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一位華裔媽媽把美國兒子送進上海公立幼兒園,她發現 …

版權聲明:

作者 | ss愛小盧

來源 | 小花生網(ID:xiaohuasheng99)


花友@ss愛小盧對孩子的教育一直很迷茫,中式,西式?該給孩子選怎樣的教育道路?最近,有一本美國華裔媽媽的書給了她很多啟發,這位媽媽把孩子送到上海的公立幼兒園,用與眾不同的視角和研究探討了中西教育的優缺點,給大家指了這樣一個方向…

一位華裔媽媽把美國兒子送進上海公立幼兒園,她發現 ...

本文由@ss愛小盧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一直以來我的困惑:

中式教育好,還是西式教育好?

我到美國工作和學習快5年了,孩子在美國出生。我自己在國內接受了全部的典型的中國式教育,沒接受過美式教育。比照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出國之後,我時常對比我和身邊的美國同齡人,反思我和他們的不同在哪裡。下面這些,是我的教育經歷中不曾被教授或者是較少有機會接觸到的吧。

  • 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某個事情的看法和評價,我更喜歡去找到一個官方的說法,而不習慣自己去收集信息自己分析思考,喜歡有個權威讓我可以盲從。
  • 與人的溝通交流的能力。怎樣表達自己的需求,怎樣尋求幫助,怎樣適當的劃清界線不充當老好人,怎樣合作,怎樣組織等等,讀書時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鍛煉,也沒有人教授相應的技巧。
  • 有自己發自內心的熱愛。上學期間大概我的熱愛就是看電視了吧,看電視是難得的放鬆。實在沒有其他什麼東西是我發自內心喜愛的。工作了之後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才慢慢的找到一點愛好。
  • 平等和尊重人本身。國外的氛圍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相對有更多的寬容和接納。
  • 閱讀量大。剛來美國的時候,住在一對美國普通白人老夫妻的家裡,老頭和老太各有一牆的書和CD,精神生活十分豐富,飯桌上經常能看到翻開的讀了一半的書,是比我讀過的中文書(不算課本)還要多。
  • 比較幽默。不知道這是不是民族的差異,大概跟教育方式不太相關。

反思後,我會有一種無奈和迷茫:我知道這些東西很重要,想要學習卻不知道從何入手。其餘的方面,我覺得中國的教育其實還好了,我接受了全套的中式教育,在美國不也生存的好好的嗎?

每個父母都想給自己的孩子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教育,我從孩子出生那一刻甚至是從來到美國後,就一直在想這些問題:

  • 中美兩國的教育各自的優缺點是啥?
  • 異同在哪兒呢?
  • 這些差異是在幼兒園就已經開始了嗎?
  • 差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哪種教育更能適應將來的需求呢?
  • 認識了解到這些差異又對每個普通的父母有何參考和借鑒的地方呢?

因為兒子一直在美國長大,我沒有機會親身體驗國內的學齡前教育,也沒法嚴格的橫向比較,比較沒有發言權,只能回憶參考對比我自己的成長經歷,而我對於美國的教育體系還是比較陌生的,所以一直也沒有提煉和總結出什麼來,但是腦海中一直有這麼一個事兒。

最近有本書給了我一些幫助,這本書深深的抓住了我的心。書里講了一位二代美籍華裔媽媽在上海養混血兒子的故事,作者就是媽媽本人。

一位華裔媽媽把美國兒子送進上海公立幼兒園,她發現 ...

本書作者是Lenora Chu,書名叫Little Soldiers: An American Boy, a Chinese School, and the Global Race to Achieve 《小小士兵:一個美國男孩,一所中國學校,一場國際賽跑》

一位接受了全部美式教育的華裔二代媽媽親歷的中國式教育,她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她遇到的中美兩種教育思路的衝突和碰撞,她美國思維下對中國教育的思考和吐槽以及試圖尋求的解決之道不正是我也想要的嗎?我覺得這個寫作視角特別棒。

作者的文筆很棒,思考和調研也有深度,有點辛辣,點評到位,還吐得一手好槽,看得我有時笑死,尤其是我自己成長在中國環境下,對她的那些描寫很有體會,才明白我平時熟悉的日常生活,我熟悉的習俗和各種想當然,在一個外國人的眼中,有些事是那麼的不可思議和難以理解,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是為什麼。

Lenora本身的中國血統,使得她一直在試圖去理解中國人和中國文化,也是幫助我自己去更好滴看待和理解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看到最後作者的致謝,我又濕了眼眶,讀完想給作者Lenora Chu一個大大的擁抱,真摯地說一句「Thank you」。

這位華裔媽媽為什麼會寫這樣一本書

如果不是有了兒子Rainey,如果不是兒子在上海上了幼兒園,大概Lenora不會寫這樣一本書。

一個美國男孩在一所中國學校的經歷,學校和家庭教育理念的各種衝擊和碰撞,還有背後的思考與調研,是否能夠指導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和我們孩子這一代的年輕人們去迎接屬於他們的未來挑戰,應對那場最終要直面的全球競爭呢?

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支持我讀完這本書的動力。

本著不僅光吃雞蛋還要看看母雞怎麼樣的精神,首先介紹一下作者Lenora Chu其人。書的封頁上赫然印著虎媽蔡美兒的書評:

這本書第一頁就吸引了我,犀利,風趣,讓人震驚!是一本必讀書。

This book had me at page one! Whip smart, hilariously funny, and shocking. A must-read

這本書其實也是作者自己對自己內心教育焦慮的療愈,是一個華裔美國媽媽的眼中的當代中國教育,更難得的是這個媽媽還是一個記者和作家。

Lenora是美國出生的華裔,先後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曾經給財經雜誌寫稿,就職於諮詢公司,她的文章見諸於各大知名報紙,廣播和雜誌。

她自己就在中美文化差異中長大,我覺得她自認為是個美國人,也在華裔父母中式的教育理念和美國大環境中的差別中成長起來,有著自己成長中華裔孩子要經受的痛苦,還有成年後和父母的和解。

面對未來,教育應該走向何處?

作者首先簡單描述作者兒子在上海上幼兒園的經歷,然後學習了中國教育歷史,思考中國思維習慣和種種教育特點背後的深層次歷史文化原因,之後考察沿海內陸教育差距,思考中國高速發展的當下,以及地理經濟原因對教育的影響以及發達及落後地區的教育現狀。

最後一部分,終極一問:面對未來,我們孩子的教育應該走向何處?

當華裔媽媽遇到上海公立幼兒園

抱著養育雙語兒童的心愿和被上海學生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高分的震驚,以及自然而來的對上海教育的好奇,Lenora和丈夫決定讓大兒子Rainey去上海的公立幼兒園,我十分理解她們的想法。

但是,願景是美的,衝擊也是現實存在的,我能在字裡行間中體會到作者一開始的震驚,不適應,以及在家裡的負隅頑抗和自我安慰,因為這和她熟悉的美國教育是那麼的不一樣。

要不要強制孩子吃雞蛋?

當Lenora向老師提出抗議,如果孩子不想吃的話,不要強制孩子吃雞蛋時:

她告訴老師:在美國我們不會強制孩子吃不想吃的東西。

老師反問:那你們用什麼方法?

Lenora:我們會解釋,雞蛋很有營養…

老師:有用嗎?

Lenora: 沒用…不是總管用…

老師:我們覺得雞蛋很有營養,孩子們必須吃雞蛋…

—哇,多麼勇敢的美國人,你竟然敢跟老師談這個,你們要有麻煩了。

Lenora認為,這背後反映了受孔子思想和24孝影響數千年的中國人,認為尊敬師長是理所應當的,所以老師出於為你好的目的讓你吃雞蛋,你就得吃,完全沒有什麼好辯駁的,中國父母會認為是對自己的孩子認真負責,Lenora才意識到自己越界了,因為陳老師直接走開了,拒絕了繼續和Lenora辯論。

第二天老師主動找Lenora談話了,談話內容讓Lenora意識到她被老師指責了。

Lenora認為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只是對老師的一個小請求,並不是苛責或不滿,但是陳老師的反應表明Lenora提出這個請求是對老師權威的冒犯和對老師工作的不支持。這一點,又讓美國人一直詬病中國學校培養服從的機器人的擔心浮上水面。

Lenora心裡那些西方育兒觀念「不要強迫兒童吃不喜歡的食物,不要讓吃飯變成孩子的焦慮,食物是用來享受的等等」,統統是行不通的,因為她用這些從來都沒有能夠讓Rainey在家裡吃過雞蛋,而現在她用動畫片來賄賂Rainey竟然讓他在家裡吃了雞蛋,這個也是犯了不要賄賂孩子吃飯的大忌。

於是,Lenora思考,只要結果(吃雞蛋)是好的就行了嗎?不用在乎使用什麼方式(動畫片賄賂或者強迫餵食)嗎?似乎這也是我們養育孩子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去思考和回答的問題吧。

從Rainey在幼兒園被強迫餵雞蛋開始,Lenora了解到幼兒園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是要全家參與的(至少要有一個全職的家長那麼多的精力),除了幼兒園還有無數的課外班,老師什麼都是對的,沒事不要瞎質疑,在家長微信群要第一時間響應老師的號召,甚至不惜潛規則美國代購包包偷偷送老師,不要試圖破壞規則,還有在中國第二名是不會被表揚和重視的。

老師是幼兒園的絕對權威

她有這樣的擔心: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取得優秀學業成績的同時會不會把孩子培養成創造力缺失,服從權威,沒有批判性思維和領導力的只會回答問題機器人呢?

於是Lenora親自上陣,利用自己的記者身份,開始了一場深入的,詳細的對中國教育現狀的調查和研究。她親自深入到另外一所幼兒園去隨堂觀摩做調查研究,只為能夠親眼所見中國的幼兒園的真實樣子,去推測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到底是怎麼度過的。

於是,她親眼看到了:什麼叫做老師是幼兒園的絕對權威,坐好不要動的喊聲不絕於耳,必須睡覺,總是要排成一條隊上廁所,只能在固定時間喝水,吃午飯不能說話,不能自由地表達藝術上的訴求—比如所有孩子畫的孔雀尾巴的角度都是一樣的,「你不聽話,你媽媽就不來接你了」的威脅式維持秩序方法等等。

她認為這背後反映出:中國人注重效率,想一舉多得,這種思想直接影響了幼兒園裡的師生關係,因為這種老師絕對權威,學生無限服從的方式是最有效率的,而這跟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沒有教會組織去練習服從權威也有關係。

Lenora和丈夫Rob發起了一次家長與老師的對話,質疑上述的種種,結果被老師堵得啞口無言,老師說:「我們是中國學校,不是國際學校,你們選擇把孩子送過來,就要認同我們的教育理念,在家裡和老師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於是Lenora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哈,是的。是我們自己選擇了中式教育,憑什麼希望對方能夠瞬間西化,為了這個「小老外」而靈活改變呢?」

從上海到內陸

Lenara對中國教育做了更廣更深的調查

質疑歸質疑,震驚歸震驚,日子還是一天天過下去了,轉眼暑假到了,Rainey一家回美國過暑假去了。

Lenora注意到Rainey和那些用愛和自由的科學道理養大的美國孩子還是表現出不同了,比如早餐之前會問候長者,排隊超級耐心,吃的更健康,而且自己變的主動吃雞蛋了,big surprise!

與此同時,Rainey的幼兒園也在變,老師主動提出要採取一些西式方式,老師祭出了教育部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Lenora叫它白皮聖經(White Bible),是中國政府想把早期兒童教育變得更溫和更友善的嘗試,也是吸收西方科學研究結果的嘗試。

教育變革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因為馬加爵,劉海洋事件,復旦投毒案等等,越來越讓中國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們開始反思中國的教育,只有學術優秀而不是培養一個健全的人格的人,是多麼的危險,我們的現行教育制度是不是有什麼不足之處?中國教育重在競爭和個人成就,缺乏分享精神和合作精神,只要考試成績好就一切都好,馬加爵們就是只追求好成績的代價。好在中國的教育者們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也在著手改變,意願是好的,那麼效果如何呢?

Lenora想知道,這一系列的教育變革帶來了什麼變化,這些變革落實到一個學生的日常生活意味著什麼?對Rainey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結果是令人傷心的,只有1/4的學生認為學業負擔減輕了,3/4的學生厭學,沒有時間做家務和運動。甚至有1/3的學生認為學業負擔反而更重了。只要高考還在,一切變革都是空談和不切實際的—來自一位雲南的前教育官員。

除了PISA得分第一之外,不容忽視的是上海學生花費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也是世界第一的。

數學家劉建說:

儘管美國孩子考試成績較低,但是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愛數學;中國學生考試成績更好,但是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卻不能夠持續。研究表明,中國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更多的來自外部,比如為了追求考試成績,老師的注意,獎勵等等。一旦這些外部的激勵不見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就不見了。

所以,上海PISA世界第一隻是一個方面,遠不是值得高興和沾沾自喜的時候,反而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芬蘭(2015PISA第5名)只用了一半的家庭作業時間就能得到那麼好的結果?怎麼讓我們的孩子們愛上學習是因為學習本身?我也想知道這些答案,可是書中並沒有明確地回答。

上海的高中生

這時候,兩個上海高中生出場了–Darcy和Amanda,他 她代表了接受上海頂級高中的學生。

Darcy是堅定滴走傳統中國升學路線的人,17歲就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在學校積极參加學生會活動,最終參加自主招生被上海交大提前錄取。

Amanda一直不喜歡中國的教育制度,高中到美高交流訪問一年後特別喜歡美國的教育環境,是立志到美國上大學的人,最終被美國某頂尖大學錄取。Darcy的入黨是為了更好的在中國社會生存,就像Amanda去美國高中交流一年後也會更好的申請到美國的大學一樣,殊途同歸都服務於最終要進好大學的目標。

內陸的學生

而中國內陸欠發達省份的學生們的命運是什麼樣呢?比如照顧Rainey的江蘇阿姨,她的孩子,再比如遼闊的偏遠的西部省份的孩子們,他們也像上海等沿海城市的孩子們一樣,有一樣的課業壓力和升學壓力嗎?Lenora用了dismal(凄涼)這個詞形容偏遠省份的學校,PISA第一併沒有包括甚至上海郊區的數據,毋庸置疑整個中國地區差異是巨大的。

Lenora還去了安徽調研,她在上海認識了Lauren,一位安徽籍的上海打工人員,她的15歲兒子軍軍在安徽老家當著著留守兒童,準備著中考,如果中考失利,軍軍將失去進入高中最終進入大學改變成為第二代進城務工人員的命運,如果中考失利,他將走上Lauren類似的道路,早早成為建築工人,這是Lauren和她的丈夫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於是在分離了15年之後,Lauren和丈夫停掉了上海打工,在中考前一年回到了安徽老家,陪在兒子軍軍身邊,試圖做最後的努力,但結果早已註定,15年的陪伴缺失想用一年來補回,老天似乎沒有那麼寬容。

中考前100天Lenora受邀去了Lauren在小城市的家,她又給大家白描了一個中國極速發展的小縣城現狀,一堆堆建築工地,一對進城務工父母,一個厭學的青少年和一所監獄般的寄宿學校。

Darcy和Amanda,他們二人的將來充滿希望,而軍軍的未來可能更多的是「放棄」。華東師範教授周念麗說,「我拜訪參觀過這世界上20多個國家,沒有一個像中國這樣城鄉差異這麼巨大」,這個差距被專家估計為大約落後了100年。

Lenora還走訪了河南的一所初中,採訪了那裡的孩子們,相對於城市裡的孩子高考才是決定未來的時刻,他們似乎更早,中考就已經是分水嶺了。

雖然地區發展極不平衡,但是毋庸置疑從歷史來看,中國教育變革的大車輪早已經轟隆隆啟動了。60年前,4/5的中國人是文盲,1980年以來政府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注重科技教育,然而,中國的教育總是大跨步還反覆無常。

建國之後這七十多年的時間取得的教育成就也是毋庸置疑的,中國政府建立的學校體系教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想想很了不起吧。

但是Lenora辛辣地指出,只要偏遠地區的孩子們還在掙扎,哪怕核心地區PISA永遠第一,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進步。

調查了偏遠地區的教育現狀後,再回到Darcy和Amanda這裡,就算資源和環境都有的上海頂尖高中生還要經歷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一關,Amanda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不送禮給老師,就沒法開出成績單,繼而沒法申請到美國高中交換。家長給老師送禮的潛規則也被Lenora真實的寫了進來:她自己也從一開始扭扭捏捏不知道怎樣把coach包包送給Rainey的老師,到給自己參觀調研的幼兒園的好幾個老師集體代購各種包包。

要不要在公立幼兒園繼續讀下去?

就在越來越了解中國教育之際,Rainey快四歲了,作為中國公立幼兒園備選的國際幼兒園排到位置了,Lenora一家有三天的時間做決定是否把Rainey從中式公立幼兒園轉走。

這個國際學校的offer, 讓Lenora把她所有對中國教育環境怎樣塑造Rainey的擔心都釋放了出來。除了擔心會盲從權威,丟掉批判性思維以外,她還擔心中國學校慢慢扼殺了Rainey的想像力,創造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等等,畢竟在第一部分她可是花了一些筆墨來吐槽所有小朋友畫的孔雀尾巴的朝向都是一個角度,老師要求給企鵝必須畫兩隻眼睛,幼兒園展出的畫作都是差不多的等等。

那麼在中式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長大之後,進入大學甚至工作之後,是什麼樣子?他們的想像力啥的是都被扼殺在幼兒園了嗎?好,再來一輪調查研究。

中國公立學校會扼殺孩子創造力嗎

Lenora查研究文獻發現,創造力無法和社會和文化分隔開,而且,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對創造力的影響遠大於遺傳因素的影響;一個孩子的創造力可以被早期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經驗影響,可正面可負面。模仿大師才是最有效成為大師的方式,創造力也是一樣的,需要練習。

Lenora認為中國傳統的某些教育方式或理念不利於培養創造力,比如:老師不喜歡開放式問題,考試的壓力是的學生疲於應付考試而不是自發探索知識世界,主流社會文化視集體重於個人,沒時間聯繫創造力,儒家文化的影響等等。

中國文化也不鼓勵投機和冒險。獨立的學生被看作是不守規矩的學生,藝術,文學或寫作課不被認為是能出人頭地的科目。Lenora順道回憶了自己選擇大學專業時和父母的分歧,她的父母對於她選擇偏文的專業表達了十分的不認同。

她說那些成為了社會學家,藝術家或者作家的朋友們都告訴她,他們的家裡存在著開放和滋養的環境,可以和學校的不利影響相抗衡,從而保有創造力和想像力。

中國的創造力體現在哪裡?

而中國的教育制度是不是一無是處呢(all bleakness)? Lenora認為中國人的創造力也許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市場上比如阿里巴巴比如騰訊,比如矽谷超過17%的創業公司是大陸或台灣人創辦的。中國人的創新來自大量的模仿練習。

比如中國的「山寨」產品硬是做出了自己的風格,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創新。如果說喬布斯那樣的才叫創新的話,中國人只是缺一個喬布斯,但事實上西方也只有一個喬布斯而已。

如果說創新是打破規則或者繞道而行的話,其實中國人是很擅長的,如果有一座牆,中國人會繞著走。

The Chinese are used to navigating brick walls—you build a wall, and they will have figured out how to get around it even before the cement is dry.

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中國智慧呢?中國市場的瞬息萬變和充滿活力驚呆了很多工作其中的老外們。在這種情況下,喬布斯個人英雄主義的創新行為也許被果斷決策和各種機會所掩蓋,中國式的創新大概跟喬布斯式的創新看起了形式有些不同罷了。

認識到創造力也是一樣的,需要練習後,中國學校里的那些紮實的學科基礎知識教育就顯得越發重要了,而且中國的發展勢頭也告訴Lenora中國人不缺乏創造力。

創造力這一方面的擔心可以放一放了,於是那個國際學校的offer也就不那麼誘人了,更不用說國際學校本身還有一些缺點了:家長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干涉學校好多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浪費時間效率低下等等。

這已經讓在中國生活久了的Lenora看不下去了,她自嘲道:

我自己也曾經想要組織一個家長聯合會,來禁止強制餵食雞蛋或者允許把哮喘吸入劑放在離孩子近的教室里。而現在我明白如果我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我將被孤立或被踢出去,如果不是肉體上的至少是精神上的孤立,別的父母在我身邊走過的時候會悄悄說:看,這個傢伙竟然想在中式幼兒園裡引入民主制度。

我腦補了那個畫面,我覺得Lenora已經學到中國人的真傳了。於是,她拒掉了國際學校的offer,她們留在了中國幼兒園並將繼續讓Rainey留在體制內上小學。

調研後的反思:孩子的教育方向,到底在哪裡

前一部分的吐槽,後一部分廣泛調研,終於到了最後一部分的反思階段了。

Lenora在這一部分寫了三個章節,分別給中國的數學教育翻案,給中國的死記硬背翻案,給中國的教師權威翻案,或者說對比著看才看到這些被詬病的方式在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中是有其一定理論基礎的。

數學很重要

Lenora讓Rainey接受中式教育很大一個原因是想讓Rainey數學好。

在中國長大的現居紐約的研究者Jenny Zheng Zhou和她的團隊選取了北京和紐約兩個城市的小學生進行數學水平的比較。為了將正常學校數學教育的影響降到最低,她們選擇在一年級入學僅一個月的時候做這個測試。她們的結果很明確:

中國兒童在各個領域都優於美國兒童:數量和操作,幾何形狀,解決問題和推理能力。

Chinese children are superior to US children in every domain: number and operation, geometric shapes, problem solving and reasoning.

不僅是上海高中生的數學完勝美帝小夥伴們,北京小學生們也打了勝仗,這種數學的差距早在6歲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

簡直不可思議,北京小學生是怎麼完勝扭腰小夥伴的呢?Jenny的團隊發現,在做簡單任務比如數到10和讀寫數字時,兩國小朋友沒有明顯差別。但是當難度升級,差距開始顯現,比如中國小朋友可以說出更多2D和3D的形狀名稱,10以內加減法的得分是美國小朋友的兩倍,更是在應用題上吊打美國小朋友,最終中國小朋友總分84,而美國小朋友總分只有60。

Lenora越研究越發現數學的重要,研究表明兒童幼年數學能力高低與成年後的學術成績水平和收入水平相關。無獨有偶,倫敦的一個智囊團發現小學的數學能力能左右20-30年後的收入水平。與此相反,表達能力的高低無法預計將來的收入水平高低。

除了跟收入水平掛鉤外,數學能力好的人更有可能成為志願者,視自己為參與者,不容易成為政客操縱的玩偶,也更容易信任別人–結論來自支持PISA研究的OECD。

中國學生的數學為什麼很厲害?

數學這麼重要,中國的數學教育完勝美國,是為啥呢?這兩個國家的數學教學有很大不同嗎?將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貫徹到底的Lenora又開展了一場跨國調研。

她親自參觀並選擇了一所上海的小學和波士頓地區的一所小學作為自己比較的對象。儘管中美教育大環境的不同,比如中國學校不重視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所有學生一刀切,默認各個階段都會有學生跟不上被淘汰,而美國教育則以教育每一個孩子為豪,比如著名的口號「No Child Left Behind」和「Every Student Succeeds」。

大環境既然相反讓這種比較可能不是那麼的直接那麼科學,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說不定會嚇一跳呢。不愧是位於地球的兩端,兩國數學課堂的風格也差不多是兩個方向:

中國課堂老師是中心,學生仰視老師,35分鐘的課堂老師問了59個問題,提問了至少過半數的學生,不是叫名字而是叫學號,採用講授和競爭的方式,一節課教學內容很多。

美國課堂老師採用更豐富的教學方式,眼睛和學生平視,叫名字而不是學號,重視學生的興趣而不是教學的效率,只點名了3個學生回答問題剩下的都是自願回答的,50分鐘的教學,她採取了講座,小組討論,一對一交互的授課形式,其餘學生小組討論時老師花了8分鐘和一名學生單獨談,允許學生說「我不懂,我需要幫助」。

中國的課堂在教平方根(concept lesson),美國的課堂在教怎麼度量(open math concept),講到分數比如多少厘米等於5分米之類,中國課堂會就著平方根進一步深入下去讓學生了解更深入,美國課堂習慣用學生已經知道的東西來理解當下的概念而不是繼續深入。中國老師沒有表揚一個學生,而美國老師卻說了好多讚美的形容詞。中國課堂師生比1:32,美國1:6。

Lenora還拜訪了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

Lenora: 上海學生PISA排名第一震撼了西方國家,挑戰了許多西方教育信條,比如:小班制更好,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跑來跑去,探索促進創新,消除貧困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等等。挑戰太劇烈,於是很多西方評論家還是挑那次上海PISA測試的毛病,比如中國人一定是作弊了,比如上海不能代表整個中國之類。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給整個國家的教育下一個結論呢?

Andreas Schleicher回答:上海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

Lenora繼續挑戰:是不是因為中國人的整個童年都在考試,他們已經習慣並擅長於考試,所以PISA能排在第一?

Andreas Schleicher:這是一個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他們的教學尤其值得仔細研究,因為他們的方法以「嚴謹,專註和連貫」為中心。

Lenora繼續為西方數學教育挽尊,問到:「西方的數學教育呢?不是更偏向於應用嗎?」

Andreas Schleicher答:在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許多數學課程都與日常的小問題有關, 因此,你使用概念上非常簡單的數學,將它們嵌入到複雜的現實世界中,然後我們認為我們正在使數學與孩子相關。 但它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淺薄的數學表示。「

西方教育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記憶和直接的指導被認為是不利於教學的,但是數學知識這樣教授可能更有效率—「中國人記住需要記憶的東西,並在剩下的時間裡用它來深入理解概念。 然後,我們感到驚訝的是,我們(西方)的學生沒有上海學生那樣有深刻的概念理解.」

華東師範的Xiaowei Yang教授的觀點也差不多,他進來拜訪了18所美國學校得出的結論是:美國的教育方法理論上很好,但現實不可行。

這不就是當年陳老師在強迫餵雞蛋戰役中用來完勝Lenora的大招嗎?除了看著很美好實際不咋管用之外,美國教育還「太關注讓孩子對數學和項目學習,對直接的教學關注不足」。

讓我想起來前幾天看到一個游泳教練易夢覺總結的,國內外游泳學習的區別-

對於他們來說,效率也是要追求,但一定要有樂趣。對於我們來說,樂趣也是可以有的,但一定要有效率。

我覺得這段話用來總結中美數學教學的差別太合適了,簡直是異曲同工之妙。中美教育是像Lenora說的集體和個人的對決,但何嘗不是樂趣和效率的對決呢?

關於死記硬背,Lenora認為這個和中國哲學中的努力比天分更容易得到認可有關。Lenora也寫到,除了勤勞,視努力重於天分之外,中國人還看中一點:用記憶學習知識,比如用死記硬背學習。比如我們的學校會要求背乘法表,雖然沒有看中背後的思維,但確實省掉了很多從頭開始慢慢想通再算出得數的時間。

我不是要給死記硬背翻案,而是想說我們不必過於排斥學習中的那些需要記憶的東西。在一切記憶性知識都已經隨時可搜索的時候,為什麼我們還要費勁去記憶一些事實性的知識呢?

Lenora在書中提到,種種研究和認知心理學家認為,看起來是死記硬背的那些知識其實對真正的學習,創新,解決問題是有很大作用的。Lenora甚至說想要學到一門知識,用來創新和解決問題光靠google等外腦是不夠的,你要在自己的腦中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但是,Lenora也說了,並不是孤立的記憶是關鍵; 甚至儒家學者也說哲人通過推理促進了積極的探究和思考,重要的是知識點是相互聯繫和可獲取的:教育心理學中最近的一種現象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引入「必要的困難」,這有助於一個人在更長的時間內保留知識。中國人對基礎知識記憶的強調,給將來的知識大廈打下了強大的地基,快速記憶基礎知識省下的時間用來拓寬和深入。

總結:對咱們家庭教育的啟發

第三部分的每一章都讓我覺得乾貨滿滿,也比較科學地從認知科學的最新研究比較了中美兩國的教育,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比如中國人嚮往美國教育的人格健全,獨立自主,平等尊重,激發真正的學習興趣等等,美國人反而嚮往中式教育的遵守規矩,高效率等。

功利一點說,我們(中國家長和美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英文好,有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希望丟掉數學好,守規矩的優勢。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如果像數數這樣的能力,如果成年後一定能達到的話,3歲能數到20和7歲才能數到20真的有很大不同嗎?相比能夠量化的行為和成就,背後不能夠量化的思維方式和興趣熱情其實才是家庭教育努力的重點吧?那麼具體到每個家庭,我們的教育出路是什麼呢?

也許美國和中國系統的混合才是最完美的。

Maybe the hybrid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ystems is perfect.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小花生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編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