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为进名校,硬把白人儿子说成黑人,最终这位富豪妈妈把自己送进监狱….
经过主页君长时间的跟踪报道,相信大家也都对辛格舞弊的手段多有了解。
无论是好莱坞明星、《绝望主妇》的主演,还是手握上市公司、花费千万把女儿送进斯坦福的中国巨富,亦或是主页君在前两天报道的第一个被跨国批捕的中国妈妈,所用手段无非都是斥巨资,打造虚假运动精英人设,最终把学生送进名校。
然而,最近曝出来的舞弊案最新进展,则是为我们解锁了辛格的“新手段”—
富豪母亲为把儿子送进名校
打造“贫穷黑人”人设
如果说,招生顾问辛格是给本身就出身精英家庭的学生打造更精英的人设,那么接下来要说到的这位富豪母亲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了——给孩子打造一个社会弱势的角色。
这位母亲名为Marjorie Klapper,是一位成功的珠宝商,在湾区拥有自己的珠宝品牌。
有关Klapper珠宝店的报道
据案件检察官Andrew E.Lelling表示, Klapper在2014年通过熟人联系上了辛格。
一开始,Klapper要求辛格帮助自己的大儿子在SAT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但这次两人的“合作”并不理想。
起初,Klapper的大儿子在辛格的帮助下取得了2140分(当时SAT满分2400)的SAT高分。
但有两点反常引起了ETS的关注:
一是Klapper儿子SAT成绩与之前的PSAT差距过大,二是考试答案与另外一位考生的答案几乎一致。
由此,ETS要求取消分数。
而辛格也立马为Klapper儿子提供了虚假发票,表示他是因为请了家教,补习了170多个小时,才会有这样的的进步。
同时,检察官也在文件中强调,Klapper对辛格这一系列操作,一直都是知情并同意的。
但最终,ETS还是取消了分数。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两人接下来的合作。
2017年,Klapper的小儿子也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辛格贿赂了一位监考,在ACT考试结束后,为小儿子改动了答案。
成功后,Klapper就向辛格的“慈善机构”汇款1万5千美元。
随着调查的深入,检察官还发现辛格动手脚的并不只有考试成绩。
据检察官表示,辛格还为Klapper的两个白人儿子在大学申请中伪造了黑人和拉丁裔的身份,甚至还在文书中表示,两个儿子是Klapper家的第一代大学生,颇有“寒门贵子”“改变家族命运”的意味。
但事实是,Klapper和丈夫早就大学毕业多年了。
根据《Buzzfeed》的报道,Klapper对于欺诈的指控供认不讳,最终被判处缓刑一年,完成250小时的社区服务以及罚款9,500美元。
然而,检察官则认为刑期远远不够,并表示Klapper不仅破坏了考试标准和规则,更是伤害了努力进入精英学校的真正的少数族裔。
美国大学的“怪相”:
少数裔和穷人也有后门可开
不得不说,辛格舞弊案每次的新进展都让主页君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
能把没踢过足球的学生打造成俱乐部职业选手,能给没有摸过帆船的女孩打造一个获奖选手的人设。
而今天所说的案件新进展,则证明有钱,不仅能打造运动员,还能改变你的肤色和种族。
同时,这也引出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不仅假装精英,能力强可以进入大学,假装黑人和拉丁裔也有利可图。
这也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作为黑人和拉丁裔这样的少数裔,在大学的确是“受优待”的一类人。
主页君相信,大家对“黑人和拉丁裔有进入名校的特权”这个话题并不陌生,而与之相对的,是亚裔在这一领域的弱势。
这个月月初,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哈佛歧视亚裔案”得到了阶段性的结果。
很可惜的是,在经过一年多的审判,联邦法官最终裁定,哈佛大学的本科招生程序并未有意歧视亚裔学生的申请,这也意味着哈佛大学在本起招生歧视案中获得胜诉。
在诉讼中,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SFFA)根据多年的调查和数据收集,提供了哈佛明显偏向黑人与拉丁裔的数据。
SFFA在报告里写道:“一名亚裔学生有25%的录取机率,但如果他是白人,录取机率就会是35%,如果他是西班牙裔,他的录取机率就会变成75%,但如果他是非裔,他就有95%的可能性被录取。”
而这样的数据也曾被一位亚裔小哥亲身验证。
前两年,有一位美国的印度裔小哥写了一本名叫Almost Black的书,在这本书中,曝出来了一件他深藏已久的事。
这位印度裔小哥有着很明确的人生规划,那就是读美国最好的医学院,像母亲那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救死扶伤。
但在申请季中,发生在朋友身上的事,却让他失去了斗志。
Vijay的朋友大他一届,也想申请医学院,成绩很好(远超Vijay的3.1)还在芝加哥大学研究过相关内容。这样看来,朋友一定能收到不只一所学校的offer。
然而令他们两个都没有想到的是,Vijay的朋友一共申请了15所学校的医学院,结果只接到了2所学校的面试邀请,最终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录取他。
这让Vijay有了一个很大的疑问:真的是因为朋友不够优秀,才导致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接受他吗?
带着这个疑问Vijay开始了一项大胆的“实验”——假装黑人申请。
Vijay剃了个光头,剪掉了自己又长又翘看上去就很印度的睫毛,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更贴近非洲的“Jojo”,还加入了芝加哥大学的黑人学生组织刷简历,让自己变得“更黑人”。
最终的结果令Vijay震惊,Vijay凭借着远低于朋友的3.1的GPA,收到了包括哈佛、耶鲁、哥大在内的11所学校的面试邀请,还进入了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4所名校的候选名单,最终,他成功进入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就读。
此前,主页君曾借辛格案,对名校对权贵所开的“正规后门”有所介绍。这些人通常通过校友身份,大额捐款,精通一些昂贵的运动项目来获得进入名校的优势。
而现在综合看来,对所谓弱势群体,名校也有一套自己的“优待政策”。
现在,“多样性”成为评判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各个名校也急于摆脱“偏向白人”的旧日污名,甚至在政治正确风起云涌的今天,稍一不慎还会被挂上“种族歧视”的罪名。
在这样的情况下,名校为钱,无法放弃权贵子女,为名,又要为黑人和拉丁裔开方便之门。
被“排挤”和抢夺名额的,无非就是剩下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了。
再说得准确些,就是亚裔学生了。
最受伤的还是普通亚裔
相信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不仅说明白了黑人和拉丁裔有着配额特权,也说明了亚裔申请人艰难的处境。
其实,主页君相信学校本身对于少数族裔的优待本身是出于社会后续公平发展,以及平等教育权利的考虑,但随着时代和背景的变化,尤其是在政治正确高于一切的现在,这套体系逐渐走向了极端。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亚裔学生申请路上的绊脚石。
早在1961年,为了保证少数族裔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上受到平等待遇,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规定联邦政府须雇用,并平等对待少数族裔工作人员,后来在此基础上继续演化,最终形成了美国著名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
平权法案最初的目标是防止基于”肤色、宗教、性别或民族出身”等因素造成的社会歧视,它给予少数群体,或弱势群体一定优待,如入学的种族配额、选举的性别配额等。
在平权法案实行之初,亚裔也的确从中受益,有机会进入白人为主的学校读书。
然而,随着亚裔学生人数的增加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平权法案却成了亚裔学生进入大学接受精英教育的“绊脚石”。
如果说白人学生录取率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上享有“特权”而被拒绝导致的,那么,针对亚裔学生的“刁难”,恐怕是因为很多时候,亚裔都被当做牺牲品的缘故。
在大学的录取中,亚裔不比白人学生,不是强势群体;却也不敌非裔、拉美裔等其他少数群体,有如此大的声量。也因此,众多亚裔学生备受歧视、排挤,不得不以更高的标化成绩和更出色的个人素质申请自己的梦校。
在quora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黑人和拉丁裔,比亚裔容易被大学录取?
最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一般亚裔申请者的ACT分数要高出非裔申请者6.6分,才能被认为是合格的。”
的确,事实是如此令人无奈,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更应当抓住一切向外界表态的机会,向美国社会高呼:我们遇事一样会为自己发声,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教育公平”。
对于我们准留学生来说,能够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标化成绩和个人素质,丰富自己,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大被名校录取的机会。
当然,即便学术水平不够,也不要动歪脑筋,走上像今天舞弊案中的主角一样的歪路,给自己打上一个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的学术不诚信的污点。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