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华人之光,发明N95华裔科学家再次出山,江湖还是他的!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N95口罩保护了全球无数前线医护与民众,发明这款技术的华裔科学家蔡秉燚(Peter Tsai)老骥伏枥,毅然告别退休生活,再次研发出安全消毒口罩的方法,协助解决口罩荒。

68岁的蔡秉燚1981年从台湾来到美国,主攻纺织制造和工程学,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曾经任教田纳西大学,至今拥有12项过滤技术专利。

1995年他发明N95口罩使用的静电熔喷布,让布料带上静电后,大大提升了口罩过滤细菌与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也因此得到专利。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N95口罩虽有良效,但供应极其短缺,本来已经退休两年的蔡秉燚,3月起收到国家实验室、民间企业和医疗界的大量电话,请求他重出江湖,设法提高N95口罩的生产速度,或者找出消毒方法,让医护人员能够重复使用口罩。

与家人居住在田纳西州诺克斯威尔(Knoxville)的蔡秉燚临危受命,在田州成立临时实验室,为了测试不同的消毒方法,几乎每日工作接近20小时。

而且这一次任务没有任何报酬,自己也毫不介意。

为了保持口罩的过滤功能,同时控制消毒成本,蔡秉燚尝试了煮沸、热蒸、烘烤、阳光下长时间暴晒等各种方法,最后在4月发表研究报告,证实干热消毒法效果最好,使用者可用158度的高温,把N95口罩消毒60分钟。

该研究结果获得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支持。

蔡秉燚再接再励,研究以其他物质替代静电熔喷布,以便民众能自制口罩,经过连串尝试后发现,汽车去油污纸巾(car shop towels)可以发挥作用。

而在加快口罩生产速度方面,能源部旗下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曾联络蔡秉燚,他参与研究后,实验室在短短数周内就达到目标,新技术每小时可生产9000个口罩所需的物料。

现在有关技术已分享给相关厂商。

橡树岭实验室的负责人西奥多(Merlin Theodore)盛赞,蔡秉燚无私地分享知识,而且随时提供帮忙,但一直拒收报酬。

对于自己能在疫情出一分力,他表示这是他人生中的美好回忆。

而这样无私的科学家是华人的骄傲,更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华人生活网,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