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咱名字翻譯成這樣?這是妥妥的歧視!
出國一定要給取個英文名嗎?很多人一直在應該使用中文名還是英文名的問題上熱烈討論,今天小婭來和大家聊聊大家遭遇過的 「姓名歧視」。
「姓名歧視」的現象在職場、學校甚至生活中都有發生。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模擬加拿大勞動人口及移民資歷與背景,製作了6000份簡歷發給了2000個企業以測試僱主反應。研究員將兩份內容完全相同、只有名字不同的簡歷,發給不同的僱主,然後看求職者是否會收到面試邀請的電話。
研究發現,在教育程度及工作經驗相同的情況下,傳統白人姓名的求職者獲得面談的機會有16%。但如果姓名是華裔、印裔或中東裔等姓名的求職者,如果有加國工作經驗及學歷,獲得面談的機會卻僅有11%;但如果工作經驗及學歷均來自海外,又擁有一個非白人的姓名者,獲得面談的機會進一步下跌至5%。
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和工作簽證的限制,這種姓名歧視問題在進一步加劇。一些亞裔移民為了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無奈將自己的名字」西化「。
單靠一紙簡歷很難贏得僱主青睞,只有用了新名字、獲得了面試機會,才能在面試中證明自己的語言能力和工作能力。在生活中,還有部分亞裔百姓在做Uber、Lyft司機,或通過Airbnb租房時,因為姓名原因而遭遇到歧視。
中國人的名字被歧視,最近有個報道,引發各界關注,事情是這樣的:
居住在洛杉磯的老人Alan Goodman2012年死亡。洛杉磯縣法醫辦公室華裔驗屍官王玉來在報告中認為,Goodman的死亡可能是他殺(homicide),導致Goodman的妻子洛瑞絲(Lois Goodman)被捕。
洛杉磯縣法醫辦公室華裔驗屍官王玉來。(照片由王玉來提供)
後來洛瑞絲無罪釋放,但將法醫告上法庭,認為王的驗屍報告導致她被捕,名譽受損,並侵犯了憲法第四修正案賦予她的權力。4月3日法庭宣判王玉來無罪。
但3月21日此案開審時,美聯社記者Brian Melley在報導中將王玉來的名字後用括弧寫了You-lie Wong(撒謊王)。對此充滿歧視和偏見及傾向性字眼,12日王玉來向本報表示,他的律師已向Brian Melley發電郵要求他道歉,並保留控告權利。
美聯社記者Brian Melley在報導中將華裔法醫王玉來名字用英文寫成You-lie Wong(撒謊王)」。
王醫生說,在此案剛開始庭審時,Melley在報導中將他的名字暗示為「撒謊王」,他和他的律師都非常氣憤。他說,這位記者此前就報導過這個案子,報導中充滿傾向性,很少採訪他和他律師的看法。但這一次玩弄小手段,靠模仿他的名字發音來羞辱他。更令他生氣的是,法庭判決Goodman輸了,這名記者卻一個字也沒有寫判決結果。
王玉來的律師給Melley的信中寫道,Melley在此案的報導中充分顯示他的種族偏見(clear racial prejudice),最少也是有明顯對種族問題的漠視(blatant racial insensitivity)。
將王玉來的名字拼寫為You-lie Wong是嚴重歧視,並且也不負責任,更是對王醫師乃至整個華裔社區的詆毀。如果Melley還有一點道德心就應向王醫師道歉。此外,在王醫師勝訴後,他未著一字,更顯示了Melley充滿偏見的寫作方式。他要求Melley向王醫師道歉。
王醫生說,他呼籲Melley及時道歉,無論是書面、電郵或在媒體上公開道歉均可,他並不強求方式。此外,他還保留控告這名記者的權利。
王醫生是洛杉磯縣法醫辦公室第一個華裔法醫,已在這裡工作了20年。他喜歡這份工作,在這裡能和法庭、警察以及其他社區人士接觸,可以體察世間冷暖,這是一般醫師可能體會不到的。無論是警察還是同事對他都很尊敬,稱他為王醫師,沒有人會拿他的名字取樂。
「姓名歧視」,問題必然不可能在一兩年內解決。但世界文明發展是趨於平等和平權的,而華裔和其他少數族裔在擺脫歧視、爭取平權的道路上還需要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