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蝦外包裝檢出新冠,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么?如何確保安全?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0日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會上宣布,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在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一個樣本中、從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從進口三文魚到凍南美白蝦,涉及進口冷凍食品的新冠病毒事件頻發,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安全食用嗎?我國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厄瓜多凍南美白蝦為何中招?
畢克新介紹,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的風險,全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風險監測。
截至7月9日24時,全國海關共抽樣檢測樣本227934個,其中產品樣本43964個,內外包裝樣本147568個,環境樣本36402個。在上述樣本中,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載厄瓜多Industrial Pesquera Santa Priscila S.A(註冊編號24887)生產的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一個樣本中、從厄瓜多Empacreci S.A(註冊編號681)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Empacadora Del Pacifico Sociedad Anonima Edpacif S.A(註冊編號654)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其他227928個樣本檢測全部為陰性。
畢克新表示,隨著境外疫情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一些國家「帶疫復工」,冷鏈環節受污染的風險加大。對檢出陽性的樣本,經核酸序列分析並經專家研判,檢測結果提示厄瓜多三家企業產品的集裝箱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風險。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我國採取哪些措施加以應對?
畢克新表示,為保護消費者健康,海關總署決定,自即日起暫停厄瓜多上述三家企業在華註冊資格,暫停上述三家企業產品的進口,對暫扣的貨物採取退貨、銷毀等處理措施。海關總署已將有關情況通報厄政府主管部門,請其就有關問題進行調查,並儘快向中方反饋。同時請其進一步加強對輸華食品企業的監管,督促企業落實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共同制定發布的《新冠肺炎與食品安全:對食品企業指南》,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加強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衛生管理和員工防護,保證輸華食品安全。
畢克新表示,下一步,海關總署還將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採取堅持關口前移、開展遠程視頻檢查、採取暫停產品進口措施等措施,嚴格口岸檢驗檢疫,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
針對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我國已採取了暫停其產品進口等措施,目前已經暫停了德國的通內斯、美國泰森、巴西Agra、英國Tulip等23家境外肉類企業產品進口。
冷凍海鮮和肉類是否可能成為傳染源?
近幾個月來,美國、歐洲等肉類企業新冠肺炎病毒聚集性病例頻發,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聚集性病例後,進口冷鮮食品作為病毒傳染源的可能性備受關注。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表示,美國軍事醫學傳染病研究所牽頭開展相關研究,將新冠病毒接種在去毛的豬的皮膚上來觀察不同溫度下新冠病毒存活的穩定性。研究的目的是用豬的皮膚來模擬人的手的皮膚,從而預測病毒在人的手的皮膚上存活時間,研究結果發現,在豬的皮膚上是可以存活的,這個研究結果再次提示民眾,在疫情防控期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衛生是非常重要的。
李寧表示,基於國際組織相關權威機構的觀點和現有的證據,冷凍水產品和冷藏肉類食品作為傳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食品安全局、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權威組織和機構都有明確的觀點,觀點也是比較一致的,即新冠病毒主要是經人的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的,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到目前尚無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到目前,全球確診報告的1000多萬病例、我國確診報告的8萬多病例也沒有因進食食品而出現病例的報道。
李寧表示,食品在生產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如果周圍的環境被新冠病毒污染,或者食品從業人員本身就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都可能對食品造成污染。在疫情期間特別要強調食品從業人員一定要做好食品在生產加工銷售環境和設施的衛生消毒,加強自我的健康監測,千萬不能帶病從業。
普通消費者如何確保飲食安全?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很多時候無法確定所購買的食品是否來自疫區,普通消費者應如何做來保證飲食安全?
李寧表示,一定要牢記世衛組織推薦的做好食品安全的五個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食材。特別提醒民眾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食物在加工之前一定要認真清洗,清洗過程中要防止水花飛濺。
第二,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一般家裡的烹調溫度即可殺滅新冠病毒,還可以殺死其他病原微生物,這對確保食品安全至關重要。
第三,一定要生的和熟的分開,用的容器,包括案板、刀具等都要注意,特別要注意處理生肉、生水產品等食品時,避免交叉污染。
第四,在烹調加工結束以後,對檯面、容器、廚具等進行清洗和消毒。
李寧表示,最後提醒消費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處理食物,包括包裝材料的整個過程中,要勤洗手,避免用不幹凈的手觸摸口眼鼻。以上幾方面要求如果都做到位了,食物安全就能得到很好保障,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加強進口食品監測
是否影響正常國際貿易?
中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風險監測後,有國家和國際組織擔心中國的做法會限制正常國際貿易,對厄瓜多三家企業暫停進口,有聲音認為,這一做法或將加重這種疑慮。
對此,畢克新表示,針對近期北京市發生的聚集性感染,出於對國內消費者健康安全的考慮,有關部門在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加強了生鮮冷鏈產品的新冠病毒風險監測,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中國海關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等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預防新冠病毒從進口冷鏈食品渠道傳入風險的重要舉措,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WTO/SPS)有關規定,國內法律依據充分。這是為保護人民身體健康而採取的必要措施,不影響國際正常貿易的開展。
畢克新表示,暫停厄瓜多三家企業產品進口,主要是為了督促其認真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及時改正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共同制定發布的《新冠肺炎與食品安全:對食品企業指南》,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加強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衛生管理和員工防護,保證輸華食品安全。中方願與厄方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保持密切溝通,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增強消費者的信心。
畢克新表示,作為中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中國海關願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推進食品安全國際共治,加強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共同促進國際食品貿易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