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陷種族歧視焦慮 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3月初,費城的律師王玉明(Yuming Wang)看著關於針對亞裔種族主義事件的報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擔心。

在紐約市,一位亞裔女性因戴著口罩而遭到襲擊;在洛杉磯,一名16歲的亞裔學生受到人身攻擊。

據Philadelphia Inquirer報道,為了幫助那些擔心受到種族主義攻擊的華裔,賓州華人僑團聯盟(Pennsylvania Chinese United Coalition)名譽主席王玉明創建了一個微信群幫助大家。

不久之後,他還與州和地方警察、費城人際關係委員會(Philadelphia Commission on Human Relations)以及其他執法機構密切合作,鼓勵遇到種族主義事件的華裔美國人積極報案。

自動草稿

2018年8月31日,亞裔美國人在最高法院外舉行集會,支持一起德克薩斯大學為被告的招生平權案。(圖片來源:美聯社資料圖)

王玉明說:「華裔美國人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安全,同時這個問題也在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愈發嚴重。

從微信群里大家的交流來看,最大的擔憂就是當他們去某個地方時,就會很擔心自己因為是亞裔或華裔而受到言語或肢體攻擊。」

除了擔憂疫情發展,許多亞裔美國人對處理種族主義事件越來越焦慮,這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聯邦調查局2003年至2017年的《統一犯罪報告(Uniform Crime Report)》數據顯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數量在15年間逐漸減少。

但是今年3月下旬,聯邦執法機構發出警告,在新冠疫情蔓延之際,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將會增加。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種族歧視與焦慮和抑鬱之間存在聯繫,精神衛生專家也非常關注這一領域。

2007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2047位亞裔美國人,他們認為,種族歧視問題是12個月內精神健康障礙的重要指標。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菲爾丁公共衛生學院(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教授吉爾伯特·吉(Gilbert Gee)說:「當人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會產生一種壓力反應,

即穩態應變負荷(Allostatic load),這種狀態會在許多方面損害身體健康,比如削弱免疫系統。」

在疫情之前,亞裔美國人就被心理健康專家視為高危群體。

2011年《全美拉丁裔和亞裔美國人研究》(NLAAS)的調查數據發現,亞裔美國女性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為17%,尋求心理健康服務的可能性是白人女性的3倍。

但是《2018年全美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只有6.3%的18歲及以上的亞裔美國人接受了心理健康服務,而白人的這一比例為18.6%。

其實,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已經存在了多個世紀,與疫情相關的暴力只是近期的一次演變。

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的心理學家兼教授凱文·納達爾(Kevin Nadal)表示:

「哪怕一個人沒有親身經歷過種族主義事件,但只要了解到相關消息,就會感到焦慮、沮喪或警惕,這可能會導致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這是一種集體性的創傷。和自己有著共同身份的人遭受暴力,會讓人產生一種不好的預期。」

烏爾辛納斯學院(Ursinus College)的大四學生Min Son說:「如果需要外出,我們會非常謹慎,我們的校長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這也是我們害怕被歧視的原因之一。

雖然我不是中國人,但是在別人看來我很像中國人。而且病毒對所有種族一視同仁,同樣的,歧視亞洲人也不會保護任何人。」

該學院的心理學家Suzanne Chong建議受到影響的人向朋友、家人、社區和宗教以及心理健康專家尋求支持,

因為 “承認種族主義的現實和影響,將有助於消除沉重感和負擔”。她還鼓勵大家,在看到身邊有種族主義事件發生時,在安全的情況下發聲反對:

「表現出自己的同情心,成為反對種族主義的盟友。這是反對歧視的最佳藥方。」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僑報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