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言靜語 | 以色列與約旦之旅(下)
我們是從以色列北部穿過約旦河進入約旦境內的。過境手續還算簡單。導遊Motti下午四點多鐘把我們送到以方邊境,我們做大巴(必需的)駛行幾百米就進入了約旦。導遊Rahed和司機已經在那邊等候。寒暄幾句後我們就直奔死海邊的酒店休息。
我們一開始並沒有打算來約旦。經去過的朋友極力推薦,我們縮短在以色列的時間,安排了約旦的四天之行。非常慶幸這一改變!
約旦全名為約旦哈希姆王國(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初劃入阿拉伯帝國版圖。公元1517年歸屬奧斯曼帝國。一戰後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21年以約旦河為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酋長國。1946年3月22日,外約旦獨立,成立君主立憲制國家,12個省(governorates)省長均由國王指定。
王室哈希姆家族據說是默罕默德的宗族。近代曾統治過漢志王國和伊拉克王國。在約旦,到處可見王室的照片。老國王海珊更是在國際負有盛名。
約旦沒有石油,資源匱乏,只有亞喀巴市(Aqaba)有出海口。旅遊業是它主要的經濟支柱。這也造成它寬厚,友好,開放的國民屬性。1994年以約簽訂了和平協議,結束了敵對關係。和埃及一起成為和以色列自由來往的阿拉伯國家。
約旦雖小,但在中東是政局最穩定,自由度最高的阿拉伯國家。它開放的門戶,接受了超過一百萬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難民。為此雖然有聯合國提供援助,國家本身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人民怨聲載道。即便如此,可以看得出來,皇室還是滿受愛戴的。
死海體驗
約旦位於死海的東邊,和以色列共享死海。死海其實是個大鹽湖,其含鹽量是海水的十倍。這使得湖水的密度比人體密度高,人可以浮在上面不沉下去。黑色的湖泥也因為含有多種礦物質而成為護膚的寵兒。由於低于海平面400多米,溫度比海平面要高不少。空氣中含氧度也很高,會讓人體非常舒服。
到了死海,在上面漂浮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可本人是旱鴨子。到了海里不僅自己浮不起來,還把咪爸和明給扯的動彈不得。撲騰了幾下,嘴角一咧進了幾滴又苦又澀的鹽水,就上來了。岸上專門有黑泥可以抹。我就在華氏110度的高溫下,抹著黑泥,眼巴巴的看著同伴們漂啊漂的。
去死海一定要穿拖鞋或涼鞋。岸邊河底都非常紮腳。我心想,要不是那麼扎,我也不至於害怕。我應該買件穆斯林婦女穿的泳衣,把全身裹住坐在不深的地方,說不定慢慢的就浮起來了。。。心有不甘。
死海邊上基本都被大酒店以度假村形式所佔並提供沖洗的清水,乾淨的浴巾和守衛的人員。當然也有公共海灘,據說要買並不便宜的票才能使用各種服務設施,而且衛生條件和安全都不太好。
由於缺水和發展的需要,約旦河的流水大量減少,而死海是靠約旦河注入淡水來平衡維持的。目前死海正在以每年5至8米的速度乾枯收縮。地球上的最低點正逐漸變得更低,而且人類對此似乎無能為力。說不定若干年以後,這裡會變成一個大鹽灘,那將是何等的遺憾。
傑拉什遺迹
atlastours網站上的圖。
來約旦的第二天,Rahed帶我們去了傑拉什(Jerash)。傑拉什位於約旦的北部,離首都安曼(Amman)不到50公里。那裡的廢墟被認為是除義大利和希臘之外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宏偉的古羅馬城市,而且所有建築都集中在一起。城市於公元前300多年前最初由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形成。公元前64年,羅馬軍隊佔領之後,傑拉什才開始按照羅馬風格建築,古羅馬城的一切這裡應有盡有。公元106年,圖拉真大帝(Trajan)將羅馬大道修至此處,使得這裡的商貿活動更為頻繁,曾經繁華興盛一時,與耶路撒冷、大馬士革、巴格達等著名古城同為當時的中東名城。不幸的是,在公元749年的大地震中,傑拉什幾乎全部被毀。自1920年起,考古隊正式開始在該城進行考古發掘,經過近百年的不斷發掘,沉睡了千年的文明古迹終於被喚醒,昔日的輝煌以廢墟的形式重見天日再度閃亮,向世人展現出2000年前的燦爛文明。從此這裡成為了約旦僅次於佩特拉(Petra)的最具影響力的旅遊景點之一。
接近廢墟時(從圖右邊),我們就看到了為紀念哈德良(Hadrian)皇帝巡視而建的一座氣勢雄偉的三門凱旋門(哈德良皇帝有點像我們的乾隆皇帝,喜歡到處巡遊歷,樹碑立傳)。然後經過Hippodrome, 一個可以容納一萬五千人的角斗和馬車競技場,來到南門。遊人要從南門買票進入傑拉什廢墟。整座城市是由圍牆圍起。圍牆上有100個瞭望哨。整個城有五個門。除南北兩個大門外,還有三個小門。有兩個劇場,三個神廟(當時羅馬是信多神的)。一條從南到北的主路和幾條由西向東的小路。主路西邊(圖的下半部)住著達官顯貴,右邊則是平民百姓的泥巴屋。
競技場是和哈德良拱門同時建的。據說是哈德良出的資。也許是回報為他建拱門吧。
南門又叫Philadelphia Gate。首都Amman原來叫Philadelphia,在傑拉什的南邊。南門就是以首都命名的。
這是一個橢圓形的廣場(Forum)。由56個威風凜凜的大柱子圍著,每根都由四節短柱疊起。廣場的地是由石灰岩從中間由小到大散開鋪墊的。這裡曾是上流社會社交的中心。
主路(Cardo Maximus)是一條從南到北的寬闊大道。石板地也是由原始的石灰岩鋪成。Rahed指給我們看,那些石頭都是斜著鋪的,這樣馬車經過時可以不過分顛簸。街道兩邊布滿各式商店。根據形狀和建蓋方式,Rahed可以判斷出哪家是飯館,肉鋪,哪家是洗染店,珠寶店,傢具店等。傢具店的店鋪要高出地面一米左右,那是為了裝卸車方便。供人喝水和喂牲口的水槽沿街而建,廁所,休息處應有盡有。多聰明的古人啊!在Rahed繪聲繪色的描述中,近兩千年前人們的生活,繁華熙攘的街道在我們面前栩栩如生。
在大道的西邊有一個遺迹叫Nymphaem(水神殿)。牆上有七個出水口和中央噴水池,和下面的排水溝構成一個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利用大馬路上的支柱設計成懸空水道,把泉水從山裡引過來,再沿水道流入各處共人們日常使用。每個出水口上頭都雕刻著一個獅子頭和精美的花邊,真不愧是羅馬人的傑作。
大道的盡頭就是北門(太熱了沒走過去)。又叫大馬士革門。耶路撒冷老城的北門也叫大馬士革門。那是因為敘利亞在它們北面。
從北門往回走,北劇場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是兩個劇場中較小的一個。建於公元165年,可容納近兩千名觀眾。因此可以判斷這是個高級劇場,只供貴族享樂。
南劇場就要大很多,是供大眾娛樂的。它可以容納4500人。以羅馬當時的標準,這類劇場的規模是按人口的十分之一建的。因此可以推斷那時傑拉什的人口大約是四萬五千。直到現在,若站在劇場中間的一塊石頭上大聲說話或唱歌,全劇場都能聽到。 Rahed讓我們猜,如果在那塊石頭後面的舞台上表演,觀眾如何聽得到聲音?我們不知。Rahed大笑:他們演的是啞劇啊!石頭上會站著一個人解說的。
我們一進門就被商販們攔住,硬給紮上了他們的傳統包頭布。看上去還是蠻有趣的。尤其咪爸,立馬變成了一個活脫脫的阿拉伯人。價錢不算太貴,我們就一家買了一條做紀念。沒想到今後兩天它幾乎救了咪爸的命,否則難以想像咪爸如何扛過那烈日炎炎。
在約旦,我們注意到那裡的女子有的全身素裹,有的仔褲短衫,但是一家人基本是一致的穿著。問Rahed,他說這是看家庭的,有的保守,有的開放。這在約旦都是被接受的。四天的逗留中,我們只看到一兩個女子把嘴巴也遮擋起來。
看完傑拉什,我們又來到安曼城堡。這個地方充滿著古文明的痕迹,是考古學家非常重視的場所。可能是傑拉什太為震撼,也可能是太熱了,我們興趣缺缺,轉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尼波山,馬德巴
第二天,傑拉什的壯觀還在讓我們欣喜不已,Rahed就帶我們去海拔八百多米的尼波山(Mount Nebo)看摩西去了。摩西就是那位受上帝之託帶領猶太人走出埃及回到迦南的那位先知。可是因為得罪了上帝,歷經40年的艱辛到了尼波山,上帝就不讓他繼續向前了。摩西的使命就此完成。他留下了上帝給的十誡(又稱摩西十誡),遙望應許之地迦南,終其一生。摩西十誡被寫入聖經舊約,一代代的傳下來,子孫們或多或少的遵守著。聖經的出埃及記里有詳細的講述。
教皇保羅二世2000年三月曾來此處拜訪。這塊石碑就是為紀念此事而刻。Rahed認為石碑最上面是耶穌的臉,下面是他的追隨者們。雖然還有別的解釋,我們就以導遊的為準吧。石碑底是排列整齊的聖經。
摩西的埋葬地至今是個迷。Rahed指著那片綠色山谷說,摩西很可能就埋在那裡的某個地方。
這是義大利雕塑家Giovanni Fantoni創作的藝術品。這個用銅做成的摩西紀念碑結合了摩西蛇杖和耶穌的十字架。走出埃及的過程艱難無比,摩西靠這根蛇杖借上帝之力才戰勝各種險阻(這讓我想起了金箍棒)。
雖然烈日當頭,我們仍然饒有興緻的聽Rahed給我們講歷史,講故事。心裡還在念著摩西。想像著三千多年前為了逃脫做奴隸的命運,實現上帝交給的使命,摩西帶領猶太人歷經千辛萬苦翻山越嶺返回應許之地,靠近故土卻不能進入,該是怎樣一種心情。摩西死後,上帝指定他的助手約書亞(Joshua)帶領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
離尼波山摩西紀念碑不遠的地方有個城市叫馬德巴(Madaba)。它以羅馬拜占庭和伍麥葉(Umayyad)時期各種馬賽克作品而出名。尤其是希臘東正教教堂內六世紀時的馬賽克地圖最為珍貴。地圖由兩百萬個當地的石子組成,描述了耶路撒冷及周邊的山脈峽谷,村莊城市。長15.6米,寬6米。如今我們看到的只有其四分之一。
其他教堂里也都保存了不少馬賽克作品。約旦政府也在為保護和修復這些珍貴的文物而努力,並成立馬賽克學校將手藝傳承下去。
別具一格的農家樂
離開馬德巴,我們就坐車來到佩特拉(Petra)Rahed為我們安排好的酒店。準備明天一大早就去看嚮往已久的佩特拉古城。
這個酒店非常特別。它原來是個沒水更沒空調的住宅區。約旦政府聯合開發商將它改建成了五星級賓館。除了添加了供水排水,餐廳和游泳池外,每間房間都是按原來的住房改造的。明的房間在一個有三間房的獨立小院里。我們笑猜那曾是一大家子住的。我家和平的家面對面,原來很可能是兄弟倆的家呢。雖然有不少客人,可是由於居住分散,倒也非常清靜。家與家,院與院,順著山坡蜿蜒,現代化的設施和古老風格和諧的相互融入,有時真讓我們不知身在何處。
在這裡我們終於親耳聽到穆斯林的祈禱。穆斯林一天祈禱五次:晨禮-黎明到日出,晌禮-太陽最高時到12:30左右,脯禮-下午結束前,昏禮-太陽落山後,和宵禮-晚上。我們聽到過至少三次。雖然我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還是從那一波接一波洶湧的呢喃聲中,感到了宗教的力量和信仰的虔誠。
佩特拉
佩特拉(Petra),本身就是岩石的意思,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據說它是納巴泰人(Nabataeans)公元前一世紀時的首都。納巴泰人善於經商,極盛時曾控制了東西方的香料貿易,富可敵國。這裡也是當時的商道。他們在佩特拉岩石上雕刻出一個完整的城市並發明了水利設施來抵禦沙漠中的乾旱。由於佩特拉遺址的砂岩石帶有珊瑚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使它呈現出美輪美奐的色澤,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古城」。這座雕刻出的城,可容納兩萬人。因傳說卡茲尼神殿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神殿也因此得名「The Treasury」。很多人都喜愛的印第安納瓊斯的最後一集是在這裡拍攝的。
佩特拉公元106年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後,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後在羅馬的統治下更加繁榮,擁有廣場、公共浴室、劇場等所有古羅馬文化常有的建築。公元363年受到大地震的摧毀,加上海上貿易運輸興起,佩特拉漸漸被遺忘。1812年瑞典探險家Johannes Burckhardt重新發現了佩特拉,從此佩特拉在世界富有盛名。
騎馬五百米,由當地人帶我們進入峽谷。其實這是他們賺消費的一種方式。後面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如騎驢,騾,駱駝等。撿兩樣玩玩也不錯。
我們從這個窄窄的峽谷進入佩特拉。兩邊陡峭的岩壁是被雨水長期沖刷而成。沿著岩壁下端的渠道是設計巧妙的輸水系統。
這平坦的大道是後來人們鋪的。有些地方還保留了原來砂石路。可以看到左邊岩壁下方的輸水道延綿不斷。
Rahed讓我們看這塊石頭這是什麼。我們異口同聲:大象!
如果說上面的大象只是對天然岩石視覺認知,這塊可是納巴泰人雕刻的駱駝隊。最前面依稀可以看出是領著駱駝的商人。
這就是被認為藏了寶的卡茲尼神殿。它高40米,寬25米,在一整塊巨大的砂石上從上至下雕刻而成。不親自來到這裡,是無法感受到它的宏偉壯麗和巧奪天工的。這個有著希臘建築的痕迹的神殿其實是納巴泰國王的墓地。納巴泰人是商人,商人怎麼會捨得把寶藏藏在墓地里?盜賊肯定是要撲空的。
隨隊的男士們極力鼓勵我們去耍寶。威風凌凌的在神殿前騎一次駱駝也是很過癮的。那駱駝屈膝在地時很矮,非常容易坐上去。可是當它前後腿逐一站起來時,我就跟著朝對角線方向前仰後合,越來越高,宛如升天!如果不抓緊駝峰上的把手,在眾目睽睽之下翻身落駝,那真是丟人到家了。托神殿保佑,一切安好,仍是晴天。
這是愛享樂的羅馬人建的劇場。羅馬人心也夠大的,劇場上方就是墓穴!坐在後排的觀眾不會覺得糝的慌?和咪爸討論他解釋:這地方又熱又干,死人會很快被風乾的。我則想,那個年代一定沒有人拿鬼魂的故事嚇小孩子。
這是納巴泰人由初建,後來又被羅馬人修建過的古城購物中心。當時一定向我們的奧特萊斯一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寺廟(Great Temple)。由於角度問題,看不出它的規模。資料記載它有7000平方米大,18米高。
兩位扮成羅馬士兵的人在大路的盡頭等著和人照相。
這是佩特拉一個重要的寺廟(Qasr Al-Bint)。它是為納巴泰人崇拜的神Dushara而建。至今仍有23米高。
納巴泰皇家墓地。由四個墓穴組成。其中一個還被羅馬人用來做拜占庭教堂使用(又一次證明羅馬人心大)。
終於走完了這個古城,見證了奇蹟。來回大約六公里的路程。要不是實在太熱了,我們可能還會上一些高處眺望整個古城。有些著名景觀要在高處才能看全,有點小遺憾。
Wadi Rum 月亮谷
告別了佩特拉,我們來到Wadi Rum。Wadi Rum在阿拉伯語中是「高處的峽谷」的意思。它同時還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月亮谷」(Valley of the Moon)。因為曾經有科學家說這裡的環境地貌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又有人說這是由於在地圖上看Wadi Rum的型狀就像一個月亮。還有人稱它是酒紅色的山谷,因為每當日落時分,斷崖、沙漠和天空混然為酒紅色,令人陶醉。
最讓Wadi Rum出名的是英國導演大衛.利恩(Sir David Lean)於1962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勞倫斯本人是真實的,也的確在這裡生活過。Matt Damon演的火星人(「The Martian”)也是在這裡拍的。我們還在「火星人」的帳篷里吃的午飯。今年出品的阿拉丁也有在這裡取景。
進沙漠前,我們的司機幫我把頭巾包好。
平已全副武裝,準備接受沙漠挑戰。
明興奮的站在大岩石上,幾天的不適一掃而光。
我們終於明白了。阿拉伯婦女包裹的那麼嚴實是很實用的。這裡的太陽真是毫不留情,風沙隨時撲面而來。大紗巾成了我們最好的保護物。向Rahed求證,他悄悄地告訴我,阿拉伯婦女在默罕默德之前就是這樣的衣著。
說起沙漠,駱駝,就不能不提貝都因人(Bedouin)。貝都因人是在沙漠曠野過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他們多數瘦削健碩、皮膚黝黑、眼眸深邃。身上自帶一種泰然自若、豪放不羈的粗獷氣質和對沙漠的特殊的感情。為我們開大篷車的友善的司機就是典型的貝都因人。
在我們的邀請下,可愛的導遊Rahed跟我們合影
在亞喀巴(Aqaba)紅海邊的酒店裡休息了一晚,我們來到約旦和以色列南部邊境過境,回到了以色列。
去約旦之前,我對約旦了解甚少。只知道老國王海珊的名字,知道約旦在很多糾紛中保持中立。幾天的約旦之行,讓我非常喜歡這個歷史悠久卻又年輕的國家。佩特拉,傑拉什,月亮谷等世界級古迹和多處聖地每年吸引著400萬名遊客的造訪。約旦以開放的姿態歡迎著每個人。約旦人友善寬容,出入境輕鬆快捷。這裡特別要贊一下我們的導遊Rahed Saleem。他是學英國文學的。不僅知識豐富,開朗熱情,還很會替大家著想。他的每個安排都讓我們感到非常舒服。每到一處,他都和當地人嘻嘻哈哈的聊一會兒大天兒。我們好奇的問他怎麼誰都認識,他笑稱干這行25年了,人頭熟。後來我們發現他就是這個天性。和他在一起我們總是非常開心。記得剛見面時,有人向我們誇讚他是最好的導遊,他謙虛的說他是第二好。還沒等我們回過味兒來,他接著說,可惜第一個已經死了。
再見了約旦,再見了以色列!真心希望兩個偉大的民族有一天化干戈為玉帛,真正的和平相處。World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