外形特征、绑架嫌犯的外形特征,以及可疑车辆的描述和车牌号码,以此来增加找寻丢失孩子的可能性。
看得出整个社会在保护人身安全方面下了大功夫。
除了社会层面,学校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更是不厌其烦用了诸多心思。
美国的自我保护教育从婴儿就开始了,对婴幼儿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就读绘本,所以自我保护教育相关的绘本分层阅读做得相当精细。
2岁以前教孩子认识和熟悉自己的身体、2岁以上开始接触性别差异;
等孩子到了3岁以上,就开始教他们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培养身体隐私观念。
除了书籍,美国有名的儿童教育网站How to Tell Your Child制作了一系列教授儿童自我保护的视频,被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拿来做教材。
其中一部Safety Lessons On Child Sexual Abuse是关于儿童防性侵的视频只有7分钟,非常推荐所有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在视频里,老师首先教大家破除坏人的刻板印象,告诉大家很多坏人在外形上其实和普通人没有差别;
然后教大家如何去识别坏人,介绍了5种警报:视觉警报、言语警报、触碰警报、独处警报、约束警报,遇到这些警报时孩子应该如何去应对;最后为了确保孩子掌握这些知识,还准备了十来个问题,让大家分清哪些行为举止对自己是安全的、哪些存在隐患的。
看这个视频时我由衷感慨美国人对自己身体主权意识的强烈感。视频里有个孩子问“跟自己的姑妈拥抱,属不属于约束警报?”按照咱们的看法觉得当然没问题,都是自家人怕什么。但美国人不这么认为,因为有很多拐卖、伤害孩子的人正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所以老师的建议是“可以让爸爸妈妈与你一起制作一个‘爱心圈’,只有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才是可以拥抱和疼爱孩子的人。”
除了读书和看视频,幼儿园和学校也会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孩子保护自己。
去年冬天陪朋友去幼儿园接孩子,正好赶上幼儿园进行消防警报预演,警报铃一响,每个班的老师推着婴儿车、拉着孩子的手有秩序的往出走,有些孩子刚换好尿布裤子还没穿好也被老师放在车子里推出来。这样的预演每3~6个月就会来一次,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明白听到这样的铃声就是危险出现了,第一时间要撤离,无论当时在干什么。
还有,朋友Max是911报警电话的接线调度员,他每年都会被我们当地学校请去和孩子们讲解如何报警、什么情况下需要报警,让孩子扮演打电话的人,老师扮演接电话的,你问我答,反复实践,教孩子遇到危机如何处理,最后确保每个孩子会回答下列3个问题:有什么紧急情况?有大人在家吗?你的名字和地址是什么?
而所有3岁以上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都会有一项NAP测试:
你的名字是什么?(What’s your N)
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What’s your A)
你的家庭电话是什么?(What’s your P)
让孩子知道危急情况下如何求救。
另外,每个小朋友在入园时家长都会要求填一张儿童信息表:
注明孩子经常去哪个医院,家庭医生的名字、电话号码、医院的地址,以确保孩子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获得恰当的医疗服务。
因为自我保护教育在社会和学校教育做得已经比较到位了,所以家庭方面父母的主要责任就是重复和巩固学校、社会的方法。向身边的美国父母了解了一圈,他们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方面会做这样几件事,值得国内父母借鉴。
第一,不厌其烦地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相关绘本和视频看多少都不算多,尤其对低龄孩童,他们的防范意识非常薄弱,自我保护这个话题天天耳提面命地去说也不嫌多。
第二,积极参加安全防范方面的活动和夏令营。
美国的社区或一些儿童保护机构会定期组织家长带着孩子参观消防站、请警察、医生讲解防范和保护措施,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父母们不会错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他们也很舍得送孩子参加安全防范之类的夏令营,学习专业知识、模拟演练。
- 遭遇火灾时执行的Stop-Drop-Roll法,Stop是停止正在做的事情,drop是趴到地上,用手捂住双眼,roll是在地上滚,把火熄灭,在美国这是非常基本的幼儿安全知识。
第三,学点防身术。
让孩子学防身术不是为了遭遇危险时和坏人搏斗,更多的是学会躲避和逃跑技巧,并且能够稳定情绪有气势地大喊引起注意获得求救。
第四,不依赖科技产品。
频频曝出孩子丢失事件后国内冒出一大批“防走丢”的电子产品,绳子、书包、手表、手环一应俱全,很多家长为了心安甘愿掏腰包。我在美国了解到的情况是很少有家长给孩子佩戴这些科技产品,因为他们信不过,而且这些科技产品里一定会存有各种家庭信息隐私,比如密码、手机号码等,一旦被高级人贩子拿到手,受害的不只是孩子。
多数美国的家长还是用最土但也最有效的方法保护孩子,那就是时刻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能够得着的距离(尤其是低幼孩童)。为了确保家长防于疏忽,很多公共场所也是想尽办法提醒。下面两张照片是我在市区图书馆儿童馆拍的,从孩子1岁以下到9岁以上,家长应该如何看护都写得清清楚楚,招贴在墙壁和桌子等各处。
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愿意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培养孩子有一个好成绩,但培养孩子拥有健全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好成绩更值得优先。
懂得自我保护是一项终身受益的技能,一切优秀和成功都要基于此才能生根、发芽、结出果实。
本文经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wcweekly)授权转载。《世界华人周刊》致力于从世界发现中国,提供有广度的知识,有温度的立场和有深度的思想。转载请联系(ID:wcweekly)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