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又甩鍋?美媒竟稱「中國人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冒一股煙」

美國《紐約時報》中英文網站近日接連「發功」,字裡行間誇張渲染稱「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煙」,還追問「中國人會購買人造肉嗎?」——彷彿不允許有第二個答案。
而在去年,美媒也曾把亞馬遜大火「甩鍋」給中國,腦洞清奇地指責中國轉向巴西買大豆。

在1月7日、8日發布的文章中,《紐約時報》提到了美國「人造肉」代表企業 Impossible Foods,及其主要競爭對手Beyond Meat。

自動草稿

自動草稿

報道截圖

正是Impossible Foods的首席執行官帕特·布朗(Pat Brown)。

抱怨在中國參加展會的位置不夠「C位」,一邊指責「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孫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煙」,一邊承認中國「絕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

自動草稿

布朗 圖自紐約時報

自動草稿
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也明顯看不慣中國人吃肉,順便砸下了好大一口「鍋」。

文章將中國稱為「世界上最大肉類消費國」,上述兩家公司都在尋求進軍這個潛在利潤更為豐厚的市場;

又意有所指地援引專家稱,肉類生產是氣候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中國對豬肉和牛肉不斷增長的需求,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導致了缺水、熱浪,以及亞馬遜雨林被毀等問題」。

然後,《紐約時報》就大篇幅地談起了人造肉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所面臨的本土化、審批困難。

又甩鍋?美媒竟稱「中國人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冒一股煙」自動草稿

Impossible Foods在加州奧克蘭的工廠 圖自紐約時報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模仿動物肉製品的味道和口感,Impossible Foods使用了一種來自轉基因大豆的血紅蛋白分子。

去年9月,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布朗提出的「中國合作公司的先決條件」中,有一條是能幫助其儘快獲得轉基因方面的監管批准。

而為了批中國而批中國,美媒充當「世界警察」也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亞馬遜「創紀錄」大火持續肆虐之時,美國彭博社拉中國出鏡稱,特朗普加征關稅,中國轉向巴西尋找大豆,給巴西「剷平」亞馬遜雨林部分地區提供了商業動機。

但巴西總統博索納數次反駁外界對其政府環境政策的批評。

此外,總部位於美國的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從2015年發起的「蔬食項目」呼籲人們減少食肉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自動草稿

去年4月,微博身份認證為「知名科學科普博主」的@科學未來人 按耐不住吐槽:吃著牛肉、人均碳排放更高的美國人,怎麼天天嚷嚷著讓吃豬肉的中國人少吃肉?

他認為,從營養學上講,對於現在仍然缺乏高質量蛋白質的中國人來說,「少肉」的概念不應該隨便推廣。

而牛肉生產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雞肉或豬肉的5倍,世界上牛肉生產、消費第一大國是美國。

中國人以豬肉為主的肉消費量只有美國人以牛肉為主的肉消費量的一半,人均碳排放更是只有美國人的三分之一。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觀察者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