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在美国留学的6年,年轻的宋庆龄如何跨越大洋两岸?

宋庆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女性,她的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的贡献,而这一切从她年轻时期赴美留学的时候,就打下了根基。

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1月,宋庆龄在上海出生,她的父亲宋耀如是一位开明人士,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她的教育也非常关心,7岁时就送她到上海中西女塾读书,这时同时代大多数女性没有的机会。

在美国留学的6年,年轻的宋庆龄如何跨越大洋两岸?

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5岁的宋庆龄在清政府驻美留学生监督处任职的姨父温秉忠的帮助下,踏上了到美国留学的旅程,而这也是父亲宋耀如对她的学业安排。

宋庆龄到达美国后,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一年后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宋庆龄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期间非常活跃,经常参加活动,校刊中对她的学习生活有简略描述:“1912—1913年,校刊《威斯里安》文学编辑;舞蹈戏剧社社员;哈里斯文学社通讯干事”。

宋庆龄在校刊《威斯里安》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其中,在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发表的《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一文中,她提出,中国人出国留学就应该“把一切有价值的、好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带回国去“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几个月后,宋庆龄心潮澎湃地写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热情地欢呼道:“这一非常光辉的业绩意味着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压迫导致了这场奇妙的革命……”,她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我们坚信,中国人能够明智地、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还认为“革命已给中国带来了自由和平等”,接下来应该有更远的目标:“博爱是人类尚未实现的理想……”、“缺少了兄弟情谊,自由就没有牢靠的基础;在人们还没有彼此以兄弟相待之前,真正的平等也只不过是梦想”。

在美国留学的6年,年轻的宋庆龄如何跨越大洋两岸?

宋庆龄甚至乐观地写道:“指出通向博爱之路的任务可能就落在中国这个最古老的国家身上……拿破仑·波拿巴说过,‘一旦中国动了起来,她将推动整个世界。’……多少世纪以来,中国人一直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以它众多的人口和对和平的热爱……必将推动那个人道主义运动,即实现世界和平,使权利无需依靠军队和‘无畏’战舰作后盾”。

而在《现代中国女性》一文中,宋庆龄对女性的重要性也非常清醒:“要使人类的一半提高起来是不可能的,除非同时把另外一半也提高起来”,她预言:“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女性将“在各方面都比得上男性”,她对改变妇女现状也提出了自己的口号:“要妇女的权利,但不要男人那种好勇斗狠。”

在美国留学的6年,年轻的宋庆龄如何跨越大洋两岸?

在《阿妈》一文中,宋庆龄对家中一位“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的女仆进行了描写,赞扬“她很会说话,随便什么事都做得很成功”,字里行间透露着平等的气息。

1913年,宋庆龄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她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回国的游轮,开始了“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奋斗生涯。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悦史君,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编

关注北美生活网,即时收取北美华人相关的各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生活资讯和实用信息。帮助你了解海外华人社区的各种新闻、活动,提供一个与其他同城华人随时无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