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思危,流浪漢入室殺人,華人社區正被罪犯包圍
美國時間2月13日,我們報道了有關一名黑人男子尾隨亞裔女子進入公寓後將其殺害的新聞,現在案件又有了新的進展!
相關鏈接:可怕!華女遭黑人男子尾隨,狂刺多刀慘死,鮮血噴涌,陳屍浴缸!
多案在身,劣跡斑斑
據悉,嫌疑人是一名25歲的流浪漢阿斯瑪德·納什(Assamad Nash),他被控盜竊和謀殺。
而受害者並非之前傳言的華裔,而是一名叫克里斯蒂娜·尤娜.李(Christina Yuna Lee), 35歲韓裔女子,職業是一名廣告創意人。
受害人屍體被抬出公寓
據悉,25歲的阿薩馬德·納什(Assamad Nash)是一名有著漫長犯罪記錄的流浪漢。自2017年以來,嫌疑人納什已經被逮捕了7次,根據的法庭記錄,僅去年一年,納什就被逮捕了四次。
他的犯罪記錄包括毆打、故意破壞財產、騷擾、拒捕、企圖或成功逃脫警察的追捕以及販賣車費卡。
衣服上沾滿血跡,依然叫囂「我沒殺人」
更讓人氣憤的是,14日被押出警局時,納什叫囂自己沒有殺人,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過身上穿的灰色T恤,可見斑斑血跡。
當時他由兩名警探押出市警五分局,送往曼哈頓拘留中心;當他被詢問為何要刺殺李的時候,他連續兩次喊道:「我沒有殺人」,又說自己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會被逮捕。不過納許身上穿的衣服,仍穿著做案時穿的灰色T恤,上頭還留有多處血跡。
警方表示,納許刺殺李的尖刀,是從她公寓廚房取得;李尤娜身重多刀倒在浴室里當場死亡。
他在曼哈頓刑事法庭有三件刑事案子懸而未決,他曾多次出庭。3月9日,他還因為襲擊、騷擾和故意損害財產的指控出庭。
然而,曼哈頓地區檢察官阿爾文·布拉格依然允許將他釋放,如今釀成大禍,阿爾文·布拉格也因此面臨強烈反對。
受害人的房東Brian Chin周日晚間對記者說,這一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這傢伙根本就不應該離開這條街。檢察官阿爾文·布拉格拿人們的生命玩弄政治,亞洲社區受到了傷害。這是可恥的。
受害人同事悼:她隨時充滿喜悅
根據李尤娜的領英(LinkedIn)頁面,她在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取得藝術史學位,在紐約、洛杉磯都曾有工作經驗,還曾幫助萬豪酒店集團(Marriott International)、春分健身俱樂部(Equinox)等知名品牌製作影音廣告,直到一年前才搬到位於唐人街Chrystie St.111號的六樓公寓。
2月14日,李尤娜任職的公司Splice公司在Instagram上發表聲明,表示李尤娜致力於製作美妙且全面的藝術創作,「她是不可取代的」;該公司表示,希望大眾能夠記得李尤娜的好,以及充滿喜悅的一面。
維權組織「亞裔反抗不公」(Asians Fighting Injustice)創辦人魏廷宇(Ben Wei)表示,在案發後他曾與李尤娜同事、友人交談,發現她在公司的工作,主要是確保亞太裔、少數族裔在工作,以及影音的表現過程中不會被忽視,但卻被政府、社會忽視的群體奪去性命。
亞裔社區民怨沸騰
接二連三的惡性治安事件,使得住在唐人街的居民們怨沸騰,唐人街民意代表昨日(13日)迅速召集記者會,都說必須做更多、花更多錢來解決問題。唯一的問題是到底怎麼做,社區居民又是怎麼想的?
在記者會上,州眾議員牛毓琳說,「華埠社區或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社區為本可以預防的暴力付出了不成比例的代價,紐約市在反亞裔的暴力案件方面領先全美。」
州眾議員牛毓琳哭著向受害者親人道歉
距離1月15日高慧民被精神病患遊民推下地鐵慘死,不到一個月另一名亞裔女慘死。牛毓琳哭著說,「我們一直在乞求做正確的事,這樣不斷地道歉真的很累。」
市議員馬泰(Christopher Marte)說,我們總是等待不同的機構拿出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可是到底應該怎麼做?
亞美聯盟執行董事姚久安(Jo-Ann Yoo)表示,不能指望亞美聯盟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在每個城市都制定計劃,作為社區組織,她要求紐約市投入3,000萬美元用於有色人種社區的緊急心理健康計劃,現在大家都不敢出門了,「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創傷中,這是為了我們的社區。」
遊民所遍地開花 中國城快變成遊民城
中華公所主席於金山說,他來美國50年、在唐人區生活45年「從未如此擔憂和抓狂過」,原因就是遊民所遍地開花。
他指著克里士提街61號的明川酒店說,明川酒店就是一間遊民收容所,相距昨日慘案的克里士提街111號不遠,這個小社區一平方英里範圍已有六家遊民收容所,市府打算再建三家,收容所吸引更多有精神病史、有犯罪記錄的遊民前來,「我們不想看到中國城變成遊民城」。
曼哈頓區長李文(Mark Levine)說,紐約市曾有一個精神衛生系統,在過去十年里,曼哈頓失去了近500張住院精神病床。醫院將精神不穩定的精神病患轉移至社區,沒有治療他們。而遊民收容所又不安全,以至於遊民寧願上街也不在收容所過夜。必須承認,現在唐人街確實存在恐懼。
換言之,數十年前開始從精神病院等機構治療轉向旨在使精神疾病患者維持正常生活的社區治療,希望其能夠接受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這種精神病診療的社區化潮流,一直延續至今,所以紐約街上的精神病人越來越多。
社區人士陳家齡說,20~30年前紐約精神病院的一些無人道狀況被曝光後,開始逐漸關閉,現在已經所存無幾。但問題是,對精神病人不治療,給他住酒店花多少錢都解決不了問題。
他認為,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已敗在左派手中。三權分立的權力制衡,指行政、立法與司法職權範圍分明,以免濫用權力,現在的問題是「法官和地方檢察官變成了政治家。政客越過界,法官不敢管。幾天前為嫌犯維權的人在法院前示威,抗議5000元保釋金太高,導致法官不敢用Kendra法,就是法官若認為嫌犯對自己或公眾構成危險,可以強制嫌犯做精神病治療。」
他說,過去兩年參加的集會活動不下30次,每次政客們都說「要做更多」,呼籲為遊民支持性服務和支持性住房提供更多資金,「花多少錢也白費,因為有精神病的遊民自己不會去看病,我們需要把暴力罪犯放進相關的機構。」
有華人網友甚至表示:「現在大街上擦肩而過的殺人犯估計比病毒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