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欲限制中國科研人員簽證 受打擊的還有他們
繼考慮加強審查中美企業在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之後,美媒昨日(4月30日)又披露稱,白宮出於對「間諜」的擔憂,想限制中國科研人員的簽證。
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紐約時報》以《出於對「間諜活動」的恐懼,白宮考慮加強對中國科研人員的限制》為題,報道了美國的最新打算。
但報道同時指出,這項決定將對中美關係、美國各領域的巨頭、特朗普預告的美財長中國行以及美國大學和美國實驗室本身,都將帶來消極影響。
美媒:白宮考慮限制中國科研人員簽證
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日益增強的科技實力令特朗普政府感到擔憂,後者考慮採取更為嚴厲的措施,阻止中國公民在美國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敏感研究,防止他們獲取機密。
在今年4月的一次國會聽證會上,一名前國家反情報官員還稱,「美國的自由與開放使其成為了『間諜的天堂』,中國和俄羅斯的特工都帶著詳細的『購物清單』奔赴美國。」
為此,白宮正在討論是否限制中國公民進入美國,比如限制發放某些類型的簽證,大幅擴充與在美國企業或大學從事涉及軍事或情報工作的中國科研人員有關的規定等。
文章稱,為應對來自中國的日益增長的「安全威脅」,上述潛在限制只是美國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廣泛措施中的一部分。但《紐約時報》指出,因擔心「間諜」而阻止中國公民進入美國實驗室,將是中美間新興「冷戰」的一次顯著升級。
但目前來看,白宮尚未就此形成具體計劃。文章稱,目前尚不清楚將受限制的具體項目類型,但可能將涉及先進材料、軟體和其他科技方面的合作,而這些正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重點研究領域。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具體細節仍在討論中,目前尚不清楚將有多少人受影響。不過,《紐約時報》推測,持有臨時簽證的研究生、博士後研究人員和美國科技公司僱員將遭受最嚴重打擊。每年在美學習的外國學生超過100萬,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而綠卡持有者以及「因在本國受到迫害而獲得庇護」的中國人將不受限制。放棄中國國籍、成為美國人的前中國公民也可以豁免。
他們都有可能遭殃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對這一措施顯得憂心忡忡,從各個角度分析了其有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
首先,文章稱,這將進一步加劇兩國關係的緊張氛圍。蘋果、通用電氣等多家美國巨頭的未來發展已與中國市場緊密聯繫起來,但特朗普政府現在威脅要縮減這一市場。
此外,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數日內」將赴華進行貿易談判。但上述對中國公民加強限制的舉措可能會使兩國談判難上加難。
同時,為保護美國技術而設置的障礙可能將以另一種形式帶來消極影響:限制人員和信息的自由流動,可能會給美國實驗室的創新能力帶來打擊。全球有才華的研究人員都將這裡視作其重要目的地。
《紐約時報》更為直白地指出,這些措施將剝奪美國大學從外國學生那裡賺取的巨額利潤:後者大都支付全額學費。
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可能導致歧視。一些人擔心,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起的全面挑戰將培養一種排外的「冷戰」思維,進而把所有中國人都視為敵人。
中方:做好了應對任何可能的準備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將於近日派高級經濟顧問赴華談判,其中就包括美國財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特朗普同時表示,他們很有把握會達成交易。
但美媒的接連報道顯示,特朗普一面表現出積極的談判意願,一面又謀劃針對中國的各項舉措。
27日,路透社就曾援引美國政府相關人士消息報道,一些國會議員擔心中國「偷取」美國的技術,侵犯其知識產權,美方正在討論對中美企業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展開審查。
消息人士透露稱,人工智慧領域將是審查重點,而半導體和自動駕駛技術也不會放過。
但與上述針對中國科研人員的限制措施一樣,目前這些討論仍在初步階段,尚不清楚國會是否會繼續推進,也不清楚這樣的審查具體會影響哪些企業。
此外,26日,有媒體在當天的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出,美政府正在評估對中國啟動《緊急權利法案》的可能性,對中國投資實施新的限制,遏制中國收購敏感技術。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希望美方多做符合經濟發展規律、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事情,從而真正有利於自身和全球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對於美方的言論,中方將聽其言、觀其行。我們已經按照底線思維的方式,做好了應對任何可能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