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家長感慨 不搞體育孩子在美國根本混不下去
美國家長最重視孩子什麼?文化學科?顯然不是,我的孩子逃逃每周的作業加起來二十分鐘就能做完了。創造力培養?其實也不是,儘管這會滲透在他們的很多教學方式中,但卻不是美國家長最重視的。在逃逃所在的培養創造思維的「天才計劃」里,一眼望去,幾乎是清一色的亞裔,難道真的是亞洲人聰明些?當然不是,只是很多美國家長不那麼care而已。那麼,美國家長究竟最在乎什麼?答案是體育!他們對孩子體育運動的培養,是絕對肯花大把時間和銀子的。
我曾調侃一些美國朋友的生活習慣,他們的答案讓我哭笑不得。例如為什麼不啃骨頭?那是因為看牙醫實在太貴;為什麼不吃帶刺的魚?因為魚刺一旦卡到喉嚨,看急診的錢是這條魚的幾千倍;為什麼天天跑健身房?因為要減少和醫生打交道的機會。
當然,拋開這個市場經濟的「調控」因素,美國家長很清楚,孩子們的較量,最終是綜合能力的較量,而一個強壯的體魄,是所有的基礎。另外,孩子體育好,考大學時是有直接優勢的,如果你高中時就是校隊的明星球員,那隻要成績還過得去,上大學就不用愁了,如果成績還不錯,那名校和獎學金也不在話下。簡直是有體格就有未來的節奏!
而深入一想,體育好的孩子在申請大學時有優勢,究竟是大學這根指揮棒讓孩子們更愛體育,還是大學喜歡愛體育的孩子本身呢?
先說說我周圍的美國朋友,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一家人陪孩子練壘球、游泳、籃球、橄欖球……而在各項運動方面,美國父母更注重Team sports(團隊類的體育),因為他們認為團隊類的項目能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合作,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所以美國父母不單把體育看成強健孩子體魄的方式,還是對孩子意志品質的訓練,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再來說美國的運動設施,那真心不是蓋的。就說網球場吧,每個初中、高中都有,課外時間對公眾免費開放。學校很密集,人均資源很豐富,所以只要開車出去幾分鐘把家附近的學校轉一圈,肯定能找到空場子,先到先得,很公平。逃逃的網球老師是李芳(挺有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李娜之前的亞洲一姐),應該也算是網球界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同樣得遵循這個規則,所以每周的網球課地點並不完全固定,都是老師提前半天左右通知的。
記得大家經常喜歡開的一個玩笑,說中國人為什麼乒乓球、羽毛球那麼好?主要是因為這兩項運動不怎麼挑設施,不管在哪,只要有兩副拍子就可以開打。也記得上次回國,各種高架橋、商場修得氣派之極,而為孩子們提供的運動場地卻很難找到,就算找到,也價格不菲。不過條件不足絕不是當宅男宅女的借口,即使沒有合適的運動場地,帶孩子去周邊爬山登高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家長實實在在的投入。我看到不少的美國全職爸爸,平時工作非常忙,但是一到周末,會陪孩子做各種各種的戶外體育運動,有些還是球隊的教練。我們家鄰居爸爸每周都會在自家後院陪孩子練足球,一絲不苟的全身運動裝備,胸前還掛個哨子,說實話,我很喜歡這種畫面,尤其是爸爸和兒子一起在運動場上對各種動作、戰術的研究的時候,真有點上陣父子兵的感覺。
當然,陪練是個很辛苦的差事,但老美家長們把這當成頭等大事,為此甘願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這種對體育的無限量支持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這方面我們家是要加強的,我和逃爸都缺乏運動細胞,但這並不阻礙我們努力培養逃逃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儘管從他的性格,身體條件來講,在體育方面很難有什麼突破,但我只希望逃逃能愛上運動,愛上拼搏、出汗的感覺。另外,給孩子選擇運動項目其實是有講究的,身體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老師的建議選擇最擅長、最適合的。而像逃逃這種,本來就不怎麼好動,也沒有明顯身體優勢的,那就主要培養興趣。記得一位朋友的建議,給孩子選擇體育運動時,可以鼓勵孩子分別參加一個團隊和一個個人進行的項目。團隊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而個人活動,更加磨練心智,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和逃逃也正在學習和嘗試。
如果說美國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教育理念,那對體育的重視絕對算最重要的一個。在這方面,美國家長比我們看得遠,多認幾個字,多算幾道題,算不上什麼,孩子的路還長著,強壯的體魄和拼搏的精神,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