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以H1b身份工作的體驗到底是什麼樣的?
拿到大學offer不是「歷史的終結」,抽中工作簽證也不是進入了另一個「平行宇宙」,「留學時代」和「後留學時代」本該是一氣呵成的故事,我只想用此文採擷出留美工作生活的一些切片,無意於職業規劃指導,而是側重於真實的工作、生活體驗記錄,作為留學時代的續篇,也作留學規劃的前奏。
老美常講一句話:「Begin with an ending mind」,大概是在勸人要想清楚未來和自己最終的目的,再開始腳下的征程。對於一個申請者來說,想要了解申請成功之後的留學生活大致會是什麼樣的,會有海量閱不盡的信息可以幫助他。
可是,一個有意向未來留美工作的留學生,想要獲悉中國人學成之後留美工作到底是怎樣的體驗,能獲得的資源相比之就少的可憐。有趣的是,H1b中籤就像一個「奇點」,通過這個「奇點」的人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並沒有和他們原來的世界保持有效的溝通。這樣的隔絕,讓留學生們對這樣一種未來的出路霧裡看花,留美工作就像「大數據」這個概念一樣,人人都在談,卻沒有幾個人真解其中味。同時,這也讓留美工作人員成了在這片異域文化環境里孤獨的探索者,成了另一個宇宙里散落的孤星。
拿到大學offer不是「歷史的終結」,抽中工作簽證也不是進入了另一個「平行宇宙」,「留學時代」和「後留學時代」本該是一氣呵成的故事,我只想用此文採擷出留美工作生活的一些切片,無意於職業規劃指導,而是側重於真實的工作、生活體驗記錄,作為留學時代的續篇,也作留學規劃的前奏。
從停車廠開始,在停車場結束
在美國的大多數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都很不發達,我所在的被很多人想像成「大農場」的德州更是如此。大家還一定記得高中地理課上學的「城市鐘擺效應」,說白天人流從城郊到城市中心區工作,下班時人流又反向涌回郊區,當時學這個理論時感到無法聯繫實際,因為對於很多中國城市來說,呈現多極發展態勢,根本就說不清到底哪個區域是所謂的「城市中心」。
一來美國,發現這個理論非常恰當的解釋了美國的城市人群流動,以我所在的達拉斯來說,不像中國很多大城市到處高樓林立,達拉斯的摩天大樓只集中在城中心的一小片區域(downtown),走出這片區域不但鮮見高樓,而且建築物的分布很稀疏(sub-urban)。Sub-urban到中文裡被譯為「郊區、城郊」,但是這和中國的農村地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是上班族們的生活居住區。
上班以後,我就成了「鐘擺效應」人流的一部分,清晨起來一腳油門開上通往downtown的高速公路,匯入從城郊開往城中心的千萬輛汽車中,晚上再隨這宏大的車流逆向開回,周一到周五,無數輛車同時同向行駛,就像一場永不負約的「朝聖」。
美國人非常愛車,這種稀疏的城市布局也決定了他們離不開車。他們享受開車的過程,在國內開起來覺得很遠的距離,他們並不介意,我有一個同事家就住在離公司100邁(160公里)的距離,每天單程要開一個半小時,可他自己總說It』s not that bad….
早上在停車場看一眼朝陽,便進入building裡面開始一天的工作,下班以後回到停車場,朝陽已經變夕陽了。
留美工作不是「走遍美國」,世界很大,我們都想出去看看,自由是一種生來就有的權力,但是想出去看看就出去看看,卻不是生來就有的能力。我想,留學最大的眼界開闊就是不再幻想彼岸有個理想世界,留美工作和回國工作一樣,還是要為「真正的自由」一天天重複著努力。
「君子」之交淡如水
工作環境下老美之間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
和國內的同事關係比起來,美國的同事關係相對簡單。中國人是群居的動物,很多單位里的同事在工作之餘還保持著私人的交往關係,於是同事圈會外延出生活圈、社交圈,有時能否妥善處理好這些私人關係甚至會間接的影響工作的升遷調動。
美國是一個更加「原子化」的社會,大家的活動往往以個人和家庭為基礎,當然這裡的家庭指的是配偶和未成年的子女,和中國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又不一樣。
以個人成就和家庭幸福為核心的價值觀,意味著少了很多迎來送往的應酬負擔,另一方面也少了些人群聚合所帶來的多元和歡樂。工作更多的是一種利益關係的交換和供養家庭的手段,一下班,沒有餐桌上的滿漢全席、大快朵頤,沒有杯盞碰撞、觥籌交錯、酒話里智商和情商的競技,沒有KTV的麥霸與抒情,大家簡單禮貌告別後都匆忙走向停車場,為趕在交通擁堵前開回家,去健身房鍛煉身體,或是多和家人孩子在一起度過一些時光。
「I need to go see my kids really quick.」
「You know what? I need to meet the football coach of my daughter.」
「I will have a yoga class at 7pm.」
這些是我的同事下班前最經常提及的。
公司時不時也會組織下班後的Happy Hour,同事們到酒吧小坐一下,小酌幾杯,聊聊誰家妻子剛剛生了baby,誰家孩子過生日,誰家的dog不能和他cousin的dog get along之類的話題,然後就是「Oh, I』d better head out. Otherwise, my wife is gonna be mad at me…」
一起工作就是單純的工作,工作之後最小化花費在自己同事關係上的時間,因為有自己和家人,這些他們認為更珍貴的東西值得仰望,珍貴到可以支控的時間沒有花在他們身上都覺得是浪費。
一個鬆散的、原子化的、個人家庭主義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傾向下,人們沒有意向去在同事關係基礎上發展其他多元的外延,同事關係也就這樣直接、簡單、禮貌、淺淡,充滿對彼此個人生活的尊重,和由這種尊重帶來的彼此心照不宣的距離感。
孔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但我看,美國人的簡單、淺淡之交和中國人的複雜、緊密之交不是君子和小人的高下,而是各自文化、價值觀下,人與人交互方式的不同取向和傾向。
想要留美工作的同學不妨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考慮一下,哪一種交往模式更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畢竟在一個讓你舒服的人際環境里工作,表現上才能更有發揮。
新教倫理的影子
美國人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我在公司總部上班,10層的大樓里800名員工中,像我這樣的外籍員工占絕對少數。一年來,和美國人一起上班、加班、小組討論、做project,完成領導的任務,回應同事的請求,360度美國式工作環境的包圍,讓我有機會親眼觀察美國人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工作時精神風貌如何,也打破了很多在國內形成的誤解和偏見:
我們對美國人的誤解有哪些?
誤解1:在美國工作不用加班,而且,因為美國的勞動法律法規更加健全,即使加班了也會付加班費。
事實:在美國工作也要加班的,在我從事的財會領域,一些去了Big Four的同學每周工作60個小時以上是經常的事情。很多朋友後半夜才回家,一周有時都沒和室友見上一面。 而且,法律上,在美國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真的,你沒聽錯,在美國,法律上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
美國法律規定「Employers must pay overtime to employees who work more than 40 hours in a given workweek, unless they meet certain exceptions. 」在這些exception中,最常見的一個就是white-collar worker,它囊括了行政人員(Administrative),企業高管(Executive),和需要專業職業能力的工作人員(Professional employee),譬如會計師、律師、電子工程師、計算機編程師等等。
基本上中國留學生所學專業能應用上的各個領域的一份體面的中產白領的工作,都屬於這個範疇。
我有朋友曾經在國內的大型外企工作過,後來又到美國工作,感受到巨大落差,國內都有的加班費在美國竟然沒有,而且沒有的完全合法。
誤解2:中國人有農耕文化傳統,安土重遷,美國人有海洋文化傳統,勇於變化和冒險,所以美國人更換住所和工作的頻率比中國人更高。
事實:我見到無數美國人,祖孫三代都在同一個城市內生活,上的是本州內的同一所大學,為同一隻美式足球隊伍助威吶喊。很多美國人沒有護照,因為從未想出過美國,還有很多美國人一生只在一家公司工作過,比如在我們公司持續工作二十年年以上的老美就大有人在。
我就參加過公司為一個職員開辦的慶祝其在本公司持續工作十年的party,十年來他始終負責SOX Control方面的工作,財務報告是月度反覆的,每個月都要為之做一整套的合規性的操作,以滿足SOX法案的要求。十年,一百二十個月,這個職員兢兢業業的把他的任務完成了整整一百二十遍。公司在表彰他的時候特意提到,他再過去十年期間累計回答了一千多個來自審計師事務所的詢問,那背後是一千多個Excel表格,幾千封Email及幾百次Meeting。
誤解3:美國人工作起來沒有中國人努力。
事實:美國人工作起來真的很拼!
過去的一年,我見識了他們對工作的激情、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信念,哪怕工作的性質是重複的、內容是枯燥的、影響是瑣碎的,他們對之有著出乎我預料的認真的態度和驚人的忍耐力。 沒上班之前聽說過「工作狂」這個詞,覺得如果工作能讓人發「狂」,那一定是很有創造力、名頭很大的工作,而現實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工作也會讓美國人發「狂」。
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自願長時間的加班;主動長年放棄午休,一邊吃一盒酸奶當做午飯一邊繼續點擊著滑鼠和鍵盤;主動周末加班或者把電腦帶回家裡繼續工作,這些現象數見不鮮。不少老爺爺老奶奶早都過了退休的年齡,依然堅持上班,很多人跟我說,不到神讓他們停下的一刻,他們不會停止工作。
我想,要論總體加班時間和強度,中國的上班族們還是遠超美國。然而,美國人加班的自願性、加班後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對自己所做之事全身心的信與愛,卻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文化現象。 我常想到這些人的祖先,那些來自英國的新教徒.
400年前,他們給這片待開發的土地帶來了新教的倫理。在新教倫理中,勞作是對神的榮耀,而現世商業的成功表現了神對人的揀選。
400年後,馬丁路德已經長眠在歷史課本里,不過我依稀在他們的每日工作中看到新教倫理的影子。
「Whatever you do, do all to the glory of God」
結語:
這篇文章寫在我留美工作剛滿一年之際,再過一年或者三年以後,如果我還一直在美國工作,那時對美國的觀感勢必又會有所不同。赴美留學本身就是一項需要勇氣的決定,而留美工作更是一次充滿不確定性的摸索。當年留學的夥伴們,十有八九已經飛回中國,像遷徙的候鳥大隊地回到原住地,只留零星幾隻還在遷徙地駐足。
上一代的留學生們已經同化為美國中產的一部分了,還完了house的房貸,在院子里澆花種草,幫著下一代孩子「爬」藤校,這是否是這一代留學生要模仿的人生模板?這一代留美工作的留學生,是缺少同行者來打氣的孤行者,是缺少先行者來模仿的探索者,也是擁有很多可能、選擇和不確定性的挑戰者。
作者:達城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