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現身說法|TV vs. 現實,電視上的美國和真實的美國到底差多少?

電視里經常把美國塑造成文化多元、熱情開朗、講文明懂禮貌的國度,但是現實卻是他們只和自己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也會橫穿馬路,不喜歡跟鄰居套近乎,不在辦公室閑聊,沒時間在學校走廊里打鬧……你還想知道什麼?讓小編為你解解惑吧!

Kenny Chan – 驕傲的中國人,英語專業,西班牙語學習中

我住在紐約,雖然目前為止我只在這裡生活了四個月,但我還是很想講講我眼中的紐約。

1. 種族問題


來美國之前,我想像我的朋友們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如果有一到兩個亞洲人就更完美了)。
但現實是大部分人只和來自相同背景(包括文化和種族)的小夥伴一起玩。我並不是說種族歧視,只是很自然地,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甚至語言都不同的人很難成為朋友。

2. 生活環境

來紐約之前,我想像中的紐約是這個樣子的。

然而電視從來沒告訴我:這只是紐約的一面。還有很多人住在狹小的公寓里(尤其是像我這樣的窮學生,富裕的家庭肯定住大房子了),而不是像這樣的摩天大樓。當然現在我能理解了,但當初剛來的時候還是感覺和預期有落差。

3. 美食

在我的想像中,或者說被某些電影洗腦的場景中,美式食物雖然說不上是世界頂級,但好歹也是能排的上號的美食,就像這樣。

但是我又錯了,我的確很喜歡漢堡、薯條這樣的典型美國風味,還有已經「美式化」的意麵和墨西哥卷餅。但還是感覺這裡的食物種類並不多,來來回回也就那幾樣。

也許是作為一個吃貨,我對食物的期待有點高,或是因為囊中羞澀還沒有機會真正嘗試到真正的紐約美食。

但我要說中國菜真的在很多方面都打敗了大多數美國菜(如價格、種類等,但美國好的一點是食品安全,我從來不用擔心我吃下去的食物是否達標)。

下面是我在紐約吃過的。

這也引出了我下面要說的。

4. 生活必需品

也許這點電視背不了黑鍋了,畢竟電視上很少出現超市商品的價格。來美國之前,我總覺得美國的東西一定都挺便宜的,我有些朋友就很喜歡海淘。我一直聽說這裡的肉和蔬菜、水果一個價,但卻沒想過其實是因為蔬菜都貴到和肉一個價了(啊,多麼痛的領悟!)

舉個例子吧,一瓶可樂在中國是3元,大概0.44美元,在紐約我能找到最便宜的是1.5美元(當然美國的瓶子要稍稍大一點,但都是一人份的量)。

5. 最令我費解的,不遵守交通規則

先說中國,在大城市,不遵守交通規則是非常危險的,大多數人都討厭這種人。但在紐約,有些行人即使在紅燈的時候也大搖大擺地過馬路,其實他們這樣做可能也是因為這邊的交規就是無論什麼情況都是車讓人,人第一吧。

以上就是我來紐約之後看到的一些不同,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也許是我來的時間太短,而且窮學生還沒來得及探索紐約的魅力,所以才有一些負面評論吧。但要說紐約這座城市,絕對是來美國必去的地方。

Dan Seemann – 電視上的學校 VS 現實中的學校

1. 早餐

TV:爸爸媽媽兄弟姐妹悠閑地坐在餐桌旁,沐浴著斜照進來的溫暖陽光,享受美味的早餐,有煎蛋、培根、煎餅、吐司、果汁、牛奶、香腸、火腿、薯餅和雞蛋卷。主角踏著輕快的腳步來到餐桌前,開幾句詼諧的玩笑,穿著短褲T恤從敞著的門出去和他最好的朋友一起上學去了。

現實:外面天還是黑的。家庭成員時間安排不同,沒有人和你交流。給自己倒一碗甜麥片,拿上個小圓餅,穿上冬大衣(除非在洛杉磯,不然大部分學校開學的時候最起碼也是要穿夾克的天氣),在凍到牙齒打顫的天氣里等學校巴士,除非到了可以開車的年紀。

2. 學校

TV:因為電視上那些學生很明顯沒有課上,他們90%的時間都在自己的柜子前面,看著自己柜子里的各種裝飾,直到有人走過來,開始一段戲劇性地對話。而往往這些事走廊上晃來晃去的其他16個人還注意不到。

現實:從一個教室衝到另一個教室你已經遲到了4分鐘。根本沒有時間去柜子里拿東西,走廊里都是人擠人的,每個人都在趕去下一節課,就算你真的有時間去柜子那邊,你唯一能看到的也只是鄰櫃的小夥伴,碰上幾次之後你都可以記住他的時間表了。

3. 午餐

TV:先不去考慮學校食堂的菜看起來好不好吃,每個人無一例外都吃的一樣。還可以從一桌換到另一桌,去和別人聊天。

現實:大多數學生都自帶午餐,如半個三明治和一些別的熟食。食堂永遠坐得滿滿的,同齡人之間的壓力和嚴格的監督者使得根本沒有人會走來走去找人聊天。

5. 放學後

TV:廚房和客廳總是乾淨得不可思議,家裡好像裝了旋轉門一樣總有鄰居和親戚不打招呼就來串門。晚餐的時候,一家人坐在餐桌前,享受著豐盛的自製晚餐,聊聊一天的經歷。

現實:很少有兩個人的時間表剛剛好能碰上,可以在客廳開始一段對話。通常家人都分散在房子里不同的角落,盯著不同的電子設備。大人們大多都忙於工作,而孩子不是被課外活動或作業佔滿,就是在網路上放空自己。晚餐,不是外賣就是超市裡的方便食品,吃完就放在桌上有空才收。除非有同學來家裡討論小組作業,否則沒人會在周內來你家,尤其不可能是你從未了解過的鄰居。

Jon Mixon – 忠粉

1. 儘管美國人大多數是白人,但如果你到大城市裡,你可能很難感覺到這一點。

美國的確有一些小城市裡少數族裔的比例比較小(如佛蒙特州、緬因州和北達科他州的某些城市)。但在大城市裡非裔、拉美裔和亞裔多到都沒人會感到驚奇了,而這點是美國電視里沒有提到的。

2. 電視里的人物不在乎美國遼闊的地域。

他們經常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完全不在乎兩地之間坐飛機要好幾個小時,如果開車或是其他方式更得好幾天。然而現實生活與此相去甚遠,很多美國人平時旅行都是去幾個小時內就能到的地方。

3. 大多數美國人對鄰居持中立、無感甚至敵對的態度。

美國人喜歡的住所,是一個待在裡面可以免受一切打擾的地方。這就意味著他們要麼不知道鄰居是誰,要麼不喜歡他們的鄰居,不喜歡鄰居打擾他們的「獨處」時間。電視上那種「好兄弟般的鄰居」是不存在的。

4. 美國大多數辦公室不是笑料的發源地。

大多數美國人都是趕緊到辦公室,趕緊幹完活,趕緊回家的狀態。除非有必須要加的班或是活動才能讓他們在規定工作時間之外留在辦公室。電視里那種沒事就在辦公室里打打鬧鬧,笑料不斷的生活是不真實的。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 這才是美國,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