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國家開始「免費送房」了 背後原因你想不到
看起來很美。
買得起房,擁有一個固定住所,成為大多數年輕人打拚的首要目標。如果說「免費送房」,這聽起來像不像天方夜譚?如今真真切切發生在了日本。
據報道,日本一些鄉村地區近年來相繼成立「空屋銀行」,免費贈屋給符合條件、通過審核的民眾,並以提供修繕補助等優惠條件,吸引民眾遷至農村。
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的專家告訴記者,這背後既有日本老齡少子的深層原因,也有日本鄉村經濟頹勢突出的現象迫使。
但是如此舉措真的就能吸引年輕人湧入鄉村,扭轉經濟頹勢嗎?或許通過分析,可以真正窺見的是,房子對於年輕人而言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他們選擇發展地區時究竟看重的是什麼?
已經有國家開始「免費送房」了 背後原因你想不到_圖1-3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空房危機
據日本政策論壇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日本有逾6000萬棟住宅,但只有5200萬戶家庭。超800萬的房屋空置,空置率達13.5%。
那麼,這些房子到底為何空著?人又都去了哪?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太平洋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建對國是直通車記者表示,這背後有日本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原因:城市人口過密,鄉村人口過疏,城市發展不均衡。「人口、資源稟賦過於集中在大阪、東京等大都市,導致這些地方人滿為患,鄉村人口卻逐漸流失。」
「同時,日本農村傳統上都是長子繼承製(主要是土地資源),也在無形中限制了沒有繼承權的其他鄉村年輕人的空間,只能流向大城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金波補充說。
另一方面,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嚴峻的少子老齡化現象。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日本年齡超65歲的居民有3417.6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的27.05%,這相當於該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都是老年人。
日本到底為何會成為當今老齡化極為嚴重的國家?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分析,一方面,日本居民的生育意願在走低。wind數據顯示,1973年起,日本的人口生育率幾乎一直處於下滑通道,從19.4‰一路跌至2016年的7.8‰;另一方面,日本人口的平均壽命大大延長。截至2016年,日本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平均年齡分別達到81歲和87歲。據日本人口研究所統計報告預測,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還會進一步延長。
但這並非是造成日本房屋供過於求的全部原因。王金波告訴記者,此外還有經濟、稅務、資產收益等多種因素。
首先,從經濟原因來看,日本的城市化進程已經完成,現存的大部分房屋、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上世紀60、70、80年代先後建成的;
其次,從稅務角度來看,房產稅、遺產稅,以及贈與稅導致房屋持有成本過高,導致部分房產被放棄繼承;
同時,由於經濟長期不景氣、地價持續回落,導致房屋作為家庭最大資產大幅縮水。
「未來這種狀況還將要繼續嚴重下去。」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表示。
以「贈屋」就能引入年輕人?
但免費送房並不意味著沒有門檻。在申請所需具備的條件中有這樣兩條,一是,得到免費住房或裝修支援的人必須年齡在40歲以下,或是夫妻雙方至少有一名18歲以下的子女和一名50歲以下的伴侶;二是,申請者還需要承諾永久定居在這裡,並投資升級這套二手房。
由此可見,如果你想要得到這套房子,首先需是中青年的勞動力,另外還需要定居於此,投資翻新房屋。
「吸引新的人口進入後,一方面可以為鄉村面貌帶來新鮮的朝氣,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生產力,以及人文的交流等,這對於農村或也算是一個正面效應。」但在陳建看來,贈屋的方式對於年輕勞動力的吸引力並不是很強。
周永生也認為,在鄉村從事農業養殖業或者是漁業。儘管收入不低,也很安心。但畢竟沒有城市那樣絢爛的色彩,所以青年人不會安心於農村和小城市。再加上,鄉村的購物環境、教育條件、醫療條件都無法和大城市相比。所以僅以房屋留人效果並不會太好。「如果由國家到地方的小城市去興辦事業,或者由國家引導,在中小城市興辦事業,招募人才,持續不斷的推進中小城市的振興,或才有可能緩解這種局面。」但他坦言,即便如此,也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現狀。
鄉村經濟之痛如何扭轉?
日本鄉村經濟衰落到底是如何造成的?王金波分析,首先是日本產業結構的變化導致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很小,2016年占日本GDP的比重只有0.97%;
其次是農村勞動力持續減少(截至2018年底,農業從業人口只有175萬人),農業從業人員加速老齡化(平均年齡66.6歲);
同時,農業經營規模小且兼業經營日漸增多,農業自給率過低(2017年按卡路里換算的農業自給率只有38%),無法形成規模效應;
此外,農產品過度保護,也導致農產品競爭力無法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
種種因素疊加,日本鄉村經濟狀況並不樂觀。那麼,日本政府一直在鼓勵和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效果究竟如何?王金波告訴記者,受制於農業農村人口的持續減少、人口老齡化和鄉村空心化影響,日本「鄉村振興計劃」的效果實際並不理想。
王金波表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日本農業農村問題,還需日本經濟儘快擺脫長期低迷狀態,盡量減緩日本人口長期下降趨勢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盡量減少對農產品(尤其是大米等敏感產品)的過度保護,加大農產品市場開放力度。儘快改變日本農業規模效應長期低下的不利局面。「至少就短期而言,單靠日本農林水產省和日本農協的政策支持,已經很難像上世紀60、70年代的鄉村振興計劃和列島改造計劃那樣做到日本鄉村經濟的振興。」
而人口老齡化是世界很多國家共同面臨的難題。即使在經濟最為發達的美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也在加劇。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就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2017年,美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已經達到15.41%。
如何應對老齡化,多年來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話題。「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報告給出了幾點建議,包括延遲職工退休年齡、獎勵在職期間儲蓄、調整養老金制度、鼓勵生育等等。而這些都是涉及民生的重大舉措,如何參考這些建議,並根據各國具體國情來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是對人類智慧的重大考驗。」付一夫表示,可以看到的是,以日本為代表的老齡化國家早已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若想真正解決這一難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何國家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