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無保險父母尋醫體驗 — 驚喜的何可東醫師診所
與許多第一代移民相似,我來美國讀書然後就業。也與許多獨生子女相似,我對留在中國的父母非常牽掛。有了綠卡之後,父母每年定期來半年探望。其他還好說,就是就醫成了難題。
想在國內買旅遊保險, 可是這類保險條件苛刻而且賠付杯水車薪。 想用緊急醫療服務,一來他們的情況達不上緊急狀態,不想浪費公共資源, 二來不願為他們以後的移民道路設置障礙。於是,醫療成了最掛心頭的難題。這個難題在我母親在自己家裡滑倒後成了緊急危機。知道醫療費用高昂,母親並不願意去看醫生。但四個星期後,仍然到處疼痛成了不得不就醫的就由。
於是我満世界尋找可能的醫生信息,尤其是那些接受無保險病人的醫生信息。
亞特蘭大華人眾多,也有一些華人醫生存在。在我瀏覽了幾十個搜索網頁並連續打了十多個電話之後,我最終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這個選擇基於以下條件:
1, 醫生的資質,經驗與專長。 一般來說,醫生資歷越深,專業水平至少不會太差。能在一個小眾市場(華人市場)生存本身就是一種成功。醫療是一個不斷學習與提升的職業,一定的執業時間是專業保障的最低要求。對於我母親來說,她非常擔心勒骨出現了裂痕或其他問題。骨科是最優的選擇。
2, 眾人的口碑。 選擇有良好口碑的醫生至關重要。醫生並不只是治療,理想的醫生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幫助與安慰對於年老病人同樣重要。良好口碑證明了醫生同樣注重病人的交流與心理。
3,初始診斷費用。醫生對於新病人初次醫療的諮詢問診費用。這個費用差異巨大,從50到150美金不等。 初診一般只是問詢,費用並不涉及後續治療。有些醫生也能對後續治療的費用有一個基本的報價,能對初次病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預期。
我選擇了何可東醫師在於他是我電話所有可能 醫生中的最優的。何醫生診所在亞特蘭大開業約二十年,從90年代中期就專攻骨科。他是亞城最早的一位出生大陸的骨科醫師。我在同城網站確實幾次看到關於他本人的良好評價。他的初始費用同樣是偏低的。電話過去預約,當天就可以就診。
遇見何醫師,第一印象是他很健談,主張心理與治療並重,中醫與西醫結合。得知他們並不打廣告,對於現在流行的自媒體與營銷並不熱衷,完全靠專業技能口碑相傳。在去之前,我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想法,一定要做X光才能確診。何醫師讓我母親做了一套診斷動作,認為肋骨並不需要治療,並以強力的論據說服我,照X光是不需要的。他主張不要過度診斷與醫療。 但同時,他又一再強調,精準診斷的關健性。至少,對於初始病人,他沒有把經濟效益顯著的放在病人的利益之上。
確認是組織受傷,何醫師主張用中醫的療法加速組織恢復,並詳細解說了醫療的功能與程序,對於病人的問題非常有效與充分的進行溝通。可以看出,何醫師對於老年人的心理有充分的把握,結合了中國的文化,起到了既治療又幫助的作用。 治療的時間不短,在整個療程中,他一直很有耐心的講解各種注意事項,並對可能的醫療預期進行了充分的的提點。在治療結束後,何醫師提供了兩種選擇,複診與自我康復,建議病人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同時強調,自我康復也是可行的,並不需要過度治療。
何醫師的報價非常有可支付性,這一點讓我更加驚喜。 對於探親父母的就診需要,他提供了滿意的服務,對於工作的子女來說,他提供了一個心靈平靜的途徑。在美國繁亂的生活中,有一個地方能提供服務兼顧治療,安慰與心靈的平靜,這個實在難得。
我祝願所有的探親父母都安康,所有工作繁忙的子女都心靈愉快 。只是如果偶有不測風雲,我的選擇或許可以提供一點共享,讓大家的生活能夠回到正常,並在可能的範圍內享有生活本身的安寧。何可東醫師的診所在亞特蘭大的Buford Hwy,地址可以自行搜!
************************************
何可東醫師簡介:1983年本科畢業於上海中醫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從事醫學臨床工作。為了拓寬自己的醫學之路,他決定自費留學美國,於1986年就讀於美國芝加哥羅斯福大學研究院生物系。畢業後,1989年又再就讀於亞特蘭大脊椎醫學院,於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通過聯邦政府以及州政府的執照考試,獲得由州政府、聯邦政府頒發的醫學執照,從此行醫助人至今將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