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手握現金”才有安全感?美國人儲蓄率史無前例

根據經濟分析局周五的一份報告,對新冠疫情的擔憂已經超越美國民眾的消費習慣,人們選擇更多地存錢。

個人儲蓄率——也就是可支配收入中存錢的比率,在四月達33%,是自1960年代該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比例,也超出了金融危機時期的消費者儲蓄率。三月這一比例是12.7%。

此前個人儲蓄率最高是在1975年一度達到17.3%。整個70年代儲蓄率都維持在17%以上。

分析機構Oxford Economics的美國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表示,因為巨大的不確定性、對病毒的恐懼,人們出去向以前一樣消費的慾望減少了。不過,可消費的場所也減少了。「居家令」讓人們沒有多少機會出去購物、娛樂。

現在尚不清楚儲蓄率的提高是暫時現象還是消費者的習慣將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對於消費佔GDP三分之二的經濟體,如果經濟重開後儲蓄率仍居高不下,勢必對經濟復甦產生影響。

不過分析也認為,在危機或衰退期間,個人進行保守的消費和儲蓄是理性行為,手握現金可以帶來安全感。不過要警惕陷入惡性循環——人們儲蓄越高、消費越少,經濟就越不景氣,從而導致人們收入更少、消費進一步減少。

儲蓄率提高還有一點可能援引是人們還沒有動用紓困款。美國銀行CEO在周四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和12周之前相比,人們活期存款賬戶多了30%到40%的錢,這意味著紓困款還在人們賬戶里,大家最終肯定會花掉它。

不過,在疫情前,民眾的儲蓄率就已經有小幅上漲的趨勢,主要是「嬰兒潮」一代臨近退休、正在更加謹慎的消費並且重組自己的貸款結構。分析預計疫情結束後,這一趨勢不會改變,他們甚至會變得更加謹慎。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美國中文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