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稅「出逃」拿綠卡!這些明星在中國的好日子到頭了,國家和行業開始出手整治娛樂圈亂相
微信公號「電影情報處」報道,有傳聞稱,中國國稅總局近日將出台新政,將對明星的個人稅率從之前的6%起統一調整為42%,改稅率僅比目前中國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的45%低三個百分點。
雖然國稅總局的官方網站暫時沒有信息公布,但依據部分城市影視工作室收到的稅務行政通知,這把利劍已經亮起,影視公司和投資方的日子可能要不好過了。
原來一個明星片酬四五千萬,幾乎都是要求稅後報價,至於投資方如何規劃籌謀明星並不過多去參與,更多由自己的經紀人、工作室和投資方直接來協調,如果稅率一旦固定,能夠耍手段的空間消失,對於內地影視產業將產生極大的震動。
行業風險加劇
其實普通民眾的稅負壓力並不算大,這點和美國不同,中國對個人所得稅實行階梯稅率,有一個起征點,對超出的部分征繳稅費,一般由企事業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代扣,美國則由個人來填「個人稅務申納表」來提交。
明星的納稅行為比個人更複雜,因為明星大部分的收入為演藝、廣告、商演和其他一些收入,和普通人按月開工資不同,不存在較為固定的代繳單位和企事業,或者說,這次誰找明星了,這次就由誰來代繳。
也就是說,普通人繳納個人所得稅應徵條目是「工資、薪金所得」,明星的應徵條目一般是勞動報酬所得,但實際的發生情況和應對條目都有更細緻的差別,但中國制定的稅率並不會制定為單一行業和群體來制定,所有的稅率調整之針對該收入階級的人。
明星收入的確很高,但收入高的可不僅僅只有明星,那種抱著「我拿到高收入,我也一樣按章納稅」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況是稅法。
不同地區和省份,之前也出台了各種免稅和優惠條目,這種優惠策略之前並不是針對影視行業所獨有的,但影視行業可以跨地區建立公司,只需要在出品影片時打上優惠地區的公司名頭即可。
有媒體披露說,之前一億的片酬如果按照現在45%的稅率,要多支付3100萬。實際上,中國現行所有的針對個人稅收政策,是不會提倡對一億的收入僅執行11%的稅率。
也就是說,之前的稅法本身和一些政策就存在太多漏洞,或者有很多讓人可以鑽空子的可乘之機,明星本身就是一口價,所有的風險和負擔都已經直接甩給了製作方。
面對高額的稅率和明星不可鬆口的片酬,製作方和投資方只能通過各種手段「合理避稅」,通常會改變應稅條目(這個相對笨一點)或者用優惠政策等把高額的稅費規避掉。
或出現明星「出逃」拿綠卡
對於明星而言,因其號召力和對投資方絕對的剛需,其本身一直處於相對「話語權」強勢的一方,他們的片酬也都由經紀人、經紀公司和工作室來直接制定,投資方和片方能夠迴旋的餘地很小。
那麼根據目前所有披露的信息來看,同時也承由一些行業人士和熟悉稅法的朋友,他們的說法是明星一般情況不存在偷稅和漏稅,甚至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來看,明星個人甚至連避稅的嫌疑都沒有。
像之前霍爾果斯和江蘇無錫等地區,給新進入產業園的企事業極為優惠的稅收政策(但是有年限限制),霍爾果斯的稅率不到7%(6%增值稅 0.78%附加增值稅)無錫的稅率不到10%(6%增值稅 0.78%附加增值稅 3%個人所得稅),其他一些地區為吸引投資和提升地區競爭力,也會開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但目前如果按照國稅總局的「一刀切」政策,所有地區的稅收優惠都被取消,之前企事業和個人和地區所簽訂的協議也就會作廢,雖然乙方(這裡暫時指影視公司)有追討違約費的權利,但地方政府會以國稅總局總的方針政策是「不可抗力」為理由。
實現統一稅率後,無疑會增加投資方和製片方的就片酬方面的硬性支出,這會直接導致投資方在之後項目的推進阻力增加,畢竟一刀切的增加了35%的稅費壓力還是非常之大。
對於明星而言,同樣不算利好,畢竟整個行業一旦都要承擔相對高的稅費,便會導致大家都緊縮投資,大中項目和頭部項目隨著縮減,明星想依靠大項目拿高片酬難度已經增大,同時總局也對電視劇(含網制劇)單集的製作費提出限額要求。
一旦政策實施,少數明星可能無奈之下選擇拿綠卡和其他國家的國籍,因不同國家稅收政策不同,同時對有貢獻、提交巨額資產、參與投資等會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明星拿外籍或者把工作室開到國外,也會成為未來明星避稅的重要方式,只不過為了逃避網友、觀眾輿論上的壓力,明星一般都會對拿外籍諱莫如深。
就好像之前《建國大業》曝光的演員表中中國籍貫持外國綠卡的列表,雖然後來被佐證有一定的惡搞成分,但內地演員目前出於各種目的拿外籍,申請綠卡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特別是每當有影片票房奇高之時,總有影片的演員和家屬會被「曝光」加入外籍。
其實即便是好萊塢明星也會存在一些偷稅漏稅的狀況,一些體壇巨星也無法避免,人性的本質往往會如此,因此各國在稅務問題上都表現得比較強硬,同時也會出現一些為了經濟發展和吸納投資的目的將稅率在階段內鬆動的政策。
問題在於,一旦內地明星(入籍外國)參與國內電影之後,演職員表中是會要求標註國籍的,這可能對於投資方、演員和觀眾以及媒體是不可預知的多重考驗,畢竟演員已經拿到極高的片酬,僅僅為了避稅加入外籍,再返回來內地拍片賺錢,民眾的輿論壓力巨大。
高稅率不應盤剝底層影視人員
明星稅率的提高,最終仍然是片方和投資方埋單,但最終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落實到消費者身上,看起來是快意恩仇,讓老百姓解恨的事情,最後反而讓普通人買單。
但此次一刀切的稅收政策,不僅僅是針對到明星和影視公司,對編劇、導演和其他影視行業相關人員同樣也有影響,有一些甚至是致命的。
不過對於像編劇、編劇工作室、非大牌導演和一些拿不到高收入的影視行業人員,一同繳納45%的稅費壓力巨大,要知道普通人月收入要拿到57000以上才會對超過應徵額度的部分征45%的稅費,大部分底層影視行業人員是拿不到這個額度的。
上海第一財經報道,對傳聞中的稅收方式變更,編劇行業的反響也很強烈。許多從業者表示,若增加稅費,讓本就處於產業鏈條弱勢的編劇行業一蹶不振。
8月2日,編劇余飛發布「查賬徵收」徵集意見的通知,號召編劇同行說出自己遇到的困難或困擾,以及意見和建議。一日之內,余飛收到超過五百位編劇的留言。
「我所知道的,現在一些項目暫時擱置,主要是因為稅前合同不知道如何制定,影視公司現在也在觀望,等確切消息。」影視產業資深製片人王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