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據美國《聖路易斯郵報》9日消息,密蘇里州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中方代表劉強(Qiang 「David」 Liu)當地時間周二(6日)在被警方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搜查其住所後死亡。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聖路易斯郵報》報道截圖

報道說,該校發言人里克·洛克威爾(Rick Rockwell)周五(9日)在一份電子郵件中表示,校方於周三(7日)從警方處得知劉死亡的消息。據報道,自2019年1月以來,劉強一直擔任北京語言大學在該孔子學院的代表。

根據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官網介紹,該孔子學院由韋伯斯特大學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創建。《聖路易斯郵報》報道稱,北京語言大學的管理人員並未立即回復9日請求置評的有關電子郵件。

另據《韋伯斯特大學日報》(Webster Journal)10日報道,當天上午,韋伯斯特大學領導層還就劉強去世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提到,學校將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有任何證據證明與此事件有關的學校社區成員受到傷害。學校對劉先生去世的消息以及周五晚有關劉先生的新聞報道感到難過。但是,隨著事情的發展,將繼續致力於支持大學社區成員。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韋伯斯特大學日報》報道截圖

10月11日,北京語言大學在其官網上做出回應,對劉強老師的不幸離世表示震驚和悲痛,並說明劉強是該校外國語學部教師,2019年1月作為中方院長赴美國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工作。北京語言大學目前正與中國駐美芝加哥總領館和韋伯斯特大學保持密切溝通,安排人員赴美,共同敦促美國警方儘快告知調查結果。同時校方請求大眾不要聽信及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受阻的孔子學院

2002年,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成立,開始負責籌辦孔子學院。辦學的宗旨是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了解,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係,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為構建和諧世界貢獻力量。

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中心獨立運營不同,孔子學院由中國出錢、出人、出力,下設在國外的大學和研究院內,外國人在孔子學院里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不需要繳納學費。

這種模式讓孔子學院以全球各大院校為依託載體,短時間內就全面鋪開。截至2018年12月,中國已在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學員總數達187萬人。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但是近來,世界多所大學陸續中斷與孔子學院的合作。今年4月份,瑞典關閉最後一所孔子學院,成為第一個徹底關閉孔子學院的歐洲國家。根據資料顯示,從2014年開始,美國各州已經陸續關閉了60家孔子學院,包括開設了北美第一家孔子學院的馬里蘭大學。

是什麼讓孔子學院變得阻力重重的呢?

首先是歐美等國家長期以來對中國存在著偏見,並且在近年來逐漸惡化。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10月份發布的對四大洲14,276名居民進行的調查發現,平均有73%的受訪者都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這一數字較去年上升了兩位數百分點,也是該調查開始以來中國得分最差的一次。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圖源《華爾街日報》)

其次是孔子學院的官方背景,很多人對中國設在海外的孔子學院持有疑慮。

2005年開設的瑞典也是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斯德哥爾摩大學孔子學院在2015年關閉。學校副校長維丁(Astrid Soderbergh Widding)解釋關閉孔子學院的理由時說,「總體而言,在一所大學的框架內建立由另外一個國家出資的學院是備受質疑的行為」。

美國政府也多次指控,孔子學院是宣傳工具。今年8月份,美國國務院宣布將位於華盛頓的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總部指定為外交使團,限制其在美進行官方活動,並稱這樣定性有助於全美教育管理者決定是否繼續與這些項目保持合作關係。

上個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更是指控孔子學院在美國校園招募「間諜和合作者」。他希望美國大學校園內的孔子學院能在今年年底前全數關閉。「我認為大家會看清楚與他們有關連的風險,」蓬佩奧在Fox Business Network接受訪問時說。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第三是合作的大學也擔心自己的學術自由和利益受損。

2009年芝加哥大學設立孔子學院時,就遭到該校174名教授聯名反對,理由是擔心大學的學術自由會受到影響。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和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於201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提到,合同中有兩項條款:一項禁止這些孔子學院從事任何違反中國法律的活動,另一項則要求授權合同保持機密,使得學術界難以進行監督。

2018年8月,美國通過了《2019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一項條款規定,接受國防部資助的機構不得開辦孔子學院。這項法案迫使美國學校在保留孔子學院、和接受美國國防部語言項目資助之間做出選擇。該法案通過後,22所美國學校關閉了孔子學院,12所學校表示需要遵守該法案。

艱難的文化輸出

導致孔子學院在頻遭刁難、舉步維艱的罪魁禍首雖然表面上看是這些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摩擦事件,但是實質上是中國文化輸出的受阻。

以美國為例,根據漢辦的官方數據,每所孔子學院建設費用要50萬美元,每個孔子課堂6萬美元,中外投資原則上各半,學院和課堂建成後還需要運營經費,漢辦會為每所孔子學院提供5到1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此外還要提供免費教材,支付專職教職工和外派志願者的工資、福利、交通等的費用,如果再算上給孔子學院所在學校各種專項經費資助的話,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孔子學院的投入超過10億美元。

但我們只是通過孔子學院把文化送出去了,卻沒有真正的讓中國文化走進去。

很多孔子學院推廣的,大都是中國的古代文化,你不能指望一個連本國年輕人都很遙遠的東西還能讓別國人民接受,更不可能讓外國人從這裡面了解到現代中國的進步與發展。

拿日本和韓國來說,它們從未大張旗鼓地在全球各地開辦日語、韓語課堂,但全球各地學習這兩門語言且願意去這兩個國家深造甚至生活的人日益增多。提起日本,我們就會想到動漫、遊戲,然後由這些了解到櫻花、和服以及科技;提起韓國,我們會想起的就是時尚、電視劇,然後由這些了解到整容、美妝甚至泡菜。這就是文化傳播成功的一個典型例子。

雖然中美體制不同,但文化是普世的,對於美、對於善、對於自由,大家都能相互理解文化差異之間共同的東西。比如,就像前段時間在外網上引發千萬關注的李子柒,這何嘗不是很好的文化輸出範例。

風口浪尖上的孔子學院,一名美國大學中國院長在FBI調查期間死亡

用編織毛衣、製作口紅紙、醃制臘肉……在李子柒的視頻內容中,散發著濃濃的中國的味道。她在YouTube上的訂閱數超千萬。央視也曾高度稱讚李子柒:「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卻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文化本來不需要傳播,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輸出也不應該是「灌輸」,而應該是潛移默化。強勢的、有政治姿態的文化輸入,很容易讓外國人誤以為是「文化入侵」,而進行抵制。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交流」,而不是「宣傳」。

2020年7月,漢辦更名為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不再負責孔子學院品牌和機構運行。孔子學院品牌將由多家高校、企業等發起成立的民間公益組織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全面負責運行。

減少政府涉入也許是嘗試解決中國文化受阻的第一步。在文化輸出上,我們仍有很長的路需要探索。

只有隨著文化逐漸被世界所接受,中國才會在外國人的視野中漸漸由模糊變得清晰,化解敵對,從誤解變成理解甚至嚮往。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聖地呀GO,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