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在美国被罚6亿刀的药物,在中国依然畅销...

止痛药,是很多人日常生活里常备的药物。

胃疼、牙疼、姨妈疼、一颗就能救人于水火之中。

其实,除了日常吃的非处方止痛药外,还有一种止痛药是专门用于减缓重症病人的疼痛。

尤其对于癌症晚期病人来说,这种强效止痛药不亚于是救命的宝贝。

但近些年来,这种救命,让人摆脱痛苦的药,却因为滥用而成了又一道可怖的索命符……

在美国被罚6亿刀的药物,在中国依然畅销...

什么是处方止痛药?

是从罂粟中提取生物碱,加上人工半合成的麻醉、镇痛性药物,在医学上被称为阿片类止痛药,像大家熟知的吗啡、杜冷丁、美沙酮就是这种类型。

阿片类止痛药,虽然能在一时缓解病人的痛苦,但因为药效短暂,且极易上瘾,很长时间里都是只允许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前服用的处方药。

1996年,一种名叫“奥施康定”的止痛药横空出世。

据药厂的宣传,这种新药采用了一种双释控技术,具有缓释作用:

服药的当下释放38%的药效,余下62%在接下来几小时内逐渐放出,也就是说患者不会有反复服用然后上瘾的问题!

奥施康定(幕后大boss是萨克勒家族)旗下药厂生产。

靠着卖药,萨克勒家族狂赚140亿美元不止,跃升成为全美第16富家族。

80年代末,萨克勒家族旗下药厂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药物缓释技术,实验推论。

这项技术可以用在一种名叫氧可酮的镇定剂上,将药效可以达到12小时,是其他普通止痛药止痛时间的两倍!

虽然之后一系列临床试验,都无法表明药效真的能持续12小时,但公司无视了这一结果,仍要声称“药效能持续12小时”,将这种新药命名为:奥施康定。

1995年, 药监机构批准了这项专利,奥施康定取得了上市销售的资格。

拿到专利后,医药公司立刻开始全方面的药品营销。

他们先是投入了2亿美元为奥施康定打广告,努力提高它在消费者间的认知度。

他们在广告中回避了“药效12小时”的确凿说法,而是用一些含糊的意象误导观众:

两只药物量杯,分别写着“早八点“和”晚八点”,上方大字“24小时缓解疼痛的轻松方式”,很容易让人以为,一片药能达到12小时的效果。

由于高剂量比低剂量的利润更高。

所以当医生反映药效短,销售代表会劝医生加大剂量,服一次药10mg不够,就20mg,还是不行,最大可达到一次40mg……

就这样,这款新药的销售额很快超过了以往的止痛药,到了2010年,年销售额稳定在30亿美元。

有人发现问题变得严重了:他们服药的间隔越来越短,原本宣称的12小时变成8小时、6小时。

在这停药的间歇,有不少人全身疼痛、恶心、焦虑,疯狂寻找药物……那感觉和吸毒差不多。

有人疼痛难忍,寻求医生,医生只能加大剂量,由一次服用5mg,增加到20、30、40mg。

更可怕的是,如果将这种止痛药磨碎,通过鼻子吸入或注射,会找到吸毒的快感!

美国出现了不少因为服用过量止痛药的家长,high到失去意识,在路上昏迷,完全不管不顾车里的孩子……

2016年,亚利桑那州一个疯女人,因为过量服用奥施康定,对着某位司机疯狂开枪,导致受害人撞向其他车辆,差点造成连环杀人案……

不是说一天只需两片吗?不是说不上瘾吗?

很多人发现了这一骗局,这个医药公司每年要处理各种投诉、控告案件。

在2007年,他们承认了虚假营销的事实,并付出6.35亿美元的赔偿。

在美国被罚6亿刀的药物,在中国依然畅销...

就在2018年1月,纽约市长白思豪再次声称,决心继续打击这些药业巨头。

在美国被罚6亿刀的药物,在中国依然畅销...

2010年以来,美国本土的奥施康定处方减少了40%,也就意味着药厂已经损失了数十亿的收入。

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们大力开发亚洲、非洲、拉美洲等地的市场。(在中国,这种阿片类止痛药仍然在广泛使用中。)

在美国被罚6亿刀的药物,在中国依然畅销...

图为:中国某引进奥施康定的医药公司网站

这些制药巨头,在海外大力推广这款备受争议的止痛药,为病人缓解痛苦是表象,把巨额利润揣进口袋才是真。

所有人都知道,无论他们说什么,真实情况都不会改变,相同的戏码还会重新上演一遍。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网络整理编辑,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