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在美國當了18年醫生後,我看到了美國醫療真正「厲害」的地方…

我的美國兒科醫生朋友去中國訪問,時常看到患感冒兒童要接受抗菌素和吊液治療,他非常不理解。因為照教科書,感冒前期是病毒所致,主要對症治療,治咳嗽,流鼻水,發燒或頭痛。少數兒童進入感冒後期,合併有細菌感染有黃痰發燒才需要抗菌素治療,不能進食的兒童才需要吊液。

在美國當了18年醫生後,我看到了美國醫療真正「厲害」的地方…

在美國,醫藥是分開的。你買葯的時候,是去藥房買的,而藥房掛靠在一些商店下面(如沃爾瑪,CVS, Walgreen)。所以,醫生給你多開藥對他一點好處沒有,吃錯藥了他倒是有責任,所以一般情況下來說,你不會吃到你不需要的葯。

在美國醫生的教育中,至始至終強調兩條內容:凡事先求最簡單和最便宜。開最便宜的葯,開檢查單時要想到同等最便宜的檢查。用手給病人做身體檢查是最簡單最便宜,任何時候都要最先作。最簡單和最便宜先做,不行了再考慮用複雜的和最昂貴的。

我有一個病人,乳腺結節,她當時在大陸,看病的時候,醫生建議她做手術。她那個時候打電話對我說。她很擔心,因為有朋友纖維瘤開刀之後又複發了。至今已經開了3次了。問我該怎麼辦。如果自己開刀會不會又複發。如果不開刀,又怕越來越嚴重,增加乳腺癌風險。

我說乳腺結節沒有纖維瘤那麼嚴重。但是我建議她先去找找大陸有沒有賣台灣的拂朵疏胸霜,自己先按摩。結果她在淘寶買了,用了一個月那個結節就消失了,還好沒有開刀。

之後她另一個纖維瘤的朋友用那個疏胸霜,堅持按摩了6個月,纖維瘤也漸漸消退了。當然我並不是說手術是不正確的。但是,手術的複發率,醫生應該最清楚了……

在美國當了18年醫生後,我看到了美國醫療真正「厲害」的地方…

西方醫學的最高原則是no harm (不能因為治療而帶來附加的傷害)。所以,美國醫生會教你保健方法。

比如你關節疼痛,醫生會讓你去鍛煉,你小葉增生,乳腺增生就會教你怎樣自己配合疏胸霜按摩,你牙齒不好,他教你如何用牙線,如何飯後漱口,有很多營養品直供診所的,醫生可以直接開給病人。

總之,醫生總是優先選擇沒有傷害的方法。而不完全是吃藥解決,他希望在生活方式上讓你改變。這種醫患關係更全面一些,他負責的是你健康,而醫藥不過是其中一個部分而已。所以醫療的英文有medical care, health care 說法,其中關愛保護 ,「care」 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美國當了18年醫生後,我看到了美國醫療真正「厲害」的地方…

但是在中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的一個白人朋友在北京工作,他對我說,他經常被中國病人質疑:醫生,你為什麼不給我配藥?他說,我覺得你的情況不需要開藥……大陸的病人很多都覺得,醫生沒有給他們開藥,就是對他們的病不夠重視。這完全是誤區。

對美國病人來說,同一個醫療問題你問西部加州的醫生,或問東部紐約的醫生,問城裡的醫生或鄉下的醫生,答案都完全一樣。

在美國,病人沒必要為了自己的同一個病去看第二個同科醫生,付錢的醫療保險業會認為這是浪費。美國也沒有「專家門診」,因為主治醫師的水平是一樣的,青年老年的水平也一樣,(青年醫生的知識還會新一點兒。)沒有理由去看老醫生要多付錢。

例如,美國媽媽帶孩子去看醫生。

她先來到兒科醫生這兒,這個兒科醫生是兒科第一線醫生。兒科醫生診斷是一種肌(萎縮)無力症,然後轉診到神經科醫生。這是二線醫生,也叫專科醫生。神經科醫生也診斷是肌無力症。並告訴媽媽,這種肌無力的孩子的情形會越來越壞,13歲時要坐輪椅,20幾歲就會死亡。目前的醫學無法治療。

媽媽不死心,會帶孩子去看第二個神經科醫生。第二個看完說第一個神經科醫生的診斷和處理完全正確,你不必再來我這兒。也不必再找其他醫生了。

媽媽相信這兩個醫生的話。就回到第一個神經科醫生那兒。他回安排複診時間,13歲時送去輪椅,以後住院,直到死亡。

在美國當了18年醫生後,我看到了美國醫療真正「厲害」的地方…

對醫生誤診誤醫的處罰是美國醫生頭上的緊箍咒。醫生精英們深知自己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來之不易,都非常珍視自己的職業聲譽,兢兢業業、謹小慎微,要不然一旦出了事故,社會地位沒了,經濟收入沒了,前途也沒了……而且,醫生吃回扣在美國是違法行為,會被吊銷執照。

也就是說,美國醫生的責任心很強。在美國,偶有醫療事故,基本上屬於技術事故,很少遇到責任事故。

對誤診誤醫的定義是以下兩種情況必須同時存在:一是醫生採用了教科書以外的方法,或稱不尋常的方法;二是這個不尋常的方法產生了不良的後果。

因為誤診誤醫的評判過程是一場官司,美國醫生唯恐避之不及,所以人人嚴守教科書規定,不越雷池一步。從另一方面講,大家都照著一兩本教科書去做,去看病治病,其過程就會非常相似。

當今世界上所有的重要的、變化中的醫學文獻都是用英文寫的。知識經濟時代,一個非英語國家的知識分子的英語能力是國力的一種表現。如果你和他們在一起不能說不能聽英文,這個世界大家庭就拿你當外人。我的一個病人從台灣回來,帶來台灣三軍總院的核磁共振報告是用英文寫的,不是像北京和上海那樣專門為病人翻譯的。

在西方國家,如果一個新的醫療技術被認為是成熟的,從國家的角度上考量,它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

1.培養了足夠的醫生能夠操作同一個技術以滿足全國病人的需要;

2.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每一個需要這個技術幫助的病人都能獲得同等質量的這個幫助。

如果一個先進醫療技術只有一部分人用得起,(除非是器官移植,供體短缺只能供一部分病人用),那麼從政府到全體人民都會一起怒吼起來。

舉個例子,美國醫療保險公司為了節省照核磁共振的錢(一次檢查要1000到1500美元),設立了三道防線。第一,醫生要寫申請書,醫療保險公司想法挑毛病拒絕;第二,要病人先照一張X線,只花80美元。如果X線能解決問題,就不用核磁共振;第三招最靈,如果臨床判斷頸腰肩膝不需要馬上開刀,醫療保險公司就要醫生先治療一個月,如不好再做核磁共振。

因為大多數病人病並不重,經一兩個星期治療後就不來了,醫療保險公司就省了這筆核磁共振錢。過了幾年以後,美國醫療保險公司又把核磁共振的錢從1000美元降到500美元。

在美國當了18年醫生後,我看到了美國醫療真正「厲害」的地方…

我在美國做研究醫生18年。除了觀察美國的醫療系統外,還有機會和英、德、日、瑞典、印度、巴基斯坦、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台灣和香港的醫生們交談,了解他們的醫療情況。我還和孟加拉國和馬來西亞人談過。

總的概念是:

在美國,政府重點要管窮人的事。理論上說,在美國社會,無論你用什麼樣的醫療保險看病(窮還是富),病人接受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是相同的。

總結一下,美國窮人的錢來自於:

1. 國家納稅人的錢

2. 直接服務的醫界和葯業

3. 民間捐款

看病就醫是民生中除了吃住以外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並且,因為看病就醫涉及到親情,涉及到親人的生離死別,處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當事人的情緒化,過度反應,從而帶動社會騷亂。生活在美國多年,對美國美國醫療系統很是欣賞。實際上,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極為複雜的社會問題,所以我也只能談談自己的感受。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移民家園,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編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