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新冠病毒源於自然
新冠病毒起源一直備受爭議。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發表博客文章,援引并力挺了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對比幾種冠狀病毒(包括引起新冠病毒)的公開基因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該病毒是自然產生的。
大陸央視網報道,文章開篇寫到:「不懷好意的人提出,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是由實驗室設計完成的,而後故意被釋放出來,使世界各地的人民染病。幸運的是,一項最新研究證明該病毒是自然產生的,從而以科學證據打破了這種說法。」柯林斯在博客中重點指出了加州拉霍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一個發現:SARS-CoV-2(新冠病毒)大概率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來進化出感染人類的能力,人類現有的水平造不出那麼異於模型的刺突蛋白。」
23日,在上海市長寧區的「集中留驗點」,非重點國家(地區)入境人員接受核酸檢測。(圖片來源:中新社)
而對於病毒來源,柯林斯提出兩種構想:第一種構想是,隨著新冠病毒在其天然宿主(可能是蝙蝠或穿山甲)中不斷進化,其刺突蛋白也隨之發生突變,以此來結合與人體中與ACE2蛋白結構相似的分子並感染人體細胞。第二種是新冠病毒在獲得能夠引發人類疾病的能力之前,就已經從動物進入到人類。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逐步進化之後,它們最終獲得了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並可以導致嚴重疾病。
北京《健康時報》報道,悉尼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醫學科學學院愛德華·霍爾姆斯教授和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永振教授27日聯合在《細胞》雜誌上發表指出:「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上採集的『環境樣本』的基因組序列現已被獲取,據進化分析顯示,它們與從武漢最早的病人身上採集的病毒非常接近」。但霍爾姆斯教授和張永振教授同時指出,由於「並非所有的早期案例都與該市場有關,因此病毒源頭可能比最初猜測的更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