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移民管理「先行先試」的標杆意義
11月21日(周四),美國聯邦國土安全部(DHS)頒布的EB-5投資移民新規定生效。
目標就業區(TEA地區)的最低投資額將從50萬美元增至90萬美元,非目標就業區(非TEA地區)的最低投資額將從100萬美元增至180萬美元。接下來,特朗普計劃制定一套更加全面的移民新法規。這些法規一旦頒布實施,將對僱主、國際學生、工作簽證H-1B和L-1持有人、EB-5投資者、尋求庇護者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2018年4月,諾貝爾獎得主等六位外籍人才在上海獲頒永久居留身份證(圖片來源:中新網)
而在彼岸的中國,公安部19日與上海簽署了《公安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移民與出入境管理服務機制推進實現上海高水平開放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支持上海多項先行先試移民管理政策措施,針對人才引進再創開放新高地。根據《備忘錄》,未來,上海引進的具有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可直接申請永久居留,尤其滬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還將為外籍人才留滬「開綠燈」,提供更多便利。
這說明,移民政策及其改革都可以是國家施政的重心。理論上講,移民制度對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國際化建設至關重要。近年來,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在移民管理制度機制改革、出入境政策措施先行先試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成為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風向標。
隨著移民現象在近年來受到的廣泛關注,人們發現,中國的移民赤字並不僅僅表現在數量上,也表現在質量上。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中國大陸出去的移民,知識精英和財富精英佔相當比重。數量巨大,層次也高。這既與中國的經濟發展程度有關,也與中國移民制度跟不上發展有關。長期以來,中國被戲稱為世界上最難拿到綠卡的國家。自2004年實行「綠卡」制度至2011年年底,總共只有4700多張綠卡發放,年均發放量248張,而彼時在華常住的外籍人口已達60萬。2019年7月17日,中國公安部正式官宣,擴大外國人才申請永久居留對象範圍,放寬簽髮長期簽證和居留許可的對象範圍,拓寬外國人才引進對象範圍等,12項移民與出入境便利政策,引發世界關注,更令海外華人歡呼雀躍,因為政策生效後對於很多美籍華人來說終於可以獲得永居啦!未來返華之路暢通無阻!
此次上海在移民新政上的「先行先試」,更是具有標杆意義,為增強營商環境,鼓勵創新和創業,吸引和留住外國人才注入動力,值得肯定。
首先,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整合,更多的外國人將在中國學習、工作和生活。由於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結構的變化,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導致了實際工資的上漲以及對外籍勞動力的更大需求。
其次,縱觀世界各國的發展歷程,移民人才往往是發達國家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歷史上,美國就是一個建立在移民基礎上的國家,而且移民現在更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移民創業發揮了經濟加速器和科技加速器的雙重作用。
第三,中國要創新發展,尤其是要在世界創新活動中居於主導地位,需要開放的土壤,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僅只是來工作的人,更是願意去那裡安居樂業,繁衍後代。由於選擇性差異,移民一般會更願意冒險,更勤勞,更具創新力。
第四,中國正在迅速成為國際機構設立國際分公司或者辦事處的主要國家,跨國公司的擴張同樣也導致了移民迴流,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學成歸國人數在持續增加,2011年歸國留學生人數首次超過出國留學人數的50%。
雖然在中國的網路上也出現了一些抱怨的聲音,但從戰略上講,移民對一國的發展利大於弊。有觀點認為,在本國人口結構失衡的情況下,接納外國移民,是讓新移民的生產勞動來補充本國老年人的生產虧空,「相當於讓新移民幫助中國青年為老年人口養老」。
上海之後,相信更多地方將展開吸引移民的工程。未來的移民政策的放開應從多個方面著手,例如放開在華留學生的實習工作簽證,讓學成的人才能夠留在中國;提高人才簽證的發放率;降低中國綠卡的申請門檻;甚至使海外華人免簽回國;開放中國國籍申請等舉措,勢必能助推國際引才戰略,更能提升海外華人的歸屬感。【僑報11月22日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