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為了搞翻特朗普 美媒竟不惜喊出「結束兩黨制」
年終歲末,美國的左派、右派媒體都在做總結,對特朗普政府一年來的評價也是冰火兩重天。其中華盛頓郵報一篇署名Jennifer Rubin的社論可謂道破天機:是時候終結兩黨制了。對,您沒有看錯。
曾幾何時,兩黨制是美國民主的大賣點。在東歐和蘇聯解體事件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兩黨制是一個優越的方案,美國也曾用兩黨制民主和人權大棒把蘇聯弄得四分五裂。可是,短短不到30年,美國主流媒體的知名作家居然大聲疾呼終結兩黨制,這究竟是什麼原理?
讀完文章,您就會發現這並不是一個檢討現有美國政治體制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按照目前的形勢,共和黨建制派無力阻止特朗普施政綱領,民主黨同樣沒有可能阻止特朗普。所以,既然兩黨都不能阻止特朗普,乾脆大家一起上,打群架吧。根本目的就是一定要阻止特朗普成功連任。也就是說,民主共和兩黨精英不惜打破上百年兩黨輪流坐莊的體制也要阻止特朗普。
整個2017年,充斥著兩黨建制派對特朗普新政的抵抗。民主黨建制派做法很簡單,就是動員眾議院和參議院中民主黨議員做到「逢特必反」,極大限度地阻礙特朗普施政綱領的順利實施。由於常規立法程序需要參議院60票,而共和黨僅能控制52票(還包括最近損失的阿拉巴馬州1票)。特朗普第一年的重要法案,例如醫改和稅改必須通過針對預算的特殊規則(budget reconciliation)才可能通過。為了適應這一特別規則,法案必須滿足一系列要求作為妥協。比方說,在最近通過並簽署的稅改法案中,個人減稅條款就不能成為永久條款,有效期僅為十年,十年以後再交給國會來決定。
特朗普和共和黨建制派的「戰爭」形勢
共和黨建制派的抵抗就更有技術含量了。民主黨人可以不理睬共和黨基本盤選民,可是共和黨卻必須要維持基本盤選民支持。當特朗普贏得基本盤壓倒多數支持的時候,公開和總統對著干會很難看。俗話說,明槍易躲,自特朗普就職以來,對其有重大威脅的事件背後總有共和黨的影子。例如特朗普解除科米局長職務直接導致的司法部啟動特別檢察官調查「通俄門」。其中涉及到的重要人物——科米、穆勒、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通俄門」文件始作俑者,這些人統統是共和黨。還有就是,國會中三個調查俄國干預大選的委員會也都是共和黨人為主導。7月底失敗的醫改法案,也是共和黨建制派有組織反對的結果,正是由於醫改失敗,特朗普陣營才改變擁抱建制派的想法。
兵分兩路,班農先勝後敗
班農和特朗普分兵兩路是特朗普對共和黨建制派態度的分水嶺。7月底,伴隨醫改法案的失敗,特朗普和班農認識到除了胡蘿蔔,大棒也是重要的。於是8月中旬,班農辭去了聯邦政府的職務,重新開始掌管Breitbart新聞網並聲稱他和特朗普都是街霸(street fighter),班農辭職是要做特朗普的wingman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對共和黨建制派的圍剿。
班農的手法相當簡單粗暴,如果你作為共和黨不支持特朗普總統的政策,那麼你就是我的敵人。班農懲罰敵人的方式是在基本盤選民中搞臭這些人,並且掐斷共和黨建制派的資金來源。
這個策略可謂立竿見影,從8月中旬到10月底,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共和黨有人開始落馬。其中包括亞利桑那州Flake參議員宣布不謀求連任,賓夕法尼亞州聯邦眾議員Charlie Dent宣布不謀求連任,田納西州聯邦參議員Corker宣布不謀求連任。值得注意的是,Corker參議員是共和黨中的富翁,個人資產將近一億美元。而且他在田納西州沒有黨內挑戰者,他也沒有性騷擾之類的醜聞。這些宣布不謀求連任的議員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那就是never trump(永不選特朗普)運動成員。
參議院領袖McConnell和總統召開聯合記者會,反覆強調他和特朗普為核心的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這一切是因為班農支持的阿拉巴馬聯邦參議員候選人Roy Moore法官成功地擊敗了黨內建制派支持的候選人Luther Strange。共和黨建制派在花費了超過3000萬美元以後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候選人居然慘敗給一個競選經費不足200萬美元的候選人。由於班農的運作,共和黨基本盤選民對建制派採取了普遍敵視的態度,這讓建制派驚慌失措,寢食不安。
建制派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抓住Roy Moore被爆當年和未成年少女有染,在投票前一個月的關鍵時刻切斷了Moore的競選團隊支持,直接導致了由共和黨控制25年之久的參議院席位易手。
在建制派眼裡,班農對他們的威脅要遠遠大於參議院的席位甚至整個參議院的控制權,在選舉結果揭曉那一刻,共和黨高層居然表示解脫。因為Moore敗選,班農的攻勢受挫,短期不會有什麼讓建制派頭疼的事了。
特朗普懷柔手段,建制派半推半就
如果將班農和特朗普的行動類比成當年楚漢相爭中「先入關中者為王」,那班農就是十足的項羽做派。而特朗普的思路是,能拉攏的拉攏,不能拉攏的也要拉攏。特朗普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湊需要的票數。舉例來說,來自阿拉斯加的聯邦參議員莫寇斯基7月底還在和特朗普就醫改一事隔空對戰。
特朗普對莫寇斯基的方法也是非常直截了當:莫寇斯基來自阿拉斯加州,北極圈野生動物保護區附近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裡,阿拉斯加州多次要求聯邦開放油氣開採權。這件事情一直在民主黨強烈反對下毫無進展。在稅改法案公布之初,莫寇斯基也表示可能會反對,特朗普立刻要求把阿拉斯加油氣開採條款加入到稅改法案里。於是,莫寇斯基從此再也沒有表示過一絲一毫的反對。
更加誇張的是,當稅改最終法案成功通過兩院以後,莫寇斯基被請上台演講。這位女參議員深情地說:「12月21日,在阿拉斯加,白天是全年最短的,但是今年不一樣,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給阿拉斯加帶來了光明,謝謝您,我們尊敬的總統閣下」。就在短短三個月以前,莫寇斯基還是特朗普最猛烈的批評者之一。
參議院中這樣的人還有猶他州參議員Mike Lee以及前面提到的不謀求連任的田納西州Corker參議員。他們對待特朗普的態度可以說是前倨後恭。
「通俄門」調查將不會對特朗普政府造成威脅
2017年媒體熱炒的「通俄門」,最近遭遇了劇情反轉,不僅特別檢察官穆勒的信用大打折扣,而且被共和黨保守派(注意是保守派不是建制派)控制的司法部和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稅改法案通過以後,也相繼重拳出擊。首先是來自俄亥俄州的jim jordan眾議員質問新任聯邦調查局局長,要求公布關於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和希拉里競選團隊炮製偽造特朗普黑材料的細節和聯邦調查局扮演的角色。Jordan在眾目睽睽下提到了兩位聯邦調查局高級官員Peter Strzok和Lisa Page的婚外情和反特朗普簡訊醜聞。這位Strzok曾經是穆勒手下「通俄門」的主要調查人員,曾經領導希拉里電子郵件調查。Strzok和情婦(專題)也是希拉里最堅定的支持者。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Nunes眾議員立刻跟進,以委員會主席的名義向司法部發出傳票以調查所有偽造特朗普通俄材料的涉案律師。這些涉案律師都是特別檢察官穆勒調查團組成員。甚至穆勒本人也被爆當年在美俄鈾礦交易中扮演不光彩角色。
司法部也沒有閑著,司法部長Sessions在稅改法案塵埃落定第二天正式對奧巴馬政府曾經和販毒集團內部交易展開調查。
涉案人員包括奧巴馬政府前司法部長Lynch、副部長Yates、聯合國大使Susan Rice、國務卿Kerry、希拉里,以及奧巴馬總統本人。也就是說,在不遠的將來,美國政壇存在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前奧巴馬政府高級官員,包括奧巴馬本人可能會受到刑事指控甚至鋃鐺入獄。
2018年特朗普政府立法方面應進展不大
現在特朗普和建制派之間的戰爭處於膠著狀態,雖然特朗普已經站穩腳跟,但是建制派也沒有分崩離析。雙方的戰鬥將會在2018年繼續。更重要的是,2018年是美國中期選舉年,議員們紛紛開始各種競選活動,而且變得異常謹慎,因為任何具有重大影響的立法活動都會產生很多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新政還有很多法案需要參議院60票通過。例如移民(專題)改革、教育改革、基礎設施建設等都需要通過常規立法程序完成。鑒於民主黨鐵板一塊的「逢特必反」,除基礎設施建設法案以外,其餘法案的前途極為渺茫。
在2018年可能會鬧得沸沸揚揚的法案只有兩個:基礎設施建設和移民改革。這兩個法案在特朗普政府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基礎設施法案應該能有一些民主黨跨黨派支持,因為民主黨一直也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推動者。兩黨的主要分歧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私人資本的地位問題。共和黨主張私人資本積極進入並收取回報,而民主黨則反對私人資本控制基礎設施以免造成亂收費問題。目前特朗普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將耗資10000億美元。美國聯邦政府最多能出2000億美元,剩下的8000億完全要靠自籌經費,所以民主黨在這次角力中不佔上風。
移民改革法案本身通過的可能性很低。不過特朗普熱炒移民改革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法案本身,而是通過移民法案來調集共和黨基本盤選民在中期選舉中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如果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能獲得大勝,那就是拿下參議院超過60個席位並維持眾議院中的多數,特朗普的改革將會在2019年開始順風順水。要調集共和黨基本盤,沒有比移民法案更加有效的工具了。
2018年中美關係主要將在貿易和匯率方面
最後說說未來特朗普政府在對華關係上可能關注的重點。特朗普政府要讓美國重新強大,必須要打造一個強大的、快速發展的經濟。這也是特朗普擊敗希拉里的重要原因。特朗普的得力助手馬努欽部長曾經在2017年5月對華爾街日報說:要打造一個成功的經濟,需要三個要素。那就是簡化稅法、去政府監管、公平貿易。
現在前面兩條已經全部或部分成為現實。稅改法案已經成功通過並簽署成法律,特朗普在整個2017年廢除了超過860項政府監管條款來降低商業運行成本。而第三條公平貿易的重中之重就是和中國的關係。畢竟中美之間存在將近4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迴流美國的製造業工作很多也是來自中國。所以,我預計在2018年,由於中期選舉以前,國內立法方面取得進展的可能性很低,特朗普政府將會在貿易和人民幣(專題)幣值上對中國施加強大的壓力。因為即使「逢特必反」的民主黨也不會在經貿問題上為中國出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