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元兇」已發現,肥肉沒有上榜,第一名很多人幾乎天天吃
每年體檢都會有一大批人查出脂肪肝。據統計,在中國,每10個人中就有1個脂肪肝患者。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在很多人的意識中,有脂肪肝的人,往往體型偏胖,飲食油膩,又愛吃肉。但你可知,生活中有些人常年吃素,平時還會攝入各種水果,從不喝酒,體型偏瘦,卻偏偏還是得了脂肪肝。
這又是怎麼回事?脂肪肝的「元兇」到底是什麼呢?又該如何逆轉?
01.脂肪肝,從來不是胖子的專利
肝臟不僅是解毒器官,也是脂肪合成、利用和運輸的主要場所。因此,當肝臟內脂肪轉運失去平衡時,脂肪就容易積聚,形成脂肪肝。
對於肥胖導致的脂肪肝,我們可以稱之為「營養過剩型脂肪肝」,多是由於飲食過量導致機體能量攝入過剩而產生的。
但反過來,對於一些營養攝入不夠、常年吃素的人群來說,則可能導致「營養缺乏型脂肪肝」。
1、長期吃素,營養不良,脂肪也會堆積
我們的肝臟要將脂質類物質轉移出去,必須依靠載脂蛋白的幫助,它好比是轉移脂肪的船隻。
但若是長期吃素、營養不良,特別是優質的動物蛋白攝入不足,很容易造成載脂蛋白的不足,船隻不足,脂類物質就無法從肝臟順利地轉移出去,脂肪也就堆積在肝臟中了,最終也會出現脂肪肝。
2、瘦得太快,會引起肝損傷
有些減肥人士追求快速減肥,尤其是現在天氣轉暖,減肥更是「迫在眉睫」。但這也可能傷及肝臟。
快速減肥的過程中,大量脂肪分解,會引起血內遊離脂肪酸大量增加。
但遊離脂肪酸本身就具有細胞毒性(脂毒性),可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和炎症細胞浸潤;又會引起氧化應激,通過脂質過氧化反應損傷肝細胞。
也就是說,短時間內快速減肥,有可能會引起肝損傷,增加脂肪肝的風險。因此,不管胖瘦,只要飲食不健康,都可能成為脂肪肝青睞的對象。
02.這 4 個脂肪肝的「元兇」,你可能也有
正所謂「病從口入」,對於脂肪肝這一病種而言,是較為形象的,它確實與日常飲食習慣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1、酒精
嗜酒的人大多患有酒精性脂肪肝。每天飲酒的酒精含量超過8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乙醇進入人體後,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對肝細胞有一定的毒性,可造成肝臟脂肪代謝紊亂,形成脂肪肝。
2、高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也是臟器脂肪生成的重要因素。碳水化合物攝入超標,多餘的部分就會轉化成甘油三酯,增加高血脂風險。
同時,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說明其他營養攝入較少,容易導致運送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的脂蛋白合成減少,增加甘油三酯的積存,誘發脂肪肝等疾病。
3、久坐
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體內過剩的熱量轉化為脂肪,當這些脂肪沉積於皮下時,則會表現為肥胖;沉積於肝臟時,就出現了脂肪肝。
同時,久坐不動還會令許多關節肌腱韌帶僵硬,影響肝臟疏泄暢通,增加肝臟病變可能。
另外還要注意,生活起居不規律、過度熬夜、過度勞累,都有可能造成免疫功能的紊亂,引起肝臟損傷,也會加重原有的肝臟疾病。
4、糖尿病、高血脂
糖尿病、高血脂常常與脂肪肝相伴發生。成年後患糖尿病的人中,有50%~80%的人有脂肪肝。因為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水平均較高,容易同時患上脂肪肝。
高脂血症與脂肪肝也屬於難兄難弟,調查發現,20%~92%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高血脂症,一半的高血脂症患者有脂肪肝。
03.如何預防脂肪肝?
脂肪肝重在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可預防脂肪肝的發生。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要注意生活與飲食習慣的調節。
1、調整飲食
① 碳水「121」:早餐吃相當於1兩米飯的碳水;午餐吃相當於2兩米飯的碳水;晚餐吃相當於1兩米飯的碳水。
1 兩米飯大約能提供 13 克的碳水化合物,不過 50 克的米飯很難填飽肚子,因此可以選擇用蔬菜、穀物來代替,能吃得更多。
② 低脂「1 1」:脂肪肝患者也可以吃肉,純素食不但不利於病情的控制,反而可能讓加重病情。
但吃肉需記住兩個標準:
- 選擇低脂肉,如魚、蝦、雞肉、豬裡脊等;
- 攝入的蔬果比例大於肉類(肉類每天進食不超過150g)。
此外,脂肪肝患者日常最好選擇橄欖油、玉米油、亞麻籽油等植物油;而豬油、牛油、黃油、植物奶油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則要少吃。(每日用油不超過25~30克。)
③ 護肝營養素
- 蛋白質:肝的再生功能主要依靠蛋白質。所以牛奶、雞蛋、魚等可以適當多吃些;
- 維生素C:能清潔肝臟,減少脂肪沉積。日常的果蔬,如鮮棗、獼猴桃、芹菜、菠菜等中都有較豐富的維生素C。
2、補充益生菌
大家都知道益生菌可以保護胃腸道,而其實它也可以改善肝臟健康。
臨床研究證實,腸道菌群中的雙歧桿菌和乳桿菌能夠幫助重建、維持腸道的菌群平衡,並提升代謝酒精的肝臟酶活性,加快清除乙醇代謝的乙醛類有害物質,從而有效改善酒精導致的肝損傷。
像吃酸奶、和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則有利於益生菌的繁殖。
3、脂肪肝患者的運動法則
運動有利於逆轉脂肪肝,但是運動強度和時間都有講究,不然達不到效果。
① 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跳舞等。鍛煉時心率至少要維持在每分鐘100次以上,但是最高不能超過(170次-年齡)次/分。
② 考慮呼吸、循環器官的適應性和對糖、脂質代謝的影響,運動的時間最低應持續15~20分鐘以上;為了預防肌肉、關節的損傷,最長應限制在60分鐘以內,且每周3-5次為宜。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不可少,簡單的超聲檢查、肝功能檢查就可以判斷肝臟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