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在美國看病到底貴不貴?帶你感受真實的美國醫療和保險體系

最近,一個真實的段子,刷爆了社交媒體:

看完之後,在美生活的小夥伴們

都默默留下了眼淚

出了國才知道,當年學那句

I’m fine,thank you

是這樣用的……

今天活雷鋒粉絲經驗分享

告訴你美帝醫療系統到底如何

到底貴不貴?

說起在美國看病,你的第一感覺會是什麼呢:

看病方便不用排隊?醫療設施先進?醫生醫術水平高?醫德高尚?醫患關係和睦?看病不要錢?醫藥分離所以葯也便宜?

前段時間生了場病,完整了在美國求醫問葯的一系列經歷,總算大致弄明白了這個國家的醫療和保險體制。由於槽點太多,我決定將自己了解到的一些皮毛寫出來分享給大家。我想很多人的看法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的。

醫療費用

四個字,「貴得離譜」。貴到什麼程度呢,我將自己某次看病的賬單附下:

這只是次非常簡單的follow up,就是生完病去複查。總共跟醫生說了10句話吧。醫生問了問情況,做了個B超(醫生自己操作的),然後說一切正常,就打發我走了。回家一看賬單:

$315,其中B超是$195,醫生說那10句話值$120

這是普通門診的價錢。這次生病還「有幸」進了急診,我把急診的賬單也附出來:

在急診里似乎我也沒做太多事,有急診醫生來做初步檢查,然後被抽了幾管血去化驗。為了讓你感覺更直觀,可以這樣算一下:

美國中產階級的中位家庭年收入為$50,000,這是一份$4,793的急診賬單,比一個普通中產家庭一個月的收入還要多

還好我是自己開車去的急診,若是更緊急的情況撥打911出動救護車(或救援直升機),或者是傷筋動骨需要手術的話,不知這賬單的數字得翻幾倍了。

所以說你若再在論壇上看到「美國看病真TM的貴啊」之類的吐槽,絕對可以相信是真的!

為什麼醫療費用這麼高呢?原因眾說紛紜。雖說根本在於醫療成本過高,可是「醫療成本」本身就是一個包含眾多雷區和灰色地帶的說辭。醫生,醫院,醫療產品廠商,製藥業,保險公司……太多的利益糾葛,真不是我們這樣的局外人能分析透的。讓人驚訝的是大眾對醫生這個行業的質疑。在不少人看來,醫生竟與華爾街的商人一樣,不務正業,牟取暴利。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嚴格的准入制度使得醫生太少,所以漫天要價。

保險體制

由於在美國看病治療的費用如此之高,所以醫療保險就變得尤為重要。讓人咂舌的是,美國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個沒有全民醫保的發達國家(奧巴馬醫改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但毀譽參半。我了解不多,以後再談)。

在美國目前主要有

  • 政府福利保險
  • 商業保險

政府福利計劃有專門為軍人和退伍老兵提供的保險,此外還有老人(65歲以上)和殘疾人保險(Medicare),和窮人保險(Medicaid)。大概有30%的美國人口是政府福利項目的受益者。

如果你年輕力壯又有收入,那麼就只有投保商業保險了(50-60%的人口)。商業保險又分1. 由受雇單位提供(受保人須交納部分費用)

2. 私人購買  在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商業保險有HMO 和PPO

前者限制多,須選一名家庭醫生,看專科須得到家庭醫生的推薦(referral)。後者的病人有更多的自主空間,不須選擇個人醫生,在保險網路里可以任意就醫。我兩種保險都用過,都是通過我老公的工作單位得到的。這一點還是頗人道,一人工作,全家有保險(不過很多美國僱主都不會給僱員提供保險。

蓋洛普(Gallup)調查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美國人中沒有保險的比例為15.9%(近5千萬人)。其中大多數為僱主不提供保險,或是沒有正式工作(但又未達到貧困線)。為啥在如此昂貴的醫療費用之下還有這麼多人鋌而走險不買保險?很簡單,因為便宜的保險非常雞肋,而好保險的保費,也是四個字:「貴得離譜」。

保險費用

到底有多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在選擇任何商業保險前,保險公司都會先調查你的家庭構成,年齡和健康狀況(比如吸煙否,有無疾病史),並以此為依據為你提供保險計劃(基本來說,年齡越大,疾病越多,保費越高。很多便宜的保險計劃明確標明只有30歲以下的人才能投保。而且如果你在投保前就患有某種疾病,保險公司也會拒絕為你投保)。

一般來說PPO的保險(自由選擇度高)比HMO(必須指定家庭醫生)更貴,但通過研究我發現保險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投保的金額,也就是說,保費越高,保險越好。當然最好(最貴)的保險還是PPO,比如我現在使用的Empire PPO保險計劃,可以任意選擇加州幾乎所有的頂級醫院和醫生。

我按照一個家庭2口人,年齡25-30,健康狀況非常好的背景,選擇了我用過的兩家保險公司Kaiser和Empire舉例給大家看看:

這是Kaiser最便宜的HMO商業保險計劃,HSA Bronze。每月繳納$233.25,全年保費$2799。Annual Deductible的意思是,在你的投保年裡只有看病超過$4500的部分,保險才會生效。保險支付多少呢?你醫療花費的40%。也就是說60%還是自費的。Max Out-of-pocket是指你投保年裡自付費用最多為$6350,超過部分就不用付了。簡單算一下,假設你(一家兩口人)一年進一次急診($4000),看兩次家庭醫生($600),保險只會支付你$40。

你自己需要負擔:

$2799(保費)+$4500deductable+$60(超出deductable的自費)=$7359(還沒有算買葯的錢!)

當然HMO的好處是你生病了就知道該找誰,而且通過與家庭醫生建立良好的關係,也能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更好的掌握。所以Kaiser的HMO保險也有比較貴的:

這份商業保險Copayment Platinum每月需要交納$414.90,全年保費為$4978.8,個人醫療自付上限為$4000。不難看出這份保險的好處在於Annual Deductable是0,就是說只要買了這份保險,醫療花銷就沒有自付額啦。當然不是說一分錢都不用花。還有個術語叫Copayment,就是說每次去看病固定要給的錢,類似於挂號費

具體收費見下:

 

我們還是假設你購買了這份保險,你們一家兩口人一年去看了1次家庭醫生,1次專家門診,進了1次急診。

你的醫療花費是:$4978.8+$20+$40+$150=$5188.8

這麼看起來好像買貴一點的保險反而會花費少一些。就算這樣,你們一家人的醫療費用開銷(還不算買葯,不算眼睛和牙齒)就已經占家庭年收入的1/10了(假設你們是個普通的美國中產家庭)。

再來看看更加高大上的PPO保險,是我使用的Empire保險公司提供的:

Anthem Premier Guided Access的條款和之前我們看的Kaiser Copayment Platinum非常類似,只是PPO的保險下,你有更多選擇醫生和醫院的自主權。這份保險每月需要交納$805.66,全年保費為$9667.92。剩下的我已經懶得再算了,大家自行腦補一下吧。

另外,以上所列的商業保險計劃都是不包括眼睛和牙齒的保險的。是的,如果你牙口不好,或者近視/散光需要佩戴眼睛,還需要分別購買眼鏡和牙齒的保險計劃(花更多的錢)。沒有保險的話,隨便補個牙、拔個智齒也是費用驚人的。

通過僱傭關係得到的保險

雖然通過僱傭關係得到的保險目前只佔美國人口的50-60%,但不得不說這部分人是相當幸運的,至少公司會承擔一部分保險費用。

拿我們自己來說,我們使用的是比Empire Anthem Premier還要好的PPO計劃(門診$10,專科$15,急診$50,普通葯$5,剩下保險公司全報),每月的保費為$78,每年$936,包括眼睛和牙齒。就是因為我們的保費如此之低,讓我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認為所有人的保險都是這樣的。直到後來逐漸了解,才發現這樣的保險完全就是白送。大多數僱傭單位提供的保險都沒有太多的選擇。在公司補貼的前提下,想要獲得一份如之前Empire Anthem Premier這樣好的保險,每年也需要支付$2000-$3000(也許更多,沒有詳細調查過)的保費。

不管怎樣,醫療費用對於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來說,都是一筆非常龐大的開銷。

雖說奧巴馬醫曾改想要改變這一局面,但很多人認為所謂的改革只會加劇政府負擔,而轉嫁於稅收,最終將負擔落在廣大中產階級的肩膀上。特朗普選前曾多次承諾當選就要廢除前任法案,如今卻無功而回。提案被撤回後,特朗普誓言要推行的計劃可能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美國醫療體系和保險體系的現狀在短時間內似乎是無法有很大改善的。不過話說回來,美國本就是一個崇尚個人奮鬥的國家,只要你足夠成功(比如有一份好工作,或者能開創自己的事業),就不會被這點醫療費用所絆倒。除此之外,也只能努力鍛煉,保持身體健康,自求多福啦。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圖片轉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無法註明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小婭認領(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確認後我們會在後續文章作出單獨聲明。如覺侵權,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編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