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最新科研發現:已有證據表明 手機會引起腫瘤

二月五日,美國國家毒理項目組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手機的輻射可以增加雄性大鼠患一種少見的神經腫瘤的機會。

手機的安全性始終是一個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根據2017年的統計,80%的13歲以上的美國人有一個智能手機,每天成人在手機上平均花三個小時。

這種在大鼠中發生的腫瘤是神經鞘瘤(schwannomas),出現在雄性大鼠的心臟部位。科學家在雌性大鼠身上沒有觀察到這種腫瘤的發生。研究者猜測這有可能是因為雄性體型更大,吸收更多的手機輻射。

最新科研發現:已有證據表明 手機會引起腫瘤

儘管腫瘤發生在大鼠的心臟,但是科學家說,這個發現很有意義,因為以前就有研究指出,大量使用手機的人更容易患內耳神經鞘瘤。

人類很少患神經鞘瘤,而且通常是良性的。

大鼠中神經鞘瘤也很少見,只有暴露在大劑量手機輻射下的大鼠有6%患神經鞘瘤。

最新科研發現:已有證據表明 手機會引起腫瘤

手機輻射還對大鼠產生其他的生物影響。暴露在手機輻射下出生的大鼠幼仔的體重比沒有暴露過的輕。科學家還發現在一些動物的組織里有DNA損害的證據。不過科學家說,他們還不清楚這些影響究竟有多重要。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毒理項目組主持,持續了10年事件,花費了二千五百萬美元。

他們使用常用的毒理研究方法,把實驗動物分組暴露在越來越高的劑量下來1,研究是否造成任何生物影響;2,如果發生影響,需要多大劑量。

科學家早就發現,電離輻射,例如X光射線和原子彈造成的輻射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但是能量低得多的非電離輻射,例如手機和微波爐產生的輻射,是否對人類有害一直不清楚。

即使是目前進行過的最大最好的人類實驗也沒有得出確實的結論。

在這一次實驗中,研究者使用了超過3000多隻大鼠和小鼠,他們被裝在特殊設計的籠子里,用跟手機發出的一樣的輻射照射。

所有的動物在出生前就暴露在輻射下,一直到兩周歲以後,這相當於生理年齡人類70歲。

研究者給大鼠照射的劑量超過了人類打電話時通常接受的劑量。

研究者說,他們設計實驗的時候使用極端大量的輻射劑量,試圖發現手機的輻射是否能帶來任何生物效果。

他們選擇了最大允許的輻射劑量,同時不會引起動物身體溫度升高,威脅動物生命。

那麼,研究得到的結論是什麼呢?

研究小組的帶頭人說,他們發現輻射會帶來生物效應,但是他們還沒有充分理解他們的發現的意義。

研究結果將在三月份得到評估。

美國食品醫藥管理署FDA和其他聯邦機構將開會討論這項研究和對人類的意義。

這位科學家說,「我認為如果手機輻射會致癌,那麼是一種弱致癌因子。」

FDA發表聲明說,研究結果給了人們更多的信心,使用手機是安全的。

FDA的放射健康中心的主任說,「即使大量成人每天頻繁使用手機,我們也沒有觀察到諸如腦腫瘤的發生率上升。根據現有的信息,我們相信目前手機輻射的安全標準對公眾健康的保護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其他專家表示,根據這些新的發現,綜合以前的研究結果,人們需要更加小心。

美國國家毒理項目組的一位研究者說,「有好幾個研究都一致顯示手機輻射會造成DNA損害。動物實驗可以預測到在人類身上的效果。」

這位研究者曾經評估過美國國家毒理項目組的研究。

她說,手機輻射可以破壞DNA提示人們需要更小心。

「跟手機保持距離是最好的。即使距離稍微遠一點也會大幅降低受到的輻射。」她建議使用耳機或者免提

同時,如果手機貼身放的話,最好開到飛行模式,這樣可以減少輻射。

最後,她說,手機最危險的時候是信號微弱的時候。因為手機的設計是在信號微弱的時候加強能量輸出來穩定跟基站的聯繫。

她建議:「信號弱的時候,只有緊急事情才使用手機。」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1+新聞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