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重開 再無可失的華埠商家苦尋重生之路
在前摩根士丹利保險分析師鄧偉(Wilson Tang)接管擁有百年歷史的紐約華埠餐廳南華茶室10年後,他又回到了創業模式。
隨著紐約市從新冠病毒封鎖中慢慢恢復,鄧偉所在的華埠也正在從崩潰的業務中痛苦地復甦。華埠的商業從1月份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早期傳播開始就一蹶不振。42歲的鄧偉幾乎不記得紐約有過更艱難的時期,即使在華爾街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時期也沒有如此嚴重。
在停業2個月後,南華茶室於5月17日重新營業,鄧偉就一直在駕駛他的轎車向附近的公寓樓交付飯盒,他為租戶組織提供了大量的訂單。他還會在早晨驅車10英里從布魯克林的班森賀接送員工,由於感染風險,員工們對乘地鐵保持警惕。
在一整天的工作之後,他再次將他們送回家。
與曼哈頓大部分地區一樣,華埠依賴遊客和高收入專業人士的經濟基礎在大流行期間蕩然無存。因為這座城市才剛剛開放,到訪的遊客人數並不多,也很少有白領前往市區通勤。總體而言,對華埠的影響似乎要比對島上許多熱門地區的影響要大。
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截至6月5日當周,社區近300家餐廳中只有46%重新營業。商業軟體提供商Womply的數據顯示,整個紐約市的這一比例為63%。
國寶銀行創始人兼董事長孫啟誠表示,該行在大流行高峰時收到了創紀錄水平的住房貸款延期支付申請,儘管他解釋道,這部分原因是人們最初誤解了紐約的90天抵押貸款減免令。他仍希望大多數人最終能全額償還抵押貸款的利息,因為華裔借款人往往有更多的儲蓄。
這場流行病無情地暴露了紐約華埠的長期問題:家庭商業面臨接班人挑戰,因語言問題無法在其他地方生活的老齡化人口,在全世界最昂貴的城市對低利潤商業的依賴。
紐約珠寶商交易所地處的大樓的總經理迪馬斯·瓦爾加斯(Dimas Vargas)表示,約有55%的租戶仍然無法支付房租,並且對其未來處於觀望狀態。
他指著商店裡實時監控攝像頭圖像的電視面板。「您看到任何顧客嗎?」他說,「我能感受到他們。」
去年8月開業的餐館素之家的老闆王忠義還沒有決定何時重新營業,大流行期間租金和存貨的浪費已經造成了他超過5萬元的損失。
「我們今天走在街上,看看哪些餐館開了,以及有多大程度上的恢復。」他說,「看起來大多數人都是當地人,而不是遊客。當地人看起來好像只是匆忙買完東西,然後回家。」
可以肯定的是,華埠有重塑自己的歷史。自19世紀以來,這裡曾是服裝中心、運輸樞紐和食品批發區。現在,由於旅遊業不可能在數年內完全恢復,因此一些企業看到了現代化的機會——建立網站、接受Venmo付款並向華埠以外的客戶提供服務等簡單的事情。
勿街46號美食店26歲的經理特里克·莫(Patrick Mock)表,他正在嘗試一些他的長輩通常不願意採取的措施:他與非盈利組織合作,探索禮品卡系統,並為遊民和老年人提供免費餐點。
「我們已經再無可失。」他說,「然後,你將以此為契機嘗試以前從未嘗試過的所有方法,直到有效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