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發表戰爭結束講話!13年前雪中救拜登,如今他卻被總統”拋棄”!
周一(8月30日),隨著最後一名美軍士兵走上飛機,五角大樓宣布最後一批美國軍用飛機離開阿富汗,這也標誌著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正式結束。
(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師長、地面指揮官克里斯-多納休少將作為最後一名離開阿富汗的美國士兵登上飛機,圖為夜視圖像)
今天下午總統發表阿富汗戰爭結束講話。
近一周來阿富汗局勢風雲突變,而拜登總統是否在撤離問題上面臨重大指揮錯誤,特別是ISIS-K的恐襲造成13名美軍在最後一刻遇難,這都讓其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拜登為他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辯護,聲稱從喀布爾撤軍是一個非凡的成功。他為撤出的90%的民眾感到歡呼。
拜登說:讓我說清楚,8月31日離開並不是因為一個任意的最後期限,它是為了拯救美國人的生命。
他說:”我的前任,即前總統,與塔利班簽署了一項協議,在5月1日前撤走美國軍隊,就在我就職後幾個月。該協議允許去年釋放5000名囚犯。包括剛剛控制了阿富汗的塔利班高層戰爭指揮官中的一些人。
拜登說:’在我上任時,塔利班正處於2001年以來最強大的軍事地位。
所以這是一個’簡單的決定’,要麼履行上屆政府的承諾,離開阿富汗,要麼說我們不離開,再投入數萬名部隊重新開戰。這就是選擇,真正的選擇。
拜登說:我不打算延長戰爭。也不打算延期撤離。
據悉,自8月14日以來,美國已經從塔利班的統治下撤離了12萬人以上,其中包括5500名美國人,但依舊留下了大約100至200名美國人和數千名在美軍倉促撤離過程中與之合作的阿富汗翻譯。
拜登為此辯護,’對於那些剩餘的美國人,沒有最後期限。如果他們想出來,我們仍然致力於讓他們出來。”
他就在本月初,他曾發誓說在所有美國人都回家之前,他不會撤走美國軍隊。
(圖中外交官,包括羅斯-威爾遜大使,是最後離開喀布爾的一些人,因為大使館關閉了阿富汗並將其任務轉移到了卡達)
我們雖然已經預料到那些最終沒有坐上撤離飛機的人的故事將會非常悲傷,但是今天當媒體公布了這些畫面和背後故事時,還是令人感到憂傷。
他曾救了拜登,但這一次他沒有走成
穆罕默德,這並不是他的真名,為了安全起見,人們習慣叫他這個名字。他為美國陸軍工作。
2008年,當時還任參議員的拜登,與當時的參議員約翰-克里(John Kerry)和馬薩諸塞州議員一起坐在黑鷹直升飛機上,飛機被迫在暴風雪中緊急著陸,機組人員向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求救。
第82空降師的一支部隊與穆罕默德一起跳上一輛悍馬車,驅車數小時進入山區營救這些人。
作為翻譯的默罕默德隨後與三位參議員隨車隊送回了基地。這三人後來分別成為奧巴馬總統的副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
在2008年拜登參選副總統時,這位在阿富汗山谷中曾經幫助過的翻譯被經常反覆提前,他也成為了那場營救中的關鍵角色。
拜登在2008年的一次競選演講中說:
“如果你想知道基地組織住在哪裡,你想知道(烏薩馬)本-拉丹在哪裡,就跟我回阿富汗吧。回到我的直升機在10,500英尺的高山中與一位三星將軍和三位參議員一起被迫降落的那個地方。我可以告訴你他們在哪裡。就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山區。
然而13年過去了,這位父親帶著妻子和四個孩子一直在躲避塔利班的逐步,他多年來一直試圖逃離阿富汗,但是直到昨天最後一刻,他終究還是沒有坐上飛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穆罕默德說道:你好,總統先生。請拯救我和我的家人。不要忘記我在這裡。現在我們非常害怕,不敢離開我們的房子半步。
據悉,穆罕默德的簽證申請因他工作的國防承包商丟失了簽證申請所需的記錄而讓他的境況陷入僵局。
塔利班在8月15日奪取了控制權後,穆罕默德帶著家人在喀布爾機場大門口碰運氣,但最終被美軍拒之門外。他們告訴他,他可以走,但他的妻子和孩子沒有證件只能留下。
關於默罕默德的案子,白宮官員出於保密的原因拒絕發表評論!
她為了20個殘疾孩子和婦女,最終沒有走成
同樣,在CNN採訪中,一位曾為美軍做翻譯的美國公民告訴主播克里斯,她仍然滯留在阿富汗。
她說,她以 “薩拉 “為筆名,在她的家中收容了37名婦女和兒童,這些人中很多都是殘疾或者弱勢群體,她曾多次試圖組織他們安全離開阿富汗。
但她不知道最後一架美國飛機正在離開。美軍在8月31日的最後期限前幾乎提前24小時完成了撤退。
薩拉說:「我剛剛發現他們離開了,我只是沉默了一陣子。我只是不敢相信沒有人告訴我這是最後一班飛機。我回過頭,看見孩子們,他們靜靜的睡在房間里,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最後一班飛機已經走了,我們被拋棄了。」
「我無話可說,沒人有告訴我美軍徹底撤離的消息,沒有人告訴我最後一班回美國的飛機剛剛飛走。我參加了那麼多軍事任務,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絕望。這些走掉的美國軍人把我們這些婦孺留給了誰?留給了那些想殺我們的人嗎?”
這些需要離開,但此時此刻還在阿富汗房間內躲避的民眾,甚至美國公民,真的能像總統所說,只要他們願意回來,總統就能幫他們回家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