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的美籍華裔成了保守派
美國雙月刊雜誌《太平洋標準》(pacific standard)11日發表了一篇名為《保守美籍華裔正在向政治化和數字化行動》的文章,講述了與以往印象不同的是,現在的亞裔美國人群體正在變得越來越保守。
全文摘編如下:
反對移民的華裔移民
李貞雅(音譯)並不是唐納德•特朗普支持者中的常規形象:她1992年離開北京來到華盛頓,在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讀分子生物學的Ph.D.,並於2003年拿到了美國公民的身份,她的工作是為國防部審查科學基金。李住在馬里蘭州的洛克威爾(Rockville),那裡是華盛頓外有民主黨人士密集居住的郊區。
2016年競選期間,李加入了一個支持特朗普的華裔美國移民團體。另外,她還為建立馬里蘭華裔美國人聯合會(簡稱MD-CAN)出了力,這一團體反對任何會把馬里蘭變為「避難州」的立法。
「許多人問我們,你們就是移民,為什麼還要反移民?然後我們會試著這樣解釋,我們是合法移民。」李說,「許多人完成這個冗長的過程需要花費很多錢。若其他人通過跳過這個過程就能得到同樣的待遇,甚至會得到比我們還要多的好處,那樣是不公平的。」
在雙方就反對建立避難城市的會面結束後,馬里蘭華裔美國人聯合會與該州的民主黨領袖合影留念。(圖片來源:MCGOP)
馬里蘭華裔美國人聯合會是從微信開始的。一開始,李通過微信聯繫到了其他的移民同胞,這些人中許多是牙醫,工程師,科學家,地產商和金融家。李是通過為特朗普競選這種政治途徑以及私人途徑認識的這些人。
在微信群里,這些人會抱怨犯罪率的上漲,他們認為這是由MS-13幫派成員造成的;他們還會討論飆升的財產稅,而他們認為這是移民學生不斷湧入他們當地學校而造成的。
他們認為,事關庇護問題的立法只會讓更多的無證移民搬進他們所在的社區。他們決定,下一戰將不只是扼殺馬里蘭州政府內那些支持庇護難民的法案,還要對市縣內的法規進行審視。
馬里蘭華裔美國人聯合會最終取得了勝利:今年4月,這項法案在整個州範圍內被撤回,附近霍華德縣(Howard County)的類似立法也被取締。
「我們認為任何在美國的公民或非公民,都應該遵守法律。」李告訴記者,「你建立起一個避難城市,就是在吸引罪犯。」
被移民政策不斷重塑的群體
美國移民政策的改變長久以來都在不斷重塑著華裔美國人社區。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有效阻止了幾乎所有移民的入境;1965年的美國移民和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又推翻了幾十年以來的排外,將之前中國移民的涓涓細流變成了管控下的洪流。1960年,美國的華裔美國人只有20萬。如今,根據人口普查數據,華裔人口數量已達到了300萬,這其中大部分人都來自於中國大陸,但在國外出生。華裔美國人群體中的有些人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收入也居於中等水平之上;半數左右的華裔移民都持有學士或更高學位。馬里蘭華裔美國人聯合會也就是由這些人組成的。
「我很確定,華裔社區中有一部分人比在美國長大的那些60和70年代的人還要保守。」舊金山大學的鄧新源教授說。同時擔任舊金山大學移民和驅逐防禦科(Immigration and Deportation Defense Clinic)主任的鄧教授說,華裔中的這部分保守派一般存在在中產和精英移民當中。
鄧教授說:「他們把美國看作是一個精英社會,他們希望美國成為一個精英社會,並且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竭盡全力去獲得好的東西。當他們看到自己在辛勤工作,而其他人卻因為受到袒護超越了自己,他們會感到沮喪。」
數字化讓保守華裔聯繫在一起
儘管華裔美國人的政治活動似乎看起來有些讓人意外,但保守的暗流一直涌動在這一群體之中。1992年,超過半數的華裔選民將選票投給了喬治•H•W•布希(George H.W. Bush)。到了2012年,73%的人投票給了奧巴馬。
「一直都存在亞裔保守人士。」加州長期組織活動的迪米•陸(音譯)說:「他們並不是橫空出世的,他們一部分來自於民主黨一部分來自於共和黨。」但新穎的是,陸說,轉變的是「組織形式的改變,以及這其中的惡意」。
不論現在的保守派華裔運動是由全美民粹主義情緒燃起的一個新的意識形態群體,或僅僅是另一種已存在的保守傾向的重複,學術派都認為,讓這些人得以聯繫在一起的,是由數字鏈接起的生態系統。
【僑報網編譯陳沉10月12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