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蘿蔔賽人蔘,這樣搭配效果更佳!但顏色不同,作用各異,可別吃錯了~
時下正是蘿蔔大量上市的季節,而民間素有「十月的蘿蔔賽人蔘」等說法。
而現代醫學也證實其富含強抗氧化劑——花青素和蘿蔔素硫,對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衰、輔助預防癌症等都有積極作用;含有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體內廢棄物的排出……
吃蘿蔔的好處多,可這白紅黃那麼多顏色,該如何選擇,又該怎麼吃呢?
蘿蔔顏色不同,功效各一
現如今,市面上的蘿蔔種類是越來越多了,不僅形狀有長的、圓的,連顏色都各不相同。用其養生食療,其功效其實也有差異。
1.白蘿蔔——生吃潤肺、熟吃潤腸
白蘿蔔性涼味甘辛,生吃和熟吃的時候側重的功效不同。
白蘿蔔生吃生津潤肺、清熱排毒,對於口舌乾燥、眼睛乾澀、便秘尿黃者,吃生蘿蔔效果不錯。
而煮熟後,則有下氣消食、化痰導滯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導致的虛性腹脹、吃多了引起的食積腹脹、胃腸動力不足引起的便秘腹脹、受寒引起的寒性腹脹以及痰多咳嗽。
2.青蘿蔔——清肝火
白蘿蔔和青蘿蔔的功效相似,但其偏入肝經,因此重在清肝火。脾氣急躁、臉紅面赤、頭暈、頭痛、消化不好、大便干、小便赤等癥狀的人可以選擇食用青蘿蔔。
3.紅蘿蔔——補鐵抗病
相比白蘿蔔和青蘿蔔,紅蘿蔔中的纖維木質素更高,其能加強人體抗病毒的能力;同時,紅蘿蔔對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實驗證實,每天嚼100克紅蘿蔔就能產生一定的干擾素,幫助機體抵禦疾病的發生。
另外紅蘿蔔中的含鐵量比白蘿蔔高40%、比青蘿蔔高75%,從這個角度講,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有一定好處。但相較而言,植物補鐵不如動物補鐵,對於有貧血人群,更建議適當吃毛血旺、紅肉等或鐵劑補充劑補充。
注意:蘿蔔雖好,但是生食性偏涼,脾胃虛寒者或陰盛偏寒體質者不宜多食,氣虛者不宜食,十二指腸潰瘍、先兆流產、子宮脫垂患者應少食蘿蔔。
4.胡蘿蔔——抗衰明目
胡蘿蔔雖然也叫蘿蔔,但和上述三種蘿蔔卻不屬於同一科,因此功效自然差異也較大。
胡蘿蔔的主要營養素是β-胡蘿蔔素,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能幫助延緩衰老;另外,進入人體後轉變成維生素A,能夠幫助肝臟細胞的修復,提高機體免疫力,對夜盲症和乾眼症也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但需要注意,胡蘿蔔中的營養素需要經過加熱,人體才能更好的吸收,而且胡蘿蔔素還是脂溶性物質,在吃的時候最好搭配一些肉類。
蘿蔔巧搭勝似「葯」
單一的飲食,效果相對有限,如何達到1 1≥2的效果呢?
1.白蘿蔔+橄欖——預防感冒
蘿蔔燉橄欖又被稱為「青龍白虎湯」,在古籍《王氏醫案》中就有記載其能有效預防上呼吸道問題的發生。
做法:橄欖10顆切開、蘿蔔250克切塊、生薑3片,喜歡甜口的可以加幾顆紅棗調味,一起放入鍋中燉煮30分鐘。
橄欖又叫青果,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的功能,搭配上蘿蔔,不僅能輔助治療咳嗽、咽喉痛,長期服用對於預防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也有一定作用。
2.蘿蔔汁 甘蔗汁——緩解扁桃體炎
做法:甘蔗汁100ml,白蘿蔔汁50ml,將二者混合均勻後慢慢飲服。每日2劑,連服5~7天。
甘蔗入肺、胃二經,具有生津、下氣、潤燥、補肺益胃的特殊效果,搭配蘿蔔對於扁桃體炎引起的扁桃體腫大、咽喉疼痛、嗜睡等癥狀都有緩解作用。
蘿蔔流言辨真假
蘿蔔好處多,但關於它的「流言」也不少:胡蘿蔔和白蘿蔔不能同吃?吃藥時不能吃蘿蔔……那這些流言到底真假如何呢?
1.白蘿蔔和胡蘿蔔相剋,不能一起吃?
傳言:「胡蘿蔔含有一種叫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會分解掉白蘿蔔里的維生素C,所以兩者不能一同吃。」
但其實抗壞血酸的耐熱性很低,在加熱烹煮的過程中,高溫會使其失去活性,因而不會破壞白蘿蔔含有的維生素C;另外,白蘿蔔本身其實也是含有抗壞血酸的,可以一同食用。
2.吃中藥時不能吃蘿蔔?
白蘿蔔的下氣、消滯作用較強,這是很多人認為蘿蔔解藥的原因。
專家表示,白蘿蔔和白蘿蔔籽的確可以影響一些參類補藥,如人蔘、党參、太子參等的藥性,而對於其它的一些藥物則並無影響,甚至可以促進治療食積、氣滯藥物的療效。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論。
3.吃蘿蔔一定要去皮?
很多人習慣吃蘿蔔的時候把皮去掉,覺得埋在土裡不幹凈,殊不知,蘿蔔中的很多營養都是聚焦在蘿蔔皮內的。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蘿蔔是人體補充鈣的最佳來源之一,不僅含鈣量高,而且不含草酸,更利於人體吸收,而蘿蔔皮中含鈣量最多;不僅如此,其所含的維生素C也是肉質部分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