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酷愛科學是入圍「少年諾貝爾獎」華生特點

南加州7位華裔學生入圍雷傑納榮天才少年科學獎(Regeneron Science Talent Search 2020)准決賽。入圍者楊昌鵬和劉多多,展述其參加比賽的感受,和項目對科學界的意義。

楊昌鵬(Andrew Yang):「數十種哺乳動物平均體重和腦重的多組織DNA甲基化預測因子」

來自洛杉磯市哈佛-西湖高中(Harvard-Westlake School)的楊昌鵬,他的研究項目是調查DNA中一個微小的化學變化,即甲基化。

“我們發現,通過查看哺乳動物DNA中這種化學變化的量,可以使用機器學習來預測哺乳動物物種的體重和大腦重量。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從哺乳動物中獲得組織樣本,則可以準確預測其平均物種的身體和大腦的重量。

“這很重要,因為以前沒有研究,使用許多物種的這種化學變化來預測體重或大腦重量,但是我們的研究表明,甲基化與物種之間的這些特性之間存在明顯的關係。”

在美國出生的楊昌鵬,父親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運營實驗室,所以他從小就在實驗室中,耳濡目染。

他表示,自己將大量的工作和時間投入到項目中,並學習了工作所需的方法,非常高興看到研究獲得認可,並希望進入決賽40強,跟其他入圍決賽者見面。

“我喜歡結識對STEM有熱情的人,希望建立一個以研究為導向的學生社區。此外,相信取得這次獲獎對取得實習和工作申請有幫助。”

酷愛科學是入圍「少年諾貝爾獎」華生特點

劉多多(Bailey Liu)。劉多多提供

酷愛科學是入圍「少年諾貝爾獎」華生特點

楊昌鵬(Andrew Yang)。楊昌鵬提供

劉多多(Bailey Liu):”利用高空間解析度檔案數據追蹤銀河合併中超大質量黑洞的演化階段”

來自橙縣藝術高中(Orange County School of the Arts)的劉多多,他的研究涉及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及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的檔桉中的高解析度圖像,來研究活躍星系的核反應,和星系合併中超大規模黑洞的演化階段。

這項研究發現,隨著合併順序的發展,塵埃進入活躍的銀河核,產生塵土狀圓環,並遮蓋了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盤。

塵土狀圓環的出現還意味著,隨著超大質量黑洞的演化階段的推進,吸積盤也表現出輻射壓力。當超大質量的黑洞合併時,發出的能量將塵埃圓環吹走,並使單活銀河核發光。該研究有望為將來的星系形成,相互作用和演化提供新的思路。

劉多多是一名移民,出生於加拿大,在上海長大。 他和媽媽在八年級開學前的夏天來到美國。他形容自己那時候的英語”嚴重不足”。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認真的學習,包括:製作數百張抽認卡,逐行學習教科書,聽英語廣播長達數小時等,以趕上美國的普通學生。”

英語不是母語的他,無阻自己喜歡上天體物理學。”因為我認為天體物理學/天文學確實推動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它確立了我們在廣闊宇宙中的地位,並使我們意識到我們是多麼特別而脆弱。”

酷愛科學是入圍「少年諾貝爾獎」華生特點

楊昌鵬(Andrew Yang)。楊昌鵬提供

而他參賽的目的很簡單,在是想知道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和比較自己和他人的項目,該大獎也是少數接受非美國公民參賽者的比賽之一。

所以”當我得知自己入圍準決賽時,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在參加比賽之前,他聽說有些人曾為同一項目工作了一年多。”他則花了大約5個月的時間,並經常要做到凌晨2、3點。

劉多多表示,”這次得到獎金也是一種激勵,因為即使贏得最低的獎金,也可以幫助我支付大學學費。我希望能進入40強,相信去華府展示自己的項目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我也很想見見其他競爭對手和青少年科學家。”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僑報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