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我在美国读博士:才发现美国高等教育如此残酷
先说结论,没有在美国读书之前,对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很深的偏见,你所认为的中美教育,其实只是你的幻想而已。
在去美国读研究生之前,我和许多国人一样,认为美国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和观念都“以人为本”,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一点也不痛苦,学生都有很多课外业余爱好。
总之一句话,他们是素质教育,我们是应试教育。美国人不爱学习,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到这里学习以后,发现以前感觉的完全是错的。
01 作业
美国的大学生学习刻苦程度是中国大学生根本不能比的。
比如,我在国内念本科时,不会的作业可以不做,大家只要努力了,做不出来没关系,第二天老师会在课上讲。
我开始还是拿这个观念去对待美国老师的作业。第一周,看完书已经晚上十点多,第二天要上这门课,我估计作业不做完也没事。
后来想到这是开学第一次作业,还是坚持把题做完了,这一写,就到了半夜两点半多。
结果第二天上课,老师真的把作业收了,亏了我把卷子都写完了,否则就傻眼了。
后来逐渐才明白原来美国作业是计成绩的,每次作业都会给你按照对错打分,记出成绩,最后和所有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一起算总成绩。
在中国,平时允许你犯错,允许你不会,你不会可以空着,听老师讲,最后考试时会做就可以。
但是在美国就不一样了,老师每周都会给你留一大堆作业,你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交上来,有不会的一定要在交作业的时间点前去问老师。不论什么原因没有交作业,都会被扣分,影响最终的总成绩。
02 成绩
来说说美国研究生科目的成绩是怎样算出来的。
比如“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第一次期中考试占20% ,第二次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20%,平时作业占40%。最后总成绩按照ABCD评分,90-100评A,80-90评B,70-80C,70以下不及格。
硕士研究生毕业成绩要求每学期平均分不能低于B,否则下学期就留校察看,再不行就被开除。
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的及格分数是平均80以上。
03 考试
在国内,大学本科以后,好像就很少期中考试(特别是文科)。期中成绩大多是老师以出勤率来计算,而且只占30%,期末考试才是大头。
所以,来美国之前,我一直有“文科专业不会有期中考试”的侥幸心理。结果上了第一周课,我就傻了:所有三门课都有期中考试,而且期中考试都不只一次,有的课是两次,有的课是三次,加上期末考试,基本上每个月每门课都会有一次考试。
这考试频率,我们在应试教育的中学感受过,不过那个叫做月考,或者小测,不计入最后成绩,因为最后要看你的高考和中考成绩。
而美国这个考试基本上是所有考试各占20%,作业占20%,没有轻重,而且所有的这些平时成绩最后折算成的总成绩会跟你一辈子,找工作时,有些用人单位会让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时成绩,因此你哪次都不能马虎,包括作业。
04 教育制度
来美国之前,我认为我只选了三门课,以国内的经验来说应该是很轻松,周五到周日三天没课,每周可以休息三天,生活应该很惬意。
可是一旦了解了上面所说美国大学教学制度后,就会发现每周都要写作业。老师上课基本上对你写作业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就讲他喜欢讲的部分,可你为了作业,要把所有书都看了,再把所有题都做了。
基本上,老师每次课都讲一章。一章的内容大概三四十页书,这三四十页的书是大书,比国内16开纸还大,英文小字密密麻麻,这样有的时候十几页的书都要看五六个小时。而每周,我要读三本这样的书,然后做三门作业!
粗略地算了一下,每周每门课上课看书时间要30个小时,写作业的时间要10小时,那么三门课一周学习就要用120小时。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一共就168小时。
你就会发现你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上课的一个同学发现我选了三门课很惊讶,说他学两门都快受不了了,我居然选三门。开始我们还不理解,现在明白了!
05 学习态度
说到美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程度,我不得不再说一下我们的认识误区。
来美国之前,我一直被美国的青春喜剧给误导,电影上演的都是他们怎么怎么不学习,怎么怎么调皮捣蛋,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学生也开始学习和模仿。
我不知道美国导演是不是故意的,虽然我问了美国人,他们说他们拍那样的电影只是表达了学生想拥有那样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美国的大学生活其实是这样的:
每个校园里,学生都背个书包匆匆去上课,图书馆里学生们都在很安静地上自习,图书馆的机房,学生们都在用来写作业。即便是等公车,也在看书。咖啡店里,美国学生要么在看书,要么用电脑写作业,非常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
我本来还带着掌上游戏机,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拿出来玩,有外放声音,突然发现大家都在看书学习,我很不好意思地又放回去了,突然觉得我在国内本来是很自觉学习的好学生,在这里怎么感觉自己成了“不思进取”的少年。
美国真实校园生活,整个就是一个中国理想中的“学霸”的聚集地。
06 所谓博士
“博士”这个词在国内,反正我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考上了,一般都能毕业。而在美国,“博士”这个词是很有影响力的,教授都是博士,在学校人们一般不会称呼他为某某教授,或者某某官衔,这些教授或者当官的,更喜欢人们叫他们某某博士,因为这个代表了荣誉。
我们微观经济学的助教就是个博士研究生,结果他上学期考试有C,被劝退了,现在正在我们城里的一个商场卖东西。
我不禁很感慨,一个博士研究生中途被开除,然后就只能去商场卖东西去了。
07 基础扎实
一个在纽约学金融的同学说:“也不知是老师有问题,还是我自己太笨没有领会老师的意思,那个题按照老师的意思要用excel算一千遍”。
当时我很感慨,美国的高等教育对人要求太高了,我来之前还在算我们学校和北京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当时觉得比北京大学高。但是现在,我有一种不管排名谁高,有本事就出来一起比一比的气势。确实在这种残酷的教育下我们学得非常扎实。
我有一个老师从美国硕士毕业回来,闲着无聊就去考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这个基本是我们经济管理领域的最高学府,多少人挤破脑袋去考它,竞争十分激烈,这个老师最后就背了背政治,别的什么也不复习然后就考上了。
我以前在人大经济论坛问过问题,被他们骂做不懂经济的人。现在我再去那里,有一个人不会做,我瞬间把全部数学推导给写了出来,后来没人敢说什么。而我问的问题,几个月都没有人回答。
我的中学教育很好,以至于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我仍然对高中的所有知识点记忆犹新,拿起数理化的题就会做。但是大学学的东西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只记了几个名词。
大学毕业时,我还抱怨大学没学什么东西,父亲还安慰我,大学学的是一种思维和方法,有了这种思维和方法就可以了。但是毕业后的工作,不是靠耍心眼,小聪明就可以成功的,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我们大学的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有几个能拿出真本领的?
08 教育成果
再说说美国这种教育下的成果。
如果说美国这种残酷的高等教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那大可不必去学习。我们学经济学,学得都是方程组组成的模型,然后用模型计算出结论。计量经济学靠统计量来估计模型的系数。
这个如果在中国多数企业中你要用这个,估计会被人嘲笑,骂成书呆子。我当时就想看看美国的真实生活中,到底用不用这么理论化的东西。
我因此专门问了美国学生,他们的回答令我们很吃惊。美国人几乎干什么都会用数学计算,比如你要开个超市或者快餐店,老板会找人去建立模型,然后按照模型去经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是最科学的,最优化的。
我问,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呢?美国学生说那基本上肯定是会破产的,因为感觉的东西靠不住,永远也不如数学计算的精确。而且他还说经营一个企业不用模型会破产,用错了模型,也会破产的。
这位美国同学说,日常生活里,他也会用模型来处理。
比如买汽车,他要根据当时的利率,油价,汽车的价钱和时间建立一套模型,算出当利率和油价多少时,他能接受的价格范围以达到最优选择(他还不是学经济学的,是学森林学和地理学的)。
当时我们听了都目瞪口呆,感觉美国人太强了。原来我们都以为美国人个个都是数学白痴,只有中国人数学最强,看来我们中国是只会计算不会运用的。
09 理论VS实践
我们中国人说的“理论和实际结合”,意思往往说的是“不要去用课本学的东西,因为那个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在社会上学本领吧”。到了美国,我才发现,不是课本的东西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你学的不精不会解决问题。
而在美国人看来,理论一定会指导实践的,他们如果发现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一定是理论不够完整和完善,所以他们会用更复杂的数学去完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美国的东西感觉那么难,因为他们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被迫把理论改造的很复杂,实践证明这样复杂的理论确实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比如,来美国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聪明,可是所有的电子产品的核心芯片都是美国公司或者日韩公司造的,中国自己为什么造不了?
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几乎全是国外的,中国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内存买来,焊到电路板上,然后组装上外壳就可以了。
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国的芯片厂赚取,我们要降价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润,降价空间很小,一旦外国厂商也把同类产品降价,那么我们的国产厂就没有取胜机会了。
我来到美国以后,感受了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又回顾了一下自己的高等教育,感觉这样的结果,太正常不过了。
10 监督和激励
在美国的学习使我感到,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要知道我是在全美排名100多名的学校,并不能算美国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学到的东西确实是实打实的。
我在国内本科的学校,也算是一省最好的大学,但是从中出来确实是什么也没有学到,你让我们讲讲什么经济规律,或者让我们的工科同学讲讲芯片怎么回事,基本都讲不出来。
总之,我们的高等教育缺少了监督鞭策和激励机制,而且对于学习的东西也并没有从难从严要求学生,导致反而没有中学阶段学生们学的好。
如果说我们的中学教育是在整个中国教育中最有效率的(但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对于应付选拔性考试),但是这个教育只是基本功训练,距离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还差很远。
所以基础教育再好,高等教育出现问题,我们的科技也上不去,科技上不去,经济也只能做一些最低层次的。
那么基于此,在美国留学期间,如何保持高效学习呢?海客范将为大家提供这七大建议,以供参考:
1.照顾好自己
求学生活是一段令人兴奋的时光,充满了体验新经历、结交新朋友和把握新机会的各方面经历。它也可能是漫长的、有挑战性的、有压力的,特别是当事情没有按计划进行或者没有达到你的期望的时候。无论你在学习什么,确保你的幸福始终是最重要的。
无论你多么努力地说服自己,没有健康和快乐,你就不能有效地学习。享受美好的时光,但也要准备好向你的朋友、家人和亲人求助。承认你的感觉,如果你需要额外的支持,早点伸出手。
2.控制好时间
当你开始异国求学的时候,你的学位年数就像是你面前无限延伸的时间。你会想,“我还有三年时间,为什么今天要急着去学习呢?”
从第一天开始,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与这种感觉作斗争,并认识到你在控制自己的时间。积极地选择如何消费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被动地随波逐流。
不要孤立地看待每一天,试着把求学想象成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天都是一个更大的整体。通过这样做,你可以开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习惯,不管这些习惯看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积累起来,从长远来看,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3.保持好良好的平衡,一周一周来
一旦你意识到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你可以开始把每周分成学习时间和自我时间(比如社交、放松或运动)。
从课间休息一小时,到你的课程表上有一整天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你可以采取自由形势度过。在学习和业余时间之间取得一个好的平衡,不要总是用一个或另一个填满你的时间。
严于律己,诚实面对自己:如果你已经在一周中有四个晚上没有工作,你真的能证明其他三个晚上也是合理的吗?你肯定能抽出几个小时来学习吧?
但反之亦然:如果你每天每小时都在学习,却不允许任何停机时间来充电,你很快就会筋疲力尽。如果你在那一周做了足够多的工作来证明你的放松是值得的,那就不要为花时间放松而感到内疚。
4.不要模糊界限
平衡你的学习时间和个人时间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按照你计划的方式实际使用时间,而不是浪费它们。如果你安排了一个上午来学习,那么就把手机收起来,关掉电脑上的提醒,专心高效地学习。
另一方面,如果你决定为自己腾出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定要关掉电脑,放松一下——不要一边看Netflix,一边心不在焉地浏览课本,让自己感觉像是在学习。像这样模糊界限是低效和令人沮丧的,因为你会一直觉得你没有真正实现任何东西。
5.和朋友一起学习,而不是独自学习
小组学习帮助你提前决定你要讲的话题,确保组内每个人都做了准备。然后轮流随机挑选一个话题,用图画、表格和大量的互动解释,为小组的其他人把这个话题分解。
相互倾听和尊重,提出问题,交换意见和资源,核实任何不确定性,确保每个人都理解每个主题。这比你总是一个人学习有趣多了,你会发现你学到了很多。
6.运动与健康饮食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如果你能抽出时间来燃烧一些卡路里,特别是在户外做一些有新鲜空气的事情,你会发现你的思维更敏捷,你的学习也更有活力。
同样,饮食要健康:求学期间是发掘你厨师灵魂的好时期,开始做一些新鲜、有益健康的饭菜,抵消深夜外卖和垃圾食品的影响。
7.短时间学习后休息一下
学生中有一种误解,认为你需要很长一段空闲时间来学习。根据这种观点,任何少于几个小时的事情都不值得把书拿出来。
这一想法并不正确:事实上,你可以在这里有效地学习一小时,在那里有效地学习20分钟,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的话。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安排这些小的学习时间:早上做15分钟的电子抽认卡,或者在晚饭前花半个小时快速浏览一下网上的多项选择题。你会发现,从长远来看,这些短暂的休息时间会逐渐增加,在扩展你的知识的同时,也为其他活动腾出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