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為何中國人往往能一眼識別出美國出生的華裔 (American Born Chinese)?

我和身邊的朋友交流之後,發現大家往往都有這樣的感受: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外貌和舉止,就能看出他是一個ABC(其實加拿大出生的也大概能感覺出來,但是別的國家的就未必了。)以下這篇來自知乎的心得總結很有點意思。

我這個有專門進行非學術研究過……隨便說兩句吧

本文僅代表主觀普遍(大多數)情況,不具備嚴謹性,回答目的僅為了回答主題;不存在任何價值指向性,煽動性,並無炫耀,嘲諷,攻擊等任何意圖。

註:本文只適合美國加拿大亞裔群體,不適用歐洲、英國和澳洲。

在美國跟ABC比起來更常被稱作Asian American亞裔美國人,如果大家跟老外說ABC,通常他們不會懂,還以為你在說美國ABC電台吧。

關於典型的傳統型中國人,和大多數ABC的社會生長環境和接觸的教育不同,在儀容和情感表達上是有較大差別的。

大概原因有下面這麼幾個。

 

1.面部表情

表情主要靠三部分面部肌肉,眼部肌肉,顏部肌肉(除了嘴眼以外的地方),嘴部肌肉。

先放圖再說話

圖一

圖二

圖一是王力宏(美國),圖二是胡歌(中國)。兩張圖大概都給我們的感覺是高興。

哪裡有差別?嘴巴。

王力宏用了大大的露齒笑,顴骨部位的肌肉也非常努力的在上拉……

胡歌則是下顎向後拉做出了嘴角上揚的表情,眼內含笑。

要知道,中國評論一個人的演技好壞,很大一部分是在眼神上,對吧?

古代女子所崇尚的的教訓是笑不露齒、行不擺裙、三從四德等許多都出自宋若莘、宋若昭所撰寫的《女論語》: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清則身潔,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

雖然現在已不是封建社會,但是這樣的表情習慣已然沿襲至現代中國社會。

大多數女孩子都是這麼笑的:

范冰冰(中國)

汪可盈(美國,神盾局女主,中美混血)

什麼?你說她不算?她有一半歪果仁血統?

那好吧我換一個

林永健,啊不,吳珊卓(美國韓裔)

哼,現在你嫌她丑想叫我撤掉已經來不及了

對了,還有李玟,我隨手去Google圖片上一搜

這樣可以了嘛?大概可以看出笑容的區別了吧。汪可盈是微笑,林永健是中笑。什麼?大笑?

whitney cumings(美國,破產姐妹的編劇之一)

對不起我實在找不到美國亞裔大笑的了……看個白人湊合吧

顏文字差異:

日式顏文字 O(∩_∩)O哈哈~ (*^__^*) 嘻嘻…… ╭(╯^╰)╮哼 %>_<%哭

西方式顏文字 :)笑 ;)眨眼笑 :O哈哈大笑 🙁 難過

怎樣?發現差異了嗎?

總結,ABC的表情的大多數運用了嘴部肌肉。而傳統型的中國人大多數喜歡含蓄的眼神,美目流轉,顧盼生輝。

PS.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大多數發達國家的人牙齒都非常健康,每年至少要去看一次牙醫進行檢查。我的哥哥是牙醫,他說90%+的中國人有牙周疾病,70%+的人是對治療牙周疾病沒有概念的。(牙周炎的典型就是笑起來牙齦非常明顯)

 

2.身材管理與膚色差異

膚色

先上圖,這三張是美國人

Lucy Liu

Lynn Chen

kelly hu

再去看劉亦菲、楊冪、劉詩詩(我就是仙劍粉……)范冰冰,趙薇,哪個不是白的嚇人。

中國的古話怎麼形容人的面目的?

形容女子,通常是粉妝玉琢、膚若凝脂。

形容男子,也有啊,凝脂點漆,面如傅粉。(點漆指眼)

這三個女演員的膚色,放在中國大多數姑娘的身上,會不會大叫「哎呀要死啦要死啦要死啦,黑成這樣還怎麼見人」

於是趕緊去豆瓣找了個養生的方子買了二斤薏米熬湯去了。

怕黑的姑娘們,那些帖子幾千上萬的推薦是不是你乾的。

看看美劇里有沒有人撐遮陽傘?

加州那麼大太陽,聖誕節都能出一身汗的地方,大家哪有用過遮陽傘這種東西嘛。

當然,防晒霜必不可少,皮膚癌大家也聽說過一二,我就在這不跑題下去了

給大家看看平常北美內陸人民是怎麼曬太陽的

大部分人都是這個尿性,穿著比基尼在草坪上翻來覆去的曬。大學校園內相當常見,尤其在恨不得能一年有十個月冬天的加拿大。

一般身材好壞跟愛穿衣服的程度是成反比的。(看上面幾圖的面部表情,是否跟我說的第一點一樣?)

露天瑜伽,鼻子和胸背塗了防晒霜也被晒傷了

最有趣的曬太陽活動是帶著貓狗去草坪玩飛盤,大多數人都是沙灘裝的,手邊暫時沒圖,改日補。

再再PS.美黑雖好,切不要去美黑機構烤燈,當年入學的第一堂課教授就很明確的說了,美黑燈已被證實可以導致皮膚癌。

對了,想變黑的話有美黑產品可以塗,一小時後就讓你變的黑黑的。帕里斯希爾頓就是這麼乾的。如果大家有興趣我以後會令開帖。

身材。

大多數美國人都有運動的習慣,公寓里的健身房在早9點之前和晚5-8點幾乎都是滿的。

什麼?你說美國的白胖子很可怕?那你知道什麼叫white trash嗎?

亞裔通常勤奮努力爭做人上人,估計當trash也會被家人朋友看不起吧。

我曾經有向周圍的ABC, CBC做過小樣本抽查

我問他(她)們,你們喜歡這樣的身材嗎

大家說,這個男生跟B寶一樣(玩笑),可以接受,但是我們更偏好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具體怎麼辦?健身,不吃油炸食品,學會看營養表。

 

3.整容方向與面部骨骼審美偏好

我曾經接觸過整容醫院,看過不少希望整形的人。

當時熟練到什麼程度呢?來一個人,我大概就知道她是想做什麼部位整形。

本土亞裔和白人女性通常會想玻尿酸填充法令紋,玻尿酸隆鼻,額頭打botox(肉毒)除皺,玻尿酸豐唇。

而新移民或者留學生通常想要玻尿酸填充下巴,額頭,botox打咬肌(瘦臉針),眼部除皺(eyes lift)

手術類的複雜,暫且不講。

為啥填法令紋?因為她們笑起來一直拉動嘴部肌肉。

為啥中國人要眼部除皺?因為她們是靠眼睛在傳情。

大家能一眼看出的「ABC」,其家庭背景大約均是福建人,廣東人,香港人,且血統較「純正」。

我見過北京裔「ABC」,一張嘴說中文一口京片子,皮膚也偏白。撇去好身材,只看臉可以發現完全就是一張中國「中原」地區的臉。

她半生氣地說,她沒有其他的亞洲女生那麼歡迎,因為I don’t look like an Asian American(我長的就不像ABC)。

我哈哈大笑。

那麼什麼樣面部特徵的華裔才算典型華裔呢?

 

a.顴骨高

這是最顯而易見的,血統很純正的華裔幾乎90都是這樣。(並且美國妞們化妝的主流審美認為顴骨越高越美,所以歐美式妝容的修容都會把顴骨凸顯出來。)

而中國的主流審美呢?高顴骨意味著什麼?克夫相,尖酸,刻薄。

魯迅的《吶喊》里有一個人物叫「楊二嫂」: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

 

b.下頜角寬或者咬肌肥大(俗稱臉盤子大)

愛生食的人運用咬肌次數相對較多,咬肌肥大的幾率也會上升。圖我就不放了,前面有太多例子了。

比如愛吃煎餅的地區,咬肌通常也都非常發達。夜裡磨牙多的人,臉也會大一些……

 

c.沒有加工過的眼皮

亞洲人的眼睛有相當部分的人都是單眼皮。極少見亞裔會去選擇切雙眼皮,重瞼手術(割雙眼皮)在歐美並不吃香。豐唇隆鼻加深眼窩相當普遍。

 

4.文化差異的氣質和行為差異

我記得我的好朋友曾經跟我說,在國內夜店裡懷疑碰到裝ABC的留學生,只要用高跟鞋使勁踩他一腳,看他對你說的是哎呦我操還是自然的說ouch就大概能知道了,如果他叫了ouch你還懷疑他,那繼續看下去,他的下一個動作是搬起腳擦鞋還是去立馬跟你道歉問你有沒有摔著。當然,也有還能繼續裝下去的留學生……(這些都是玩笑話)

 

文化差異帶來的行為習慣

衛生問題

買到的蘋果,撕了標籤衣服上蹭蹭就敢往嘴裡塞。

穿鞋上床。這個是我最沒法忍的……記得大學的時候跟一群奇葩ABC去買完菜回我的宿舍,直接就把袋子扔在了我的床上,然後沒脫鞋就躺上去跟我聊天了。幸虧當時年輕不在乎衛生條件,放到現在我絕對要把這個小崽子剁成蒜泥白肉不可。

那些把踢完的足球放了氣丟洗衣機里跟內褲一起洗這種事我簡直不忍心繼續說下去了。

 

社會環境與身心壓力

有的答案已經提到了,ABC多長著一副「從沒受過欺負」的臉,確實是有這個道理的。別急著呵呵,慢慢看。

這些人雖然從中學就出去打工賺零花錢,但是基本沒有在「職場」和「課堂」上受到欺壓。

所以生長在北美的大多數人都是極其友善的,有些人碰到外籍亞洲人會害羞(有相當一部分友善的人不好意思主動開口,因為害羞或者不愛搭你話茬的中國人太多了。)

大家見到的「ABC」,大多比之中國人而言,對陌生人友善,戒心低,走路一定會保持距離(私人領地安全感),與上司或老師、長輩說話地位姿態平等(和善但不謙卑)。

所以「沒受過欺負的臉」,大概就是警戒心放鬆,見人親熱時候的神情,還有說話時會手舞足蹈的樣子吧。

 

說個小插曲。

 

我記得在國內小學一年級我就曾受到過老師的欺凌,因為家人工作忙從不去學校親自接送,有一次回答不出問題的時候老師發難了:「xxx,你爸媽是離婚了嗎,從來也不見他們來學校,怎麼沒人管管你,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

當時還是個小孩,聽了只是面紅耳赤。回了家之後家人聽到了這件事情,第二天就去學校辦了休學手續,帶著我轉了學。可是轉了學又有什麼用呢,孩子終究是孩子,自己被老師欺負了也不會察覺到。但是當年那些欺負你的人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可能會在心裡留一輩子。

跑題了,話太多。

這種欺壓行為具體指:任何形式上的毆打、體罰、侮辱(嘲笑)、歧視、冷落。

相同,美國的欺凌現象也非常常見,大多數體現在同學之間,經過向校方舉報通常會教育或者批評,嚴重也會停課;但是師生間的欺凌現象是很少見的。西方校園裡的胖孩子、學習好的書獃子、體育不好的孩子、同性戀傾向(行為不夠男性化、穿著過為顯眼)的男孩子都是在學校受欺負的主要對象。

也許今天被欺壓的人不是你,身為在周圍的同學、同事會不會有心理壓力呢?今天出現在我的同班同學、同事身上,明天會不會我遭受欺壓呢?

 

窮(喂,這能算特點嗎)

大多數學生時期的亞裔,跟留學生比都非 常 窮!

關於穿衣,下篇會具體講,這裡不多說,主要說說花錢習慣吧。

大多數在北美的中國和東南亞外籍人士自己買東西時出手較為闊綽,餐廳給小費很摳……更有相當多的東南亞人又吵鬧又摳門,吃完幾百塊的菜給一塊小費的也見過(大多數 大多數 大多數)

而亞裔們通常在出去娛樂時花錢較少,比如好幾個人拼錢買披薩,過生日吃飯也AA制,有時候你叫他出去喝酒,他會說「啊不行,這個月我只剩15塊可以用了」

我記得有不止一個亞裔妹子跟我抱怨「為什麼那些中國男生約會都請女生吃飯,我的男朋友從來不請我吃,雖然我覺得AA沒什麼,但是如果看到自己男朋友偶爾大方買單還是會很開心的」

小費亞裔們通常不會給的少到太誇張,基本大多數最低限額是可以達到的。

亞裔們的經濟來源通常非常有限。生活費主要靠自己平時課餘打工+假期全職打工,要知道亞洲人在別人的眼裡都要強的很,在自己家人眼裡更是這樣;沒人會覺得因為沒錢去快餐店打工是丟人的,丟人的行為是人窮還犯懶不肯賺錢。

在加拿大,大學學費一般是可以政府全額低息貸款,工作後慢慢還就是了。比較寬裕的家庭會給孩子們承擔一部分學費,但是生活費是很少有家人會給的。

 

5.「美式」休閑穿衣風格與校園穿衣風格

衣服的圖真的很難找,亞裔明星的穿衣與平常人穿衣還是略有出入的,高以翔王力宏彭于晏這樣在亞洲混跡的亞裔穿衣風格早已經脫離這個主題範圍了。

本節不涉及長相,只講穿衣,不僅有華裔,還可能有部分韓裔台裔東南亞裔,也可能出現白人。

美式著裝關鍵字,土、簡潔、男生配色過保守、女生配色較鮮亮。

一直很詫異為什麼那麼多人想代購hollister和A&F,唐人街的賣菜收銀大媽人手一件,跟coach、MK一樣……

美系服裝香水多爛牌,更堅信美國做不出上得檯面的牌子。

 

男生休閑著裝。

男生的頭髮,是一定露出腦門的+gel 頭。

不露出腦門的通常被大家取笑叫做bieber hair(逼寶頭)。

gel頭大概類似國內的髮蠟髮膠,一定要把頭梳理到整整齊齊才可以。

當然也有懶人來不及gel頭,所以很多人會戴帽子(棒球帽)

岑永康-glee 演員之一

好了,講休閑穿著吧。

先上圖,看看有沒有規律

圖多來自推特,部分在YouTube視頻截圖。

美式的休閑穿著,主要以純色(沒有大logo)T恤衫為打底,這條規律男女通用。

男生以黑白灰深藍素色T恤為主(T恤手臂一定健身了是撐滿衣服的),下身直筒或寬鬆牛仔褲(穿緊身的性取向絕對值得深思,除非藝術學校)。

鞋子的話,窮學生們愛穿匡威(黑色\絳紫色帆布……被他們的審美氣暈在廁所),工作後穿什麼牌子的都有了。

當然北美也有些潮到哭的潮男,不屬主流著裝範圍,今天不寫。

好了,繼續拓展。

還有部分人穿法如上圖,皮衣/顏色土氣的大格子襯衫也是亞裔們很愛穿的。

男生在休閑著裝不考慮純色襯衫。

American apparel是很多美國人加拿大人很喜歡的牌子(店面丑到看一眼就痛苦的將臉扭向一邊),雖然他們嫌貴會去買gap穿。

對了,墨鏡一定有戴,不管你開不開車。

 

女生休閑著裝

先上圖,看圖說話

美系女生著裝色彩明艷,上身顏色款式多變(大多為無花紋圖案),但是下身一定配一條熱褲,亘古不變的定律。墨鏡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鞋子?女人哪有固定的鞋子……她們都有一千雙鞋。

化妝這方面我不了解,但是區別大多是在眼線,修容粉上做功夫。

 

校園著裝

大學校園裡,你可以看到90%以上的人穿著有這幾樣之一:防風帽衫(hoodie)、雙肩包(背著單肩包的一定不是北美來的)、黑色褲襪、加絨出汗褲(sweat pants),女生是髒的一塌糊塗的雪地靴,男生是跑步鞋,工裝鞋,以及印著自己學校名字校徽的短袖。

不在辨別是否華裔的範圍內,就不細講了.

 

6.補充

直觀差異

亞裔女生幾乎所有清一色黑髮,大部分沒有指甲油。

牙齒健康程度是辨別所在階級地位的最簡單直觀的方法之一。

少有人噴美系惡俗香水,大多數還是歐洲的牌子多。

 

食物營養搭配與健身習慣

大多數男生健身是從高中開始,蛋白粉奶昔有時候當飯。

牛奶是絕對絕對每天要喝的,小時候會被逼著吃西蘭花胡蘿蔔芹菜。

大多數亞裔飲食已經完全北美化,動物的頭、雞爪、豬蹄、內臟類食物是不會碰的。

 

睡扁頭的習慣

有的亞裔是扁頭,有些是圓頭,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關。

老移民一輩很多是廣東福建偷渡來的農民,有的甚至整村的人都出了國,這些人當了家長以後依舊沿襲著國內的習慣,比如在家擺神壇,打麻將,還有生了孩子把孩子的頭睡扁。所以他們的”ABC」雖然說著洋話,但是有些是扁頭,會打麻將鬥地主,極個別人坐著還會吧唧嘴抖腿……

話說有一次朋友們聚會叫我帶上男友,他們以為他不會打麻將就來玩錢,結果男朋友胡了一整晚,從那以後他們再也不提打麻將的事了……

老韓國移民有一部分留學生知識分子留在了北美,通常子女家庭條件殷實,膚色沒有ABC女生那麼黑。

 

語言

通常ABC CBC們,至少會兩種語言,英語和粵語。當然了,會說西班牙語的ABC和會說法語的CBC也是很常見的。

ABC的廣東話是一定要會的,福建人後裔的孩子家長會去花錢找粵語老師教,或者高中在學校修粵語課,福建的福州、莆田、福清、長樂這些方言有會說的,普及非常不廣,基本在外都是粵語(普通話+英語)交流。

相反,普通話倒不是每個華裔孩子都會說的了,大多數都可以聽得懂,但是講話很蹩腳。

有人說,我寫了篇裝ABC手冊給留學生們;有人說是牙醫軟文;也有人說答主自己崇洋媚外貶低國人。對此不想對腦洞少年們有過多反擊,我只想說自己有著怎樣的心態,你就能看見怎樣的世界,說出怎樣的話。

We’re all human, aren’t we?

尤其對見的人多的服務行業的人來說,人的一舉一動的小細節還是會暴露自己的信息,自己再怎麼隱藏,氣質在那裡總是變不了的:)(同事跟我說,她在別人不說話的時候都能分辨加勒比黑人,歐洲黑人,非洲黑人,和美籍黑人的區別。)

我也從沒說中國人不會露齒笑……

寫到這就差不多了,大家看個樂呵吧。

over.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知乎,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北美生活君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資訊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