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聖安德魯高中,學校開大會的時候,為了增加趣味性,經常安排中國留學生孫晨陽表演——復原不同的魔方,在全校的老師和同學面前接受挑戰。「我從來沒有失敗過,因此大家把我當成『神』。」孫晨陽說。
剛去美國讀初中時,孫晨陽就在佛羅里達州以及地區和市的比賽中為學校贏得了許多數學競賽的第一名和國際象棋比賽的第一名。他的名字出現在當地的報紙上,他還收到過佛羅里達州議員以及當地教育局長的賀信。
孫晨陽認為學習是世界上最簡單快樂的事情,「因為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所以才可以自學任何我喜歡的東西」。
「別人的學習方法,用到他身上全都失效」
在上學前就能自由閱讀唐詩宋詞,歌曲聽過一遍就會吟唱,還能背幾百位數的圓周率——這是令孫晨陽自豪的兒時回憶。他甚至在10歲時拿到大提琴10級的證書,成為山東省歷史上獲得該證書年齡最小的孩子之一。
「我一直都不理解晨陽,別人的學習方法,用到他身上全都失效。」他媽媽跟朋友說,當他的媽媽有時覺得很累,思維跟不上他,必須抓緊學習才行,「在他小時候,我用兩個月時間學了一首很長的英語歌,結果我只教一遍他就會了」。
後來孫晨陽的媽媽找到了方法,「我從此不再教他任何東西,只是給他找材料,找大量有聲的音樂、英語、詩詞、故事、歷史地理書、評書、天文地理等包羅萬象的材料。」
「我要是有這樣的孩子,真的不知道是該喜還是憂。」孫晨陽的小學老師曾向晨陽媽媽「抱怨」。
這個小神童的成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他8歲時,爸爸被確診為肺癌。
起初,他並不知道爸爸得的是什麼病,只是覺得爸爸終於可以在家陪自己玩了,他甚至歡呼雀躍:「你不用上班了!終於有時間和我下棋了,生病太好了!」
然而媽媽憂傷的眼神和偷偷流下的淚水讓孫晨陽讀懂了一些事情。
他偷偷看了父親的病歷,並查詢肺癌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在後來的一篇文章中他寫道:「突然的家庭變故,喚醒了我,讓我成熟。」
「我長大了,這個家以後就靠我了!」孫晨陽告訴流淚的媽媽。
為了給爸爸治病,孫晨陽沒有去上學,陪著媽媽一起尋找治療癌症的辦法,3年里,他們嘗試了國內外的所有療法,甚至連氣功、飲食療法都沒有放過;他們與全國各地的「抗癌英雄」取得聯繫,以期找到成功的先例來緩解爸爸的病情。可是,這一切努力都沒能挽留住他的生命。
在美國插班,第一堂課一句也聽不懂
「濟南的一草一木都有關於爸爸的回憶。為了擺脫悲痛,讓媽媽的身體儘快恢復,我們決定去美國重新開始生活。」孫晨陽說。正好孫晨陽媽媽有機會去美國一所大學做訪問學者。在去美國之前,媽媽給他借了很多書,他通過自學把這前面3年耽擱的課程和重要知識點基本補上了。
12歲時,孫晨陽跟著媽媽來到美國,成為當地公立學校初中班的一名插班生。
「還記得上第一堂課時,我一句也聽不懂。有時候被冤枉了,也因為英語不好而沒辦法解釋清楚。剛開始,成績慘不忍睹。」孫晨陽說,別說學大提琴了,根本就不知道去哪裡買琴和找老師。
有一次,一名白人同學盛情邀請孫晨陽去家裡玩,結果剛到美國的他什麼也不會說,「跟啞巴一樣,很尷尬」。
不過,這些都沒有難倒他。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孫晨陽很快就融入學校,並為學校贏得很多個比賽的第一名,「待到一年以後,再也沒人敢欺負我了」。
孫晨陽完成了一次蛻變。
就在他即將進入高中開啟新征程時,媽媽卻不得不結束訪學回國。13歲的他獨自留在了美國,成為聖安德魯高中的一名住校生。
「住校期間有許多不方便,練琴都沒有地方。最難過的是吃。」孫晨陽說,「由於生活習慣的差異,平時聽到或看到比薩、漢堡這樣的字眼,胃都不舒服」。
而中午吃飯的時間只有10分鐘,如果趕上有事情需要討論,那就只能三五口解決「戰鬥」。
「這種天才學生,恐怕一生中只有一次機會遇到」
這些困難沒有成為孫晨陽向夢想衝擊的障礙,在學校里,他擔任數學俱樂部主席,把俱樂部發展成為全校最大、最活躍、最有影響力的社團,帶領團隊連續3年贏得了全州校際競賽的冠軍;他是學校智力俱樂部的創始人和主席,開展國際合作,在學校新聞中被描述為「偉大的領導者」;在棕櫚灘地區最高級別的青年愛樂樂團,他是年齡最小的大提琴首席,他還是學校管弦樂隊和弦樂俱樂部的大提琴首席。
在4年的高中學習期間,孫晨陽參加了大量的美國數學競賽,打破了學校很多紀錄,在美國數學邀請賽(AIME)中獲得高分,在美國數學大聯盟的全部6次競賽中均獲滿分,在佛羅里達州「數學史」競賽中獲得第四名,代表州里參加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等地的團體數學競賽。
除了數學,孫晨陽還獲得過優秀畢業生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書獎,在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學術寫作獎中,他創作的英語詩獲了獎。除了英語和漢語,他還熟練掌握西班牙語。
學校里許多老師說,孫晨陽這種天才學生,恐怕一生中只有一次機會遇到。
對於孫晨陽來說,他希望能在享受學習的同時,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他的心中一直藏著一個願望:找到治療癌症的方法,解除癌症病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