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疫情中,北美為何沒在公共場所強制測體溫?

戴不戴口罩?測不測體溫?這些在中國毫無疑問必須實施的抗疫措施,到了歐美國家往往總能引起一場「有沒有必要」的大討論。

特別是測體溫,在國內疫情日漸減輕的當下,依然是一種有「儀式感」的防疫措施。坐公交、進商場、政府機關辦事、進小區,甚至去餐廳吃飯,量體溫都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強制措施。

無間道之量體溫版

關於抗疫措施的分歧,不僅表現的是中西方文化差異,某種程度上,一個測體溫的動作甚至可能上升到是否合法的層面。

那麼,疫情中,加拿大和美國為何沒在公共場所強制測體溫?細究起來,其背後有諸多醫學和隱私權保護的考慮。

加拿大為何沒有公共場所強制測體溫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有一些國家會要求居民在出入公共場所時測體溫,以防有發燒癥狀的感染者進入公共區域,儘可能減少COVID-19的傳播。在中國,額溫槍因此一度脫銷,但在加拿大公共衛生部門一直沒有實施這項措施。

直到前不久,有媒體曝出加拿大快餐連鎖店Tim Horton和一些連鎖超市,開始要求員工在上班前需要測體溫,就連顧客也被要求在進入商店前測體溫。上個星期,大統華超市開始要求顧客在進入商店前測體溫,但這並非是當地政府強制要求或提倡。

這頓時引起不少人的疑惑,為何之前加拿大沒有這樣做?在公共場所測量體溫,是否真能有效降低COVID-19傳播風險?

針對公眾向CBC提出的問題,近日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HAC)發言人回應說,測體溫對控制疫情沒有多大幫助。因為「發熱並不是新冠肺炎的最早的癥狀,在某些情況下,有的人甚至不會發熱。」

PHAC的說法並非毫無依據。事實上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加拿大機場曾使用230萬台溫度掃描儀對出入旅客進行了超650萬次檢測,但大量的篩查工作,並未發現任何SARS病例。

卑詩省和安大略省的衛生官員也一致認為,溫度篩查對疫情防控並未幫助。目前兩省也沒有實行這一措施的計劃。

加拿大的其他幾位流行病專家也有類似的看法。Sumon Chakrabarti博士說:「測體溫會給人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讓人放鬆警惕。這可能導致那些沒有癥狀和出現其它癥狀的病毒感染者未能及時被發現。況且即使是發燒的人,熱度也是時高時低的,不見得正好在被測體溫時發燒。」

歐美國家為何普遍不在公共場所測體溫?

加拿大的做法並非孤例,從歐美等國家實行的抗疫措施來看,似乎他們都不怎麼傾向於通過在公共場所測體溫的方式來防疫。

早在3月份疫情爆發初期,美國、英國和義大利等國家最初採取的防疫措施,也都只是提倡大家勤洗手、減少非必須要的外出和保持社交距離,甚至在英國首相不幸中招之前,英國不少專家還提倡「群體免疫」來應對疫情。

即使在美國公共場所,從普通雜貨店、便利店到大型商超,僱主們也只為員工分發了洗手液、或安裝隔離玻璃。

直到4月份美國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一些員工陸續病倒,有的企業甚至到了不得不關閉倉庫和門店的地步,在政府強制要求每個人必須嚴格遵守保持社交距離規則的情況下,像沃爾瑪、亞馬遜、星巴克這類商業巨頭們才開始採取更加激進的安全預防措施,將測體溫作為對抗冠狀病毒的新防線。

不過即便如此,在美國這種做法也並非是強制性的。此前星巴克美國和加拿大公司執行副總裁羅珊威·廉姆斯(Rossann Williams)在給員工的公開信中曾表示:「溫度檢查是自願的。沃爾瑪和亞馬遜在為員工提供口罩的同時,也告訴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戴口罩。」

就連美國疾控中心(CDC)官網的防疫指南中,也並未提倡群眾測體溫。


(CDC官網截圖)

為何在中國普遍推行的防疫措施,到了歐美地區反而不怎麼受重視了呢?

總部位於聖地亞哥的Scripps Health首席醫學官Ghazala Sharieff博士說,她並不贊成對員工進行體溫檢測,因為這並不能幫助準確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還會造成「虛假安全感」。

相反,她建議僱主和僱員應該更加註意,因感染可能出現的癥狀。在Ghazala Sharieff博士看來,與其建議別人測量體溫,不如看到有人咳嗽,勸他趕緊回家更加靠譜。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普通外科醫師兼學術研究員大衛·欣丁(David Hindin)博士也認為溫度篩查的做法可能存在問題。例如,某些患者當時不會發燒,甚至之後也不會發燒。當然,對於必須繼續上下班並需要與他人互動的重要工人來說,測一下溫度總比不測的好。

至少在一些希望重新開門和營業的企業看來,非接觸式溫度計即便無法準確判斷被測溫的人是否感染了病毒,也能使客戶從心理上感到安全。畢竟他們也期望恢復正常生活,尋找可以讓他們放心工作的理由。

當然,還有一種更為嚴謹的考慮是,在公共場合測體溫的做法可能涉及法律問題。根據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由於健康數據屬於「個人敏感數據」,因此GDPR認為應該禁止僱主對員工進行體溫檢測。不過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會在相關員工諮詢機構(例如:工作委員會)的同意或批准下,由醫務人員協助進行體溫檢測。

譬如,早前基於《美國殘疾人法》(ADA)的規定,很多僱主並不確定體溫檢測是否符合ADA規定的醫學檢查範疇。科羅拉多州金州國家就業法研究所(National Employment Law Institute)的ADA服務主管David Fram也指出,根據ADA相關規定,體檢必須與工作相關並且必須合法才具有必要性。

為此在經過充分考慮之後,3月份,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EOC)發布指南表明,基於大流行期間ADA給出的指導意見,溫度測試可以被納入ADA的所指的體檢範圍。但前提必須是,該地區大流行達到州或地方衛生部門或CDC評估的標準,然後僱主才可以在不違反ADA的情況下測量員工的體溫。

顯然,在公共場所測體溫這一做法,在歐美國家看來並非缺一不可的防疫舉措,而且出於尊重個體自主權的考慮,在沒有足夠證據表明體溫檢測對防疫有重要作用的情況下,各國有關部門也不願意在強制社交隔離的基礎上,再為本就因社交限制而抓狂的民眾添堵。

保持社交距離遠比測體溫更重要?

話說回來,為何早期對測體溫、戴口罩不以為然的國家,偏偏對保持社交距離(備註:人與人之間在公眾場合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格外重視呢?甚至在一些國家,不戴口罩無傷大雅,但是在公共場合不保持兩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就會被巡視的警察警告甚至開罰單。

尤其是在加拿大這樣地廣人稀的地方,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獨立屋,本身大家社交距離就比較遙遠,在人口構成方面也遠不及中國的傳統宗族文化來得複雜,社會制度和獲取資源的透明度也並不需要人們頻繁「送禮」、「走關係」。這樣的國家真有必要強調擴大社交距離嗎?

說實話,真的有。加拿大相互之間住得遠,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愛社交,不愛熱鬧。在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下(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冬天),加拿大人往往會趁著好天氣去戶外成群結隊地放飛自我。

野餐、聚會、滑雪……亦或是在盛大的聖帕特里克節,穿著花花綠綠的奇裝異服和不認識的人載歌載舞一整天;在復活節長周末出去踏青,帶著孩子去公園參加各種尋彩蛋的親子活動、觀看花車遊行。這些都是加拿大人一年中必不可少的戶外活動。

而恰恰人們期待的這些盛大節日活動,卻因為疫情爆發全部泡湯。更不用說,一到了春假季節就開始組織各種沙灘旅遊、戶外燒烤等活動的美國人了。

就在前兩日,加利福利亞州的兩個縣剛向公眾開海灘,周末的海灘已是人滿為患。逼得加州州長不得不向居民發出警告:「病毒不過周末,也不會因為海岸陽光明媚就在家待著。」希望大家不要再無視保持社交距離的指導意見。

所以,相較於測體溫、戴口罩,讓「愛自由」的美國人和加拿大人保持社交距離,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保持社交距離和勤洗手、不摸臉、對著胳膊咳嗽打噴嚏等衛生習慣一樣,都是主動抑制病毒傳染的一種措施。能否嚴格限制居民非必要的外出、聚會,將直接決定在接下來的日子能否「壓平曲線」。

文章參考資料:
1.www.cbc.ca/news/covid-questions-answered-temperatures-1.5547338
2.www.shrm.org/resourcesandtools/legal-and-compliance/employment-law/pages/coronavirus-checking-temperatures.aspx
3.www.cnbc.com/2020/04/04/coronavirus-walmart-amazon-turn-to-thermometers-as-detection-tool.html
4.https://ogletree.com/insights/the-latest-covid-19-conundrum-can-employers-institute-temperature-checks-at-workplaces/
5.https://ogletree.com/insights/the-latest-covid-19-conundrum-can-employers-institute-temperature-checks-at-workplaces/
6.加廣中文:為什麼加拿大沒有實行在公共場所測體溫的抗疫措施?2020.4.28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Faye,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