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疫情蔓延帶來的美國民眾之「變」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2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12日17時30分,美國確診病例升至550016例,死亡21733例。美國成為世界上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全部50個州都處在「災難狀態」。

4月12日,復活節,代表著重生與希望。眼下的美國,新冠疫情日益嚴峻,病亡率不斷攀升。但快速蔓延的疫情不僅改變了美國民眾和醫護人員的生活,也改變了很多人的想法和觀念。他們更加理解和接受中國的抗疫經驗,更多美國人開始思考,疫情之下中美應如何開展合作。

4月11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寬闊的紐約公園大道行人寥寥。(圖片來源:中新網)

從「寄件人」到「收件人」

新華社報道,肯·馬津斯基是美國人,他的妻子聶輝是美籍華人。年初,中國疫情暴發,聶輝所在的美國北卡羅來納華人學者中美交流協會組織當地華人和美國友人為中國捐款捐物。馬津斯基和聶輝積極奔走,尋找質量可靠且價格合適的貨源。在他們的幫助下,該協會最終購買了12萬隻口罩寄回中國。

現如今,美國疫情日益嚴重,不少美國人發出「求救信號」。杜克大學醫學院病理系主任黃教悌教授聽說美國醫護人員缺少口罩,趕忙通過微信發布求助信息。短短兩個星期,裝載有近10萬隻口罩的大小包裹就從中國各地寄到美國。他的美國同事在收到口罩後驚呼「太好了!」。

類似的故事還發生在中美師生之間。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朱麗葉是一家中國在線英語教學平台的美國教師。當她聽說中國學生缺少口罩後,自掏腰包購買了1800隻分批寄到學生手中。她所在的教學平台也共收到來自美國教師捐助的3000多隻口罩。

如今,這些美國教師從「寄件人」變成了「收件人」,開始陸續收到中國學生和家庭寄來的物資。教師珍妮弗在收到口罩後感動得流淚。她說,「這些口罩從中國來,是帶著愛來到這裡的」。

從「抗拒」口罩到「接受」

抗疫初期,美國民眾對於戴口罩十分抗拒。在他們看來,佩戴口罩是生病的象徵。部分美國人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佩戴口罩的人,甚至有極端美國民眾對佩戴口罩的人做出不文明舉動。

不過,隨著中國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加之無癥狀病毒攜帶者人數增加,美國民眾慢慢接受了這一做法,戴口罩的人日漸增多。

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張斯琦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她說,當她3月中旬去當地一家超市時,一名工作人員看到她戴著口罩後神色緊張。當她試圖與這名工作人員交流時,「這人突然跳開了兩米遠」。這一舉動讓張斯琦又好笑又難過,「好像我一張口就噴出了病毒一樣」。

不過,當她近日為當地警察局免費送去兩箱在美華人捐贈的口罩時,美國人的態度有了不同。一名警察在收到禮物後十分感動。他說,「謝謝你們所做的一切!我會鼓勵我的同事們戴上口罩,我們一起戰勝病毒」。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4月3日的新冠疫情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白宮的新指導意見,稱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民眾使用「非醫用、基於布料的」口罩遮蓋面部防疫。

知情人士透露,在堅持認為「美國人不應戴口罩以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甚至暗示「使用口罩可能增加感染幾率」數周以後,美國政府官員本周就此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內部辯論,態度發生了逆轉。

從「不重視」到「學經驗」

疫情暴發初期,美國政府、醫護界和民間並未高度重視,對於中國分享給世界的抗疫經驗也談不上完全信任。隨著疫情在美國多點暴發,美國醫護人員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在臨床上開始借鑒中國的研究成果,並期待得到更多來自中國的幫助與合作。

一位來自華盛頓州抗疫一線的醫生告訴記者,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深處有痰無法自主咳出。美國醫護人員通常的做法是藉助吸管將其吸出來,但這種方式很可能無法排除所有異物。通過交流,中國的醫護人員告訴他們,可以在病人俯卧的狀態下用手將痰拍出。美國醫護人員隨即就用到了臨床實踐。

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病患出院標準主要有兩次病毒測試陰性、三天內呼吸穩定且不發燒等。據這位醫生介紹,該標準也正是借鑒了中國經驗。

「一樣的病毒,中國經歷過了、有經驗了而且疫情控制得不錯,我們十分願意學習並相互促進。」這位醫生期待,疫情之下,中美醫療能夠優勢互補,加強交流與借鑒。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僑報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