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樣本被確認為陽性埃博拉病毒 病毒會再次在全球擴散嗎?
剛果(金)衛生部8月1日宣布,該國東部北基伍省發現新的埃博拉病例。
北基伍省省長帕盧庫8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說,該省貝尼地區出現埃博拉疫情。
剛果(金)衛生部長卡倫加隨後發表聲明,確認北基伍省出現埃博拉疫情,有4例樣本被確認為埃博拉陽性。
卡倫加在聲明中說,一周前宣布結束的埃博拉疫情發生地距離本次疫情發生地2500多公里,兩者暫未發現有關聯,目前仍不能確認新一輪埃博拉疫情已經暴發。
據當地媒體報道,北基伍省近日出現出血熱疫情,已導致20多人死亡。
剛果(金)衛生部7月31日派出專家前往調查,並取得樣本用於實驗室診斷。
今年5月,剛果(金)西北部赤道省出現埃博拉疫情。7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疫情結束。
埃博拉出血熱(又名:埃博拉病毒病;通稱:埃博拉)是一種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多出現於靈長動物身上之人畜共患傳染病。罹患此病的人會在2天至3周內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嘔吐、腹瀉及出疹等癥狀。病情後會進一步惡化為肝、腎衰竭。步入此階段,病人或會出現體內、外出血的現象,並可能在首個癥狀出現後的6至16天內,因血容量過低或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圖:1976年薩伊爆發期間兩位護士站在一名埃博拉患者的病床前
雖只是一知半解,但專家相信與帶病動物或屍體的直接接觸為指示病例出現之因。除了蝙蝠本身,黑猩猩、大猩猩、羚羊等野生動物,亦可因攝取了曾被蝙蝠啃咬的果實而沾染埃博拉病毒。豬只、犬只等家畜也有機會攜帶病原體。前者被證實有能力將病毒傳染給非人類的靈長動物,但後者卻並無此說且甚少出現病症。
病毒絕少直接在天然宿主與人類群體間散播,而是通過首批患者的體液傳染給其他人。病毒最常從患者的血液、糞便與嘔吐物,通過鼻腔、口腔或傷口進入被感染者的體內。只有重症病人的唾液及大體積的呼吸道分泌物(如飛沫)具傳染性,不慎觸摸則有機會染病。接觸到受病毒污染的醫療器具(特別是針管)亦可致病,故照顧埃博拉病人的醫護人員為高危人士,特別是他們未有正確穿著保護衣物或沒有妥善處理醫療廢物。埃博拉病毒能在乾燥物件表面生存數小時,若伴隨體液的話則可達數天。院內感染的情況於一些醫療體系較不完善的非洲地區見怪不怪,特別是他們重用已進行了皮下注射的針管。此烈性病潛伏期短,病發時,患者往往無法自由行動,使之易被警覺,故其在有能力進行完善隔離的醫學發達地區展開大規模流行的機會不大。男性患者的精液在其康復後的7周內仍可攜帶病毒,並有機會透過性交將之傳播;女性病人的乳汁亦然,惟暫不清楚何時方能進行安全喂哺。除以上兩種情況外,痊癒者不再具傳染性。
此病在1976年首次出現於當時的蘇丹及薩伊,並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爆發。直至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一共公布了1,716宗確診個案,合計24次爆發。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為肆虐西非的2013-16年疫症;是次爆發最終感染了28,637人,奪取了11,315人之性命。2018年5月,剛果民主共和國西北部赤道省比科羅鎮及周邊地區暴發新一輪埃博拉疫情,累計疑似病例45例,其中14例確診,25人死亡。世衛組織將疫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全國傳播的風險評估等級從「高」級別提升至「非常高」,地區傳播風險等級由「中等」提升至「高」。