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在美国 这样回信息不OK...

据今日美国报道 当今数字时代,所有人每天都免不了发信息打电话,各种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更是让沟通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不过,沟通方便了,也就意味着你我更容易无意中违反一些新时代的沟通准则,一不小心,就可能冒犯了别人。

当然了,每个人的“雷区”都不一样。比如,有人特别讨厌对方回自己一个“K”(也就是Okay的意思),在他们看来,谁能忙到连回一个“Got it”(即“知道了”)也没时间呢?

在美国 这样回信息不OK...

(还有人总结出一套如何对“K”表示愤怒的回复,如果你不怕友尽,不妨一试。)

还有人深恶痛绝的是自己发条短信过去,对方却一个电话回过来,更有甚者,回的还是FaceTime等视频通话。他们认为,接电话、尤其是视频电话是要看场合的,问也不问就打来,太不礼貌了。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如果你很忙,就不要接电话,这总比接起来听到一半突然说“我很忙”的好。

“谁先发信息”也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有些人默认的规矩是:如果你睡着了没有回复对方,那第二天早上你就该先给人家发信息。

还有,如果你要请人家帮忙,有人认为,在说正事儿之前,你得先给对方发至少三条问好寒暄表示友好的内容。

在美国 这样回信息不OK...

现在要在任何通讯软件加一个人为好友很容易,但很多人也选择对不熟悉的人发的好友请求置之不理。一位网友说:“如果我没通过你的好友请求,不要在其他社交软件上来问我为什么,特别是在我都不认识你的情况下。”这也许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除了这些,人们还有各种各样的禁忌,例如:不要一口气发很多条信息;不要没头没脑只给人发一个“Hey”,加点儿什么内容。还有的规矩确实是新时代的产物,例如:打电话没人接,“哔”声之后也别留语音信息;不接电话,但挂断以后要给对方发一个“What’s up?(有什么事吗)”。

如今通讯软件如此普及,连说“生日快乐”“新年快乐”也不一定要再真的开口,发信息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事情。但随着人们不用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多,一些不能“说话”而产生的空白也需要相应的辅助工具来填补,emoji、动图等也就应运而生,而这些不成文的“潜规则”,也是一种方式。

以下是科技记者Dalvin Brown总结出的15条“潜规则”,当然,并不是每一条都必须遵守,这取决于和你聊天的对象是谁,在这个灵活的数字时代,一切都得看人。

1. 不要突然给别人打FaceTime或任何视频电话,如果你想视频,先发条短信或打个电话问是否方便。
2. 一个词的短信——比如“OK”或“LOL”——都是对话终结者,除非你不想再聊了,否则不要只回一个词。
3. 如果认识的人在社交网络上评论了你发的照片或视频,你应该回复人家。
4. 尽量用对方和你通讯的方式来回复,比如,如果别人给你发电子邮件,你也应该回电子邮件而不是打电话。
5. 不要给你自己在社交网络上发的东西点赞,因为别人会看到你给自己点赞,而且会觉得你很奇怪。
6. 不要要求别人点赞、评论、或分享你发的内容。
7. 不要过好几个小时才回复对方,还连一句解释都没有。
8. 打电话没人接,不是一定要留语音信息的。
9. 如果对方发信息问了你好几个问题,不要只回答其中一部分。
10. 不要在社交网络上连着发好几张照片,或是好几条没营养的内容。
11. 发信息说“生日快乐”或“圣诞快乐”是可以接受的,不一定要打电话。
12. 不要在群聊里对着一个人聊天,最好根本不要群聊,大多数情况下群聊都很烦人,内容也完全不需要群聊。
13. 如果你要告诉对方一个坏消息,尽量不要用发信息等即时通讯的方式。
14. 如果你没有得到对方回复,别生气,没什么大不了的。
15. 如果你有时间在社交网络上发东西,那就先回复别人的信息再说。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无法注明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娅认领(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作出单独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外新闻小编

关注亚特兰大华人生活网,即时收取美国亚特兰大市华人相关的各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生活资讯和实用信息。帮助你了解亚城华人社区的各种新闻、活动,提供一个与其他同城华人随时无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