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華人必讀|在美國如何投資理財?

按照美國中產的大致定義,一個中國人在美國拿到一個典型的H1b崗位,基本上就立刻中產了 —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對應的稅前年薪應該是50k起步(如入門級財會人員),一直到200k以上(如矽谷的高級計算機科學家)。要知道,美國的人均GDP「只有」5萬多刀,每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也「只有」5萬多刀。

按照美國中產的大致定義,一個中國人在美國拿到一個典型的H1b崗位,基本上就立刻中產了 —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對應的稅前年薪應該是50k起步(如入門級財會人員),一直到200k以上(如矽谷的高級計算機科學家)。要知道,美國的人均GDP「只有」5萬多刀,每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也「只有」5萬多刀。

而對於中產階級,美國的「理財」要遠比國內複雜的情況要簡單直接得多得多,因為套路非常成熟,選擇也非常直接。

以下默認這個中國人很有可能會在美國安家立業,呆一輩子。

另外,下文中涉及收入數字,都是約數,請自行按照居住地進行合理調整。如,灣區和類似西弗吉尼亞的情況,顯然會有很大區別。

知識點
一切理財/投資標的,最重要的五個指標是,收益、風險、流動性、稅收安排、其他限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投資品,是五項指標均完美的,如「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性/稅收優惠/沒有投資限制」。任何一種投資/投資品,圍繞這五個指標,都是各有取捨。

對於絕大多數中下層中產階級(50k-100k)來說,「理財」其實幾乎等同於「養老」。一個比”dying to soon”更悲催的事情,可能就是”living too long”了。如果你居然能很充裕地fund自己的養老金,那麼你幾乎也就剩不下什麼閑錢了 — 我時常隱隱覺得,這是美國上層建築精妙算計過的完美結果:人口中覆蓋面最廣的一群人,不斷產生new money來養著自己、養著國家,最終走的時候,也留不下任何old money來供下一代坐享其成。

一個美國人,退休之後能拿到的收入,基本上就三塊兒:

1,Social Security — 類似我國的統籌賬戶
2,各種個人賬戶的法定分配 — 類似我國的商業養老保險
3,個別政府/學校/機構的養老金(pension) — 類似我們父母那一代人退休後拿的「退休金」

其中,3是個小概率事件,絕大多數企業都沒有。1最好不用指望,Social Security賬戶已經入不敷出N年了,類似於你在交的SS Tax去養現在退休的老人。

大頭是2:個人賬戶。

進了公司之後,公司HR都會給你提供由公司sponsor的福利計劃,其中的大頭就是所謂401k的東西。這玩意兒其實就是一個mutual fund,甚至可以是你自己DIY的個股投資組合。所謂「401k」,其實僅是國稅局(IRS)的Revenue Code的章節編號。在mutual fund的本質上,IRS給你提供了有別於一般mutual fund的「稅收安排」:你在投資和持有401k賬戶的期間內,每年都不用交資本利得稅,但是,在59歲半之前,這個賬戶里的錢,你不能取出來(有例外,略過),否則要交資本利得稅和額外的10%懲罰稅。

這玩意兒額外的好處是,正經的公司都會給你一定百分比的「match」。好比說,你放3%的月薪在401k里,公司就承諾也放3%在你的401k賬戶里。這背後自然有公司吸引人才的意圖,但更多的是公司層面的稅收規劃需求(無關話題,略過)。總之,如果一個人並不清楚該拿工資的百分之幾來投401k,最起碼要把公司「免費」的match拿到手 — 如果公司說能match3%,你也選了3%,這意味著你每月401k新增投資是你月工資的6%;而如果你選了1%,公司自然也只給1%,那麼你每月401k新增投資只是你月工資的2%,相當於從公司那裡少拿了2%的免費match。

而401k賬戶的限制是,這種IRS給你的稅收安排的好處,不能無限制享受,每年只能在一定的限額內享受。2015年,這個限額是每年18,000刀。

從公司那裡能選擇的另外一個常見好處是「打折的公司股票」,以及各種期權。簡單說,好比你公司的股票市價是10刀一股,公司能讓你每個月以8.5刀去買公司股票,相當於當下免費賺了1.5刀/股(實際情況下,可能有限制期;另外,為何是15%的折扣,是公司稅收內容,略過)

在教育機構,如大學,「401k」有另一個名字,叫「403b」 — 兩者除了名字不一樣之外,幾乎沒區別。

如果一個公司的福利計劃裡面並沒有401k(常見於小公司),可以選擇自己開設一個自己的養老賬戶,稱為「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其運作機理和稅收安排,與401k區別不大。
最後,還有一個不少人可能陌生的概念:

年金/annuity/年金化/annuitize
這個概念其實不難理解。401k嚴格意義上講,只是「養老金」,而不是「養老保險」 — 你自己攢的錢,退休後自己花,花光了就沒了,並沒有「保險」的部分。而所謂年金,可以看成是真正意義上的「養老保險」 — 你自己攢的錢,同時附加一個與投資管理方的保障協議:從我幾歲開始,你每年支付我XXX的養老金,直到我去世為止。說白了,年金的「保險」作用,與人壽保險正好相反,是為了對沖這樣一個風險:Living Too Long/活得太久。即:錢花光了,人還沒死…其具體形式主要有兩種:1)你的401k/IRA,可能本身就是一個年金,即並非退休後告訴你一個賬戶餘額,而是保證你退休後每個月拿多少錢,直到去世;2)你可以將你的401k/IRA,當然也可以是其他資產,購買/轉化成一個年金,稱為「年金化」。

非要有個比喻的話:你可以認為「年金」就是一個由私營公司運營的你的self-funded pension。

總結:

401k/403b/IRA,僅是基於mutual fund本質上的稅收安排。相比mutual fund,它們在投資時可以選擇以稅前收入投資(也可以選擇是稅後收入,但退休後領取時不交稅,稱為Roth型),持有期間不用交資本利得稅,但流動性受限(59歲半),投資金額受限(每年18,000的上限)

自然,與mutual fund類似,你可以去按照自己的收益和風險喜好,去選擇不同的mutual fund來作為自己401k的「瓤兒」 — 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自己弄一個投資組合來作為401k的「瓤兒」,儘管個人並不支持任何人去犯這種神經。喜歡高風險高收益的,就偏股票一些;喜歡低風險低收益的,就偏債券一些,非常簡單直接。

對於一個年收入50k至100k的中產階級來說,除了養老之外,剩下能做的也就只有各種保險了。這個其實應該在養老之前說,畢竟各種保險是「兜底」用的。

何謂「兜底」?如醫療保險,如果你完全沒有,甭管你辛辛苦苦攢了多少錢,生個「小病」,一年攢的錢估計就沒了;生個「大病」,八成你家就直接破產了。再比如人壽保險(此處僅是指term life),你萬一意外掛了,你老公/老婆/娃的生活很可能就無法維持了,按揭的房子可能也會被收走,而你國內靠著你在美國收入養老的父母,經濟狀況估計也夠嗆了。再比如其他一些小的保險,依然是「理財」不可忽略的「兜底」基礎。如Disability,如果沒有,再萬一受傷,長期無法工作,對家庭的財務衝擊甚至比你掛了還要巨大,因為你還活著,還要吃飯和看病;再比如車險,如果沒有,出了事故,特別是如果責任在你且對方受傷,也得賠破產;再比如房屋保險,美國幾乎都是木頭房子,你懂的…

好在這部分的操作都很簡單直接:車險是強制的…房屋保險也沒幾個錢…靠譜的公司都有很好的醫保計劃(自己負擔的金額每月從100刀到大幾百刀不等)作為員工福利計劃的一部分…人壽(此處特指term life)和Disability也是員工福利計劃的一部分,且都很便宜,屬於「給丫碎錢」級別的便宜。

總之,在美國,各種保險真的不能缺少,否則任何一點兒屁事兒降臨在你頭上,對你個人和家庭的財務衝擊,都是毀滅性的。

以上基本上就是一個稅前年收入在50k-100k的人,應該做也有能力做的全部了。

而如果一個在美中國人,個人/家庭年收入達到了100k以上,甚至有往「小富」級別靠攏的跡象(典型如夫妻雙方均為碼農、金融、各種硬技術、統計分析、醫生、律師等等),各種「兜底」的保險自然不在話下,而類似401k之類的賬戶八成也放滿了,那麼接下來,可能的「理財」選擇主要有以下幾個:

01

讓自己的醫保更給力:如更大的醫保範疇、更低/沒有自費部分、更高的保額、更廣的「高級診所覆蓋」和優先、全方位的牙醫、眼科險,等等。

其中,何謂「更給力」?無外乎那幾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覆蓋面更廣;deductable更低甚至沒有;沒有co-pay;co-insurance比例更低或沒有;out-of-pocket limitation更低;等等。

但「更給力」也並不意味著「更好」,因為這背後永遠是一個成本收益的遊戲:「更給力」也意味著保費「更貴」。於是,具體選擇還是要看個人/家庭的具體需求和身體狀況而定。

再有就是對基本的幾種醫保類型有概念上的了解:

PPO:適合全美各處走動的人,或者懶得找個固定的「primary doctor」的人
HMO:凡事都需要先去找你的primary doctor,然後TA搞不定的話,需要refer到別的醫生那裡
EPO:類似PPO,但範圍不是全國,而是當地

至於牙醫和眼科,也是取決於具體的喜好:你若並非典型的美國人,即對牙齒美觀/健康並不是很在乎,甚至已經如我國很多中年人一般,牙齒早就沒救了,那可能確實也沒必要;再比如說,如果你經常回國的話,眼科保險可能也沒必要,畢竟潘家園要比什麼Davis Vision之流要給力得多。#論發展中國家「優越性」#

02

從美國最靠譜幾大人壽保險公司(全美這樣的公司不超過5家),搞一兩個大額的permanent life insurance(即國內所謂「儲蓄型保險」?)。其與term life的區別是:

1) term life: 純粹的兜底工具,每月的保金直接對應精算層面上的意外死亡概率,於是在年輕的時候非常便宜(20-30刀/月,對應100萬刀的保金),沒有「投資」的部分,於是如果意外始終沒有發生(希望如此),所有交過的保金,都僅是費用。僅適用於20-4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再往後,保費會貴到你無法承擔。(這很好理解:一個100歲的老人,如果上100萬的壽險,他當年的合理保費是多少?答案是99.9…萬)

2) permanent life: 100萬刀的保金對應的保費不是20-30刀每月,而大體是400-500刀/月。但這400-500刀之中,也確實僅有20-30刀是純粹對應精算層面上的意外死亡概率,而剩下的部分,都進入到了該保險公司一個大到大幾百億至幾千億美金的資金池裡,進行險資的投資管理。其邏輯在於,隨著你在這個險資池裡的份額越來越多,你100萬刀的保金,越來越大的部分,是由你自己在險資池裡的儲蓄和投資收益來自我保證的,從而你支付的純粹對應精算層面的意外死亡概率的純費用部分,會越來越低。於是,哪怕你的保單持有到了很大年紀(通常會被持有至自然離世),這部分純費用也依然能維持在很低的層面,且會越來越低,而不會像term life一樣,到了40-50歲,就貴到你負擔不起。

與此同時,你的份額在險資池中增長的同時,精算師會給你一個稱為「現金價值」的數字。這個數字,你可以大體上認為類似於你401k中的資產:持有期間不用交資本利得稅,而59歲半之前不能取出來(但可以以此金額為抵押物去做用途不限的貸款)

對應理財/投資的「五個指標」,其與典型的mutual fund的區別如下:

1) permanent life:險資池大到幾千億刀,其投資標的遍及你能想到的全球所有投資品(整個賬戶都是SEC exempted,愛幹啥幹啥),甚至是整個公司。最優秀的公司的收益率能到8%左右,且險資池風險能控制到美國國債的水平。這8%的收益率只有你死後(意外或老死),由你的家族享受。你自己生前能享受的部分只有精算師給你的4%-5%的「現金價值」部分(這部分的風險,類似於checking account)。持有期間不交資本利得稅,59歲半之前變現受限制。放在信託里,死後的保金不是遺產的一部分,不交遺產稅。

2) mutual fund:單個fund大點兒的幾十億刀,其投資標的有明確的限制(股票/債券,不以投機為目的的衍生品)。最優秀的公司的典型收益率能到6%-7%,對應風險…不大不小。幾乎可隨時變現,但每年都需要交資本利得稅。死後的賬面餘額算作遺產的一部分,計算遺產稅。

於是,在美國,permanent life insurance主要就是三個功能:1,如同term life,年輕時hedge意外掛掉的風險;2,利用「現金價值」做臨時資金融通和退休金補充,類似一個幾乎零風險,但收益被限制在5%的401k;3,遺產規劃:免稅留給後代/家族一大筆錢。

Permanent life insurance絕對是個好東西,但在美國,依然是個大坑,主要原因是公司和從業人員素質太參差不齊(貌似情況與國內類似)。

perm life和mutual fund是徹底的兩種「生物」,滿足的也完全是不同的財務需求。投資mutual fund是為了在更高風險下追求高收益和高流動性,perm life卻是為了在低流動性下保證高收益和幾乎無風險。Perm life最大的優勢是能讓你的資金進入幾千億的險金池中運作,已達到甚至5以上的sharpe ratio;而不是如mutual fund一般,讓你的資金進入頂多幾十億規模的投資池,來維持最高1.X的sharpe ratio。

03

各種金融市場投資。這裡指的是沒有任何稅收安排和流動性限制的金融投資,如自己炒股、投資mutual fund,通過money manager開設管理investment account等等。

有關自己炒股,怎麼說呢…個人態度始終是不建議幾乎100%的中產階級碰個股,除非你僅是炒的玩兒而已,或者你自己真的有bulge bracket或美國各大buy-side們的research and trading power。

有關炒股,有兩套很經典的說法:

1),S&P 500在近20多年裡的平均回報是8%多一點點,但波動如過山車一般。而在這漫長的5000個交易日里,去掉其中最好的20個交易日,這個數字就變成4%左右了;再去掉20個,就是2%不到了;再去掉20個,直接變負數。

2),我們聽到了太多的「一年翻幾倍」的例子,但首先,那些更多的「一年虧到底」的人,是不會四處宣揚的,於是市面上只有「一年翻幾番」的傳奇故事;其次,機構完全能做到高槓桿下幾天就翻N倍,但是沒有用。美國最激進的大機構,也無法保證高於10%的風險可控trading回報。而如果一個人真的能保證,不用「一年翻幾倍」,而僅是「每年增長20%以上」,那麼他就是巴菲特,伯克希爾哈撒韋很快就能是他的了 — 要知道,巴菲特可不只是玩兒股票債券,人家可是動不動就買下整個一個公司作為子公司來玩兒的。

所以,如果你就是特別喜歡炒股,特別自信自己是股神,也是沒關係的事兒。我更相信統計事實,也只會基於統計事實去說話。而對於個案的個體能力和喜好,我沒有能力了解,也沒興趣了解。對於這樣的有自信的朋友,我只會真心祝福他們一路好運。

有關mutual fund,沒什麼太多可說的,全美靠譜的公司也就那麼10來家左右。隨便找一家,做個風險測試,把錢放裡面就是了。這適合閑散資金量在幾萬刀至幾十萬刀級別的投資。通常有front-load fee或back-load fee,視風格而定,有高有低。

而具體的fund選擇,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於是,私信求別問)。好比說,如果你的資金量就幾萬刀,喜歡高收益,同時對高風險引起的低流動性(好比,不急著用錢,於是這兩年大盤跌得很慘,你也不在乎,因為過幾年總能漲回來)表示不以為然的話,那麼直接找最大的那三家fund,隨便搞個大盤ETF就挺好。而如果你對風險極其敏感,或者,對流動性要求很高,那自然就不能持有重股票的大盤ETF裸奔。總之,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而永遠是一個收益、風險、流動性的個人喜好均衡。

但在單一fund級別,個人確實也如不少朋友一般,更認可Bogle的那套理念:通過high trading來試圖進行fund內部個股/個債(而不是asset classes)的rebalance,哪怕模型正確,friction也會把並不能保證的收益或風險的好處統統淹沒。如果想降低一個被動fund的風險,少股多債就是了。

如果可投資資產達到了幾十萬刀,上不封頂,單一mutual fund對應的風險就無從hedge了,就可以考慮找一個美國大買方或者賣方下的wealth management(或private bank)開設一個discretionary investment account。設定好你的風險喜好和收益期待,然後就不用管了。在這一層面,money manager(其實是一個超級大團隊)會一低頻做rebalance,但這種rebalance就已經不是個股/個債層面的事情了,而是在以下的四個層面上:1,行業;2,資產類別;3,基金公司;4,全美最優秀的基金經理。

背後的邏輯,其實異常簡單:一個行業/資產類別/優秀的基金經理,如果超平均表現了幾年,就應該「賣掉」它們了,而轉配給那些連續低於平均表現好幾年的行業/資產類別/優秀的基金經理。(其中,「基金經理」略微妙,因為一個基金經理如果連續幾年表現糟糕,有可能並不是TA的正常波動,而是TA發生了一些人生/心情變故 — 是的,我們真的會研究這群人的私生活!)

這些investment account的「壞處」在於每年的管理費,好處在於這些大機構會利用自己的buying power去給你配置你個人根本拿不到的投資品,如首發的municipal bond,甚至是66刀一股的阿里巴巴,或者以更低的front load fee去給你組mutual fund的portfolio。總之,只要資金量足夠,你能得到的好處比那點兒管理費多得多。(好處往往並不是從「更高的收益」一側反映的,而更多的是從「更低的風險」來體現。)

這裡,買方和賣方的區別,如果有的話,可以簡單粗暴總結為,賣方(wall street那幫人)會更激進一些,fee也有可能略高,更適合「近期需要抓高增長然後變現」的目的。同時,最大的幾個賣方的入門門檻可能更高,如一千萬美金;買方會相對保守一些,fee也有可能略低,入門門檻也基本是幾十萬起也OK,更適合「把錢放那兒就懶得管了」的目的。雖然我對賣方那種bling bling的風格始終並不太以為然(如從新澤西往曼哈頓看,那座金色的大樓始終燈火輝煌 — 你看到了fame,我看到的卻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cost — 這是在燒你的錢~),但依然,不論是哪一方,只要是排的上名號,都非常靠譜,其從業人員也是我認識的最靠譜的一群人。

————————————————————-
總之,但凡涉及「投資」,比「收益」本身更重要的事情,永遠是「風險」。於是,建議在看收益之前,起碼要了解一下其對應的「單位風險收益」。

一個典型的例子,即國內這些年風起雲湧的所謂「P2P」。在當下銀行利率非市場化的大環境下,銀行只給不需要貸款的企業放貸款的大環境下,其存在或許有些許合理性。但是,投資者要非常清楚地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你清楚地知道SP500的長期回報是8%-10%,同時你也能清楚地知道這對應的標準差是「百分之十幾」,於是,你可以做出符合你喜好的理性選擇 — 在承擔清楚的風險的同時,享受對應的收益;但對於P2P這種東西,你只知道一個對你並不透明的「利益鏈條」人為給你的收益是好比10%,但你根本無法了解其背後對應的風險是什麼級別 — 沒人知道,因為沒有數據,更沒有統計。於是,不管你的決策是如何的,投資結果是如何的,其性質都是「感性」的,即,這是在賭博而已。

04

這個話題其實在上一個部分,即50k-100k收入範圍,就應該提及:子女教育。這部分很簡單:如果你想讓你的子女在本科前上私立,想讓你的子女上最好的本科,那麼教育支出會非常貴,貴到吐血。隨便比較一下中美兩國就知道了:在中國,最優秀的幾所大學的非特殊院系,每年的學費不到1000美金,四年下來只有3000多美金。同樣級別的大學,在美國對應的數字是四年20-30萬美金。且,正常美國人,起碼會生2-3個孩子…我之前跟老美說,當年我媽兩個月的正常薪水,就足夠讓我在中國最好的高校讀四年書了,結果老美們都以為我媽是大貪官,你感受一下…

解決方法也沒啥,思路類似於401k:給你稅收優惠,但只能用於教育,否則要罰款云云。各州政府都有類似的計劃,由各個私營公司運營。關鍵詞:529 plan;Coverdell,等等,自行google就好。

05

如果已經是「小富」了,或預計會留下很大一筆徵稅遺產(好比有大概上千萬刀以上的資產),可以儘早設立不可撤銷信託(trust)來規避遺產稅。
0

06

個人覺得,如果人在美國,然後個人/家庭收入已經在100k-200k甚至更高的級別了,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必要的內容(各項保險,養老,子女教育)之外,相比於成天琢磨著怎麼省下更多錢來做投資,更好的理財方式其實是「享受生活」。喜歡大房子,那就買個大房子;喜歡好車,10萬美金就能全款買一輛BMW M6或Nissan GTR R36;喜歡出海釣魚曬太陽,10萬刀也能弄個還不錯的小遊艇;喜歡高爾夫,全國打到吐血;再有就是全球各處旅遊種種。

畢竟兩國發展階段不一樣,而最大的區別並不在於「維持生計」層面,而是在於「小富」之後的生活質量:國內諸多概念上「巨富」才能進行的奢侈娛樂活動,在美國,「上層中產階級」和「小富」們就可以以白菜價來更高質量地體會了,何樂而不為?

很多時候真的需要去靜下來想一想: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
說到這兒,可能有些人已經坐不住了:房產投資你打算什麼時候說啊?!

OK,這就說。

我並不明白為何我國同胞是如此熱愛房產。是因為「看得見摸得著」的踏實感?還是因為小農意識的傳承?還是僅是把我國前十多年的一線城市房地產經驗不加甄別地就複製到了美國?

簡單說吧:在美國,民用房地產(而不是商業地產)的綜合價值增長率,幾乎跟平均通貨膨脹差不多,即2.5%-3%。而對應S&P500,這個數字是8%。且,民用房地產的波動,一點兒也不比股市大盤小;且,波動周期可能要長得多,即你若處於谷底,可能很多年都無法漲回來;且,持有成本很高 — 房產稅;且,你作為個人,並無法投資美國房地產「大盤」,而僅能夠購買一至幾處房產,其個體對應的風險比大盤更大。

這相當於什麼?相當於你把大量的資金(幾十萬至上百萬),凍結在了一個「個股」上(單一房產,流動性很差),僅享受了通貨膨脹率一般的收益,還要承擔一點兒也不低的風險,以及永遠跑不了的摩擦(房產稅)。這是圖什麼?

有些人說了,加州某些地方的房子在瘋漲。嗯,是,瘋漲,但這就跟你買了一塊玉一樣:市場在瘋漲,是因為有人追捧;但只有你賣出去,收益才能實現。但你若覺得還有瘋漲空間,怎麼可能捨得賣?於是你動了賣的心思,自然就是覺得瘋漲得過頭了。而如果你這麼覺得,很可能大家早就這麼覺得了,於是大家都想賣。大家都想賣,誰又來買呢?沒人買,都想賣,結果可想而知。

更「可笑」的是,房地產對應的所謂「瘋漲」,才是個什麼級別?一年翻一倍,人們就激動得不得了了。可在美國金融市場上,找一個幾天翻一倍的個股,分分鐘的事兒。你既然如此喜歡「瘋漲」的感覺,為何不玩兒得徹底點兒,直接去炒個股呢?個股流動性還高呢。

還有些人說,投資房產是為了出租,算上租金,收益還是不錯的。首先,你要能租出去;其次,你要不怕那個麻煩,除非你花10%-15%的代價去雇物業替你管理;最後,美國常年租售比平均在20倍至50倍左右,對應的無摩擦回報也就2%-5%,算上value上漲,綜合也就5%-8%。然後扣了房產稅,扣了修修補補或物業管理費,扣了空租,就算不考慮你房產value本身的巨大不確定性,還剩下多少了?

結論

在美國,房產投資僅對兩類人有意義:1,真正搞商業房地產投資開發和運營的投資方;2,巨富。除此之外,對於中產階級,房產就是妥妥的消費品。即,你想要提升生活質量,才應該考慮去買一個更好的房子,或買幾處房子。而如果僅是想要投資,請牢記:

美國是一個建立在金融市場上的國家。

於是,哪怕你就是對投資房地產感興趣,也應該去選擇放一部分資金在REIT里(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而不是自己賭著身家去趟渾水。

事實上,美國政府始終都在用你能想到的各種工具,限制人們把大量資產凍結在房地產這個蓄水池裡。而作為一個發達的經濟體,更是在全力避免大批民眾可以通過收租金來過上理想的生活。(美國政府的畫外音:別賴在家裡,都給老子工作去!創新去!實現美國夢去!)。這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發達的經濟體,特別是美國這個可以全球印錢的經濟體,最擔心不是通貨膨脹,而是資金運轉不良,民眾統統躺在old money上過沒有追求的日子,以及結構性喪失social mobility。

總結:
1,下層中產階級:用各種保險來「兜底」/ 401k-403b-IRA/ 員工股票-期權購買/ 開始為子女教育存錢/ 買個不錯的房子。

2,上層中產階級/小富:用各種保險來「兜底」/ 升級醫保/ 401k-403b-IRA放滿/ 員工股票-期權購買/ 子女教育基金/ 買個很棒的房子/ mutual fund/ permanent life insurance/ wealth management – investment account/ 多花錢來享受生活/ 投資個業餘的小生意。

3,「富豪」:各種全方位的全面保險/ permanent life insurance/ wealth management – investment account/ 不可撤銷信託/ taxation planning/ 實業和商業地產投資/ 子女教育投資/ 各種花錢來享受生活/ 政治獻金/ 慈善。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美國保險 作者 Francis Fan ,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編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