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就不是有色人種?這個學區把亞裔歸類白人,誰將亞裔推向特權階級?
亞裔竟然不算做有色人種了?
管理著22所學校和約16000名學生的華盛頓州北瑟斯頓學區(North Thurston Public School,NTPS)最近發布了一份名為《監控學生成長》的報告。學校稱該報告的目的是讓所有學生都擁有能力並為未來做好準備。檢查機會差距對有色人種學生的影響並努力確保彌合這些差距,讓所有學生的成功。
然而在該報告中,學區竟然將亞裔從有色人種中剔除,並和白人學生歸為一類,該學區的發言人說:「我們學區戰略計劃的目標之一是『所有學生、所有科目都持續增長』。出於這個原因,在我們2019年的一份名為《監控學生成長》的在線文件中,我們評估了『有色人種學生』和『貧困學生』的成績數據。』在文件中,我們把白人和亞裔學生分為一組。」
學區的「有色人種學生」包括黑人、拉丁人、土著美國人、太平洋島民和多種族學生,他們都經歷了「持續的機會差距」。
可是亞裔呢?因為優秀就沒有經歷過種族歧視了嗎?因為努力就不存在《排華法案》了嗎?
報告中的大多數指標顯示,亞洲學生和白人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相當小」。根據自由主義出版物Reason.com表示,如果亞洲學生被歸類為有色人種學生,一方面提升可以白人學生學習水平,因為在部份項目上白人學生成績落後於有色人種,為了避免凸顯白人學生成績差,而故意安排他們與學習較佳的亞裔學生同組。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其他有色人種和白人之間的差距變大,就可以為「種族壓迫」作證,為「平權」開路。
NTPS不是第一個這樣「炮製不平等」的學校。在加州大學的學生分類表,其中白人的條目下竟然包含了西南亞和北非人種,甚至中東人,營造出了白人「欣欣向榮」的景象。
可是這樣做,不是把同樣是有色人種的亞裔推向了特權階級,以後「革命」白人的時候,把亞裔一起「革命」了?
NTPS利用種族來劃分學生的做法遭到了猛烈抨擊。
記者扎伊德•吉拉尼(Zaid Jilani)抨擊此舉是「玩弄政治」。他說:「一個人的『膚色』就能定義他的表現嗎?如果他們把亞裔學生與白人學生歸為一類,他們可能就需要無休止地談論亞裔特權或類似的事情。
下面的一名印度網友回復他:「我想也許我們現在都是『白人』了」。一些白人則留言表示歡迎亞裔加入「優越俱樂部」(privilege club)。
還有網友評論:亞裔太成功了,這破壞了進步主義者關於白人「壓迫」的學說。因此,現在將他們重新命名了……「 PoC」(有色人種)一詞與實際的膚色無關。這只是為人們提供政治,社會或意識形態便利的標籤。
在報告引發巨大爭議後,學區官員為該報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道歉,並從網站上刪除了該報告。
不過,他們仍堅持這一分類對於提高教育水平很有幫助。發言人說:「我們認為繼續分解數據的做法很重要,當我們審查我們的分類數據時,它顯示我們的學區系統地滿足了我們亞裔和白人學生的教學需求,而沒有滿足我們黑人、土著、多種族、太平洋島民和拉丁裔學生的教學需求。」
那麼學區不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亞裔和白人學生的教學能取得成績,黑人等其他人種怎麼就都學不好呢?希望不要再做簡單的種族劃分,以為「特權」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近年來,美國教育中的種族平權一直是一個激烈爭論的話題。
而亞裔的存在簡直就是這個話題中最大的BUG:居然有這樣一個出色的少數族群的存在,其教育表現甚至超過了優勢族群白人!這是否說明教育本身並不存在種族主義。教育的根本在於各個家庭,在於各個社區的文化、各個族群的文化?同時,如果為了扶持若干少數族群,卻懲罰另一些付出巨大努力、表現優異的少數族群,是沒有倫理依據的。
在極左派支持的「批判種族理論 」(Critical race theory)中,將亞裔成功的真正原因歸結於亞裔「接近白人」並「堅持白人至上」。這頂帽子,可能比特朗普說的「中國病毒」給亞裔帶來的傷害更大,亞裔被推向了其他種族的對立面。
而推動這種理論的就是一直被認為是維護少數族裔利益的民主黨。
(Prop 16眾議院通過時,提出者黑人議員韋伯和華人議員丁佑立互相慶祝)
長期以來,美國亞裔三分之二以上都投票支持民主黨,這也是美國大部分弱勢群體的不二選擇。早期的亞裔移民也與今天的拉丁裔移民類似,許多都是受教育程度低的、甚至一句英語都不懂的非法移民,因而他們也曾實實在在地受益於民主黨的許多政策。對投票支持民主黨的白人選民來說,他們大多也真的相信「人權」、「自由」等等說辭,所以支持對「少數族裔」的傾斜政策。
但近年來,民主黨對「少數族裔」概念的界定越來越受制於其選舉利益。他們真正重視的少數族裔只有選票眾多的非洲裔和拉丁裔美國人,比如同時有黑人和亞裔血統的副總統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就一直以黑人自居。同時,他們又不能讓佔美國人口的六成的白人付出太多。在這種情況下,人數最少又一向不關心政治的亞裔就受不到絲毫「少數族裔優待」,甚至成為被剝奪的對象。
「平權政策」其本意是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少數族裔。亞裔因其學術表現優秀,已經佔美國頂尖大學的15%到20%,遠高於其在美國人口的所佔比6%。於是,在大學錄取人數固定的情況下,優先錄取黑人和西語裔,就意味著要少錄取亞裔。
通過外力「平權」以教育、社會保障等方式提供「積極自由」的目標是為個人提供起點的平等,而按膚色招收學生則是直接干涉結果了,是違背「自由」原則的。
但從恢復「平權政策」的加州16號法案來看,支持者中既有副總統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這樣的聯邦政客,也有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率領的州務卿、州財政部長等州府官員,還有洛杉磯市長埃里克·加塞蒂(Eric Garcetti)等數百名地方官員。包括《洛杉磯時報》,《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等左翼媒體都在為其奮力鼓吹。
從政治理念上來說,民主黨人的訴求都已經徹底超出了「平權」和「積極自由」等傳統核心價值觀的範疇了。
亞裔在別的事情不一定能動員起來,不願意參與政治,但在教育這個問題上卻很容易動員起來,形成政治力量。
如同《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所說:
「特朗普狂熱死忠粉們或許只是少數,但民主黨和進步派這些年來與華人,特別是新移民之間的磕絆和疏離卻可能給自己的未來埋下禍根。如果民主黨不能找到與這個群體有效拉近距離的方式,四年以後共和黨派出的任何候選人都可能在逐漸增加的華人新移民選民中所向披靡,特別當這個候選人聰明到不把『中國病毒』掛在嘴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