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費「縮水」了嗎?美國通脹那麼高,「賞錢」就給少點吧…
美國餐飲服務業逐漸恢復正常,但小費習慣卻在通脹之下出現微妙變化。
據報道,有消費網站調查顯示,多個類別的小費已跌穿疫情前水平,總會打賞的消費者數目也下跌4個百分點,有些客人更會「眼高手低」,要求殷勤招待後只留下小小的賞錢。
綜合《國會山報》和creditcards網站報道,疫情初期不少人光顧咖啡店、街角商店或外賣店時,都願意多付小費支撐地方經濟,但隨著通脹衝上40年來最高水平,消費者希望少付小費的情況愈來愈多。
根據禮儀網站Emily Post的說法,除了餐費之外,消費者一般需要給予服務生額外15%到20%稅前小費。
市場資訊網站CreditCards.com在5月中進行的線上調查也顯示,受訪2600多名成年人之中,2019年有77%消費者表示「每次都會打賞」,但到了2022年比例卻下跌到73%,有4%更指自己「從不打賞」。
如果以年齡劃分,
- 42歲至57歲的X世代、58歲至76歲的嬰兒潮世代,比較傾向給餐館服務生小費,比例分別為77%和87%;
- 相反,18歲至25歲的Z世代只有52%,26歲至41歲的千禧世代也只有60%。
如果以性別劃分,有78%女性經常打賞,男性比例只有68%。
家庭收入也會影響小費趨勢,收入愈高愈願意支付額外報酬。年收入少於5萬元的家庭,只有19%願意打賞;年收入在5萬元至8萬元以下的家庭,有21%願意打賞;年收入在8萬元至10萬元以下的家庭,有22%願意付小費;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家庭,有26%願意支付小費。
CreditCards.com高級行業分析師羅斯曼認為,通脹正在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勞動力市場緊張也導致許多服務業人手不足,難以提供一流的客戶體驗。
羅斯曼又指,小費本來就是個令人困惑的話題,疫情之下令大家心情更複雜,即使有超過1/3國民承諾出手更闊綽,但這種氛圍似乎已經消退。
加油成本飆升和食雜店價格上漲,也意味民眾整體可支配的收入減少,對於依賴小費維生的服務業工人更加是雪上加霜。
有些餐館惟有直接提高菜單價格,減少顧客在賬單上附加小費的壓力。
佛羅里達國際大學酒店業教授莫雷奧表示,客人體驗減少、沒有得到他們以往享受的服務,又或者想要的食物因為供應鏈問題而暫停,甚至是等候時間比以往延長,都可能是少付小費的原因。有些消費者更會覺得,自取外賣無需支付小費。
雖然大多數人都同意應該給餐館服務生小費,但有些人並不確定應否打賞其他行業人員。
CreditCards.com表示,計程車、公共乘車、酒店客房人員、咖啡店服務生、傢具搬運工人都是值得打賞的行業,但消費者的意見則各有不同,例如有17%受訪者表示會打賞搬運工人,持相反意見的比例卻高達41%。
CreditCards.com同時建議,消費者如果不確定幾時打賞或打賞多少,可以隨身攜帶現金有備無患,有需要時甚至直接詢問服務生「我要給你小費嗎?」。
由於服務生的收入可能主要來自小費,因此消費者也不應過分吝嗇,就算在餐館遇到輕微不便,也不妨隨心打賞讓大家高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